时间:2024-05-08
摘 要: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需要健康的休闲文化。文章分析了我国休闲文化的现状,指出了休闲文化存在的问题:缺乏休闲目标、缺乏休闲技能、休闲品质不高;比较了各类教育对休闲文化的培育的差异,指出社区教育是休闲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最后提出通过社区教育培育休闲文化的对策:加强休闲文化宣传,促进社区居民休闲价值观的改善;采用各类教育手段,促进社区居民休闲能力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社区居民休闲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社区教育;休闲文化;休闲教育
作者简介:李志强(1979-),男,江西永修人,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强省建设背景下江西旅游休闲文化发展研究”(编号:JC1449),主持人:李志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0-0061-04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休闲的新阶段,人民群众正在越来越多的享受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各项福利,这完全符合党中央确立的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民众对于休闲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缺乏休闲技能,导致休闲品质不高。改变这一现状,休闲文化培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休闲文化的培育在学习型社会中有多种路径,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其中社区教育是众多路径中代表性、实效性较强的一种。
一、当前我国休闲文化的现状
休闲是人类社会持续的追求,自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已经出现,与此相伴的休闲文化可谓历史悠久。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的一类,休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密切。近些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休闲文化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我国各地休闲文化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人们群体的休闲生活日益丰富。然而,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我国休闲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与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匹配度不高。具体而言,我国休闲文化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休闲目标
近几年来,我国公民的节假日数量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共节假日已达到115天,如果再加上带薪休假时间以及一些地方正在推广的一周2.5天休闲制,公民休假时间已超过一年时间中三分之一。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公民休闲时间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国公民休闲意识比较淡薄,休闲目标不够明确,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具体表现为:第一、爱劳动少休闲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人民素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视劳动为生命,从劳动中寻找快乐。在他们的心中,休闲是很奢侈的事情,是好吃懒做的表现,甚至有不思进取、自甘堕落之嫌,于是将休闲目标仅定位于解除身体疲惫之需,很少有精神快乐的追求,于是休闲活动自然很少。第二、要赚钱不休闲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一方面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给民众更多创新创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残酷的社会竞争使人们各方面压力持续增加,为了更好的生活必须加班加点,我国大量民众放弃休闲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因休闲所带来的消费,而且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这一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工厂随处可见,许多产业工人一年休闲的时间只有法定节假日的五分之一左右。
(二)缺乏休闲技能
休闲活动方式是多样性的,从个人层面来看,可以分为生存性休闲和发展性休闲两大类。生存性休闲是比较初级的休闲方式,主要是解决生理方面的需求,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主要包括睡觉、散步、聊天、逛街等,这些休闲方式一般不需要技能,是目前我国民众的主要休闲方式。发展性休闲是高质量的休闲,主要是解决个体发展方面的需求,是人类进步的需要,主要包括旅游、健身、阅读等,这些休闲方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或技能的,目前我国民众在这些方面比较缺乏。以旅游为例,近几年大力发展的出境旅游,让不少国民出国开阔了视野,但一些游客由于休闲道德失范而产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健身为例,由于民众缺乏一些健身技巧,只得盲目加入到最大众化、最简单的广场舞队伍当中,导致这一队伍扩张过快,使我国各地出现了多起广场舞扰民的事件。
(三)休闲品质不高
不同的休闲活动代表不同的休闲品质,一些学者采用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品类划分模式.把休闲活动分为“雅闲”、“俗闲”和“恶闲”三种[1]。所谓“雅闲”是指高雅的、有品味的休闲,能使人达到愉悦感和自我提升感,如外出摄影、外出探险;所谓“俗闲”是指大众化的、普遍性的休闲,能使人满足基本休闲心理需要,如闲聊、看电视、睡懒觉等;所谓“恶闲”,实质是休闲文化的一种变异形态,是指对社会和自然产生危害的休闲方式,是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能使人失去生活动力和信心,比如赌博、吸毒、沉迷网络游戏等。当前,我国休闲方式比较粗放,“雅闲”极少,以“俗闲”为主,也存在不少的“恶闲”方式。这说明我国社会文明程度还有待提升,民众对休闲的理解深度还不够。这种状况将一方面导致民众的休闲幸福感不高,民众对休闲感到无聊、无趣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许多不良的“恶俗”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休闲文化培育的途径
