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哲学视域下实训基地价值探究

时间:2024-05-08

易丽君+杨艳君

摘 要:时代的进步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自如地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各种实践之中,同时还要加强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实训基地是对在校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的一个有效场所,更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实现人格升华。本文意在突破传统的理性思维,选择文化哲学这一更具深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视域从人文内涵的角度对实训基地的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以期挖掘出实训基地更深层次的价值。

关键词:实训基地;人文哲学;价值

作者简介:易丽君(1979-),女,湖北武汉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杨艳君(1984-),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南昌工程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罗尔德·达尔童话中的人文教育主题研究”(编号:2012SK025),主持人:易丽君;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都市书写研究”(编号:13WX19),主持人:谭君;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认知视角下的科技英语隐喻翻译研究”(编号:2012SK021),主持人:郑赛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0-0077-0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而要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对于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亟需缺口就得加快弥合,这也就对当下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倚重理论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帮助学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和提升精神内涵。因此,技能提升与职业道德培养都需要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桥梁,帮助他们顺利走上职场,在不断地磨砺中释放他们的光彩。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自如地把专业知识具体运用于各种实践之中,而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进行最直接有效地重要检验场所就是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不仅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行检验,还能让学生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职业和职场有初步的理解,因此实训基地的理论研究和投入建设理应引起学校和教师们的重视,理应成为当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中首当其冲的重要命题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关于理论教学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关于操作性和技术性更强的实训基地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欠缺,从根源上来说是没有对实训基地所蕴涵的价值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一、文化哲学视域下实训基地价值认识的紧迫性

(一)“唯理性教育”导致的实训基地价值认识偏误

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为主要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达成始终未能尽如人意。究其缘由,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有教育体制的局限,有地域环境的区别,也有学生个体的差异等等,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偏差或误解。人类将自身定义为“理性的动物”,把“理性”与“非理性”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依靠理性智慧可以征服自然,创造一切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导致了教育向“理性教育”的偏重倾向。这种“理性”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的那些明晰有序的精神现象、精神形式和精神能力。”[1]因此,“理性教育”的基础在于对系统化、理论化的概念、逻辑、学说等知识体系的掌握,进而对形成概念、运用概念判断、进行逻辑认识能力的提升。对于这种“理性教育”的过度倚重就造成了“唯理性教育”占據教育的主导地位,这当然有其历史成因,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局限性日益暴露,难以培养出真正有道德、有智慧、体格强健、真正会审美的人[2],已是困境重重。这种对“理性教育”理解的偏差导致了对实训基地价值认识的偏误,只是片面地将实训基地视为“理性教育”中必有的形式环节之一,或是将其视之为机械性技术的演练场,自然促成了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轻职业道德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失衡现象,难以对实训基地的价值有全面的认识。

(一)实训基地的“非理性教育”意义日益凸显

“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纠缠不清的两种教育理念,虽然“唯理性教育”长久以来占据教育主导地位,但是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不断遭受到非理性主义反理性思潮的猛烈抨击。“所谓非理性,是指那些与理性因素相对的混沌无序的精神现象、精神形式和精神能力。”这里的“混沌无序”是其长久以来不能与“理性教育”