全民休闲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健康良好的休闲文化。休闲所具有的健康、快乐、自由、发展等四大价值取向[2],说明休闲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需要引导、激发、培育的。
(一)各类教育对休闲文化培育的比较
由于休闲活动涉及的对象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也较为繁杂,因此休闲文化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各类教育途径。一般来说,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是其重要代表)。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休闲文化的培育固然重要,但由于我国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学校的休闲教育任重而道远;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由于社会休闲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休闲教育在家庭当中开展的难度极大,难以产生社会性效益;因此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培育休闲文化的效果毕竟有效。对于社区教育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对象广泛、辐射的范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社区教育的开放性教育模式,更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通过社区来加强休闲教育是很好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办法[3]。具体而言,各类教育对休闲文化培育的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教育对休闲文化培育的比较
(二)社区教育是休闲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在休闲文化培育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社区教育的目标与人们休闲的目标是一致的。社区教育是指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活动[4]。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民众的生活幸福感。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活动,通过休闲人们可以改变生活状态,调节生活情趣,也可以寻求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的内心体验,但根本目标实际上就是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5]。由此可见,发展社区教育与人们休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社区教育的对象与从事休闲活动的主体是一致的。社区教育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其对象是由无数个社区所组成的全体国民,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全员性的,这决定了每个公民都有接受社区教育的權利。这也是社区教育与其它类别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6]。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人人都有休闲的权利,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人要休闲、人人可休闲、人人会休闲”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和社会诉求。由此可见,社区教育的对象和当前我国从事休闲活动的主体高度的吻合,均涉及社会的每个公民。
3.社区教育的内容与休闲教育的内容吻合度高。社区教育以服务社区民众、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这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又与特定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从当前社区教育开展的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居民道德、生存技能、健康保健、社会法制、文明环保、社区安全等方面。休闲教育以培养居民的休闲意识,引导居民积极休闲,培养社会良好的休闲风气为根本,这决定了休闲教育涉及的内容也会非常广泛。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休闲教育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及能力、休闲基本常识、休闲理念与能力、美容健身、文体知识等。虽然社区教育与休闲教育的内容表现形式并不完全一样,但其内涵是基本吻合的,都是涉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全民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内容。
三、通过社区教育培育休闲文化的对策
社区教育培育休闲文化可以被理解为社区休闲教育。当前,我国对休闲教育缺少合理、科学的定位,导致社区休闲教育普遍缺失[7],严重影响了社区休闲文化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社区休闲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加强休闲文化宣传,促进社区居民休闲价值观的改善
休闲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休闲意识。休闲价值观改善的目的是让民众的休闲价值观更加科学、和谐、个性化、社会化,其实质就是培育社区居民良好的休闲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休闲习惯。良好的休闲意识的培育是社区休闲教育的关键。居民良好的休闲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愿意花时间和一定的金钱从事休闲活动,克服传统的“工作中心”、“金钱中心”思想,树立工作为休闲、赚钱为休闲、生命的意义在于休闲的新价值观;二是要能积极的从事一些休闲活动,克服传统的消极休闲思想,树立良性休闲有益健康、有利发展,消极休闲影响个人甚至社会发展的理念。
社区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必然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活动是社区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8]。第一、利用社区图片展览或分发宣传册的形式,普及并宣传科学的休闲知识、休闲价值,营造良好的社区休闲氛围。社区图片展可结合国家的普法教育、健康教育、治安教育开展,也可单独做专题展,阐述休闲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休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休闲对于国家发展进步的意义。第二、利用网络宣传休闲的价值,可以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报道一些不懂休闲的负面案例,如最近一些工作狂过度劳累猝死的例子,也可报道一些通过休闲实现生命价值的典型案例,如一些对旅行执着的人穷游世界,由此增加社会对休闲的认同感,促进社区成员形成休闲共识,积极参与休闲活动。
(二)采用各类教育手段,促进社区居民休闲能力的提升
居民休闲能力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运用休闲时间的能力。人的休闲时间可以分为每日闲暇、每周闲暇、每年闲暇等几大类,合理运用休闲时间是指能对休闲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同闲暇时间从事适当的休闲活动,如每日闲暇可以用于一些常态化的休闲活动,如睡个好觉、看看电视、读读书;每周闲暇可以用于居住地附近的短程旅游、体育健身等;每年的闲暇可以用于较远程的旅游休闲度假、探亲访友等。二是参与特定休闲活动的能力,对于一些特定的休闲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休闲知识和技能,比如跳交谊舞、唱歌、下棋等。三是休闲价值的判断能力,人们日常生活可以选择的休闲方式十分丰富,可以在家睡觉,也可以到图书馆看书,还可到电影院看电影,当然也可以邀请几个朋友吃饭、聊天,不同的休闲方式会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休闲方式因个体不同休闲价值认知也会存在差异,不同个体要能认识各类休闲的价值,从追求个人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的角度选择恰当的休闲方式。
休闲能力的提升是可以借助社区教育来实现的。第一,开展休闲技能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社区教育中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频率最高的教育形式[8]。由于社区教育主要依靠社区力量、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开展,因此社区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除了少数的社区教育单位的专任教师之外,这两类角色基本上是重合的,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角色基本可以合二为一。所以可以聘请社区成员中一些愿意奉献的具有特定技能的高校休闲专家或社区休闲能手来开展讲座,指导社区居民科学休闲。比如可以开展围棋专题讲座;插花专题讲座;美声唱法专题讲座等。第二,在社区教育课程中增加休闲技能知识。社区教育同其它教育一样,也具有课程体系,在社区教育课程中增加一些休闲技能知识,可以使课程更加生动,更让人容易接受。如在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课程中增加中药材辨认与采摘知识,让老年人在闲暇时间可以从事常见的中药材采摘活动。第三,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从实践中提升能力。社区可以利用一些节假日举办一些文体活动,如针对老年人的交谊舞比赛、太极拳比赛,针对青少年的书画比赛、象棋比赛,一方面让社区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三)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社区居民休闲品质的提升
休闲品质决定休闲效果,影响休闲目标的实现。我国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各地的休闲文化建设处在不同的阶段,居民休闲品味也自然相差很大。因此,社区休闲教育在我国需要分类分步骤的推进。对于经济条件欠发达的中西部广大地区来说,休闲文化相对落后,居民休闲形式以“俗閑”为主,且存在不少的“恶闲”形式,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赌博成风便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对于这些地区的居民,社区教育要加普法教育和道德教育服务,让居民认识恶俗的社会危害性,远离“恶闲”,并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中部地区来说,休闲基础设施较好,休闲氛围也不错,居民休闲以“俗闲”为主,且存在一定比例的“雅闲”形式。对于这些地区的居民,社区教育更多的是对休闲进行深层次的教育,让社区居民享受休闲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此外,由于休闲具有个性化特征,因此同一地区的居民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其休闲需求也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机构要做好社区居民的休闲文化需求调查,根据不同个体差异,本着“以人为本”理念有针对性的提供社区休闲教育服务,使休闲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当然,休闲文化的培育仅靠社区教育也是不够的,全面培育社会健康的休闲文化,需要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来推动休闲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雪敏.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及其教育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18-20.
[2]王亮清.试论新型农村社区的休闲文化建设[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25-27.
[3]夏焕堂.成人休闲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07(34):34-36.
[4]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税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8.
[5]魏美春.高校学生休闲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胡凤英.对如何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03(12):10-13.
[7]刘海春.休闲教育的失位、错位与归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67-70.
[8]罗维杰.刍议开展社区休闲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90-92.
责任编辑 王国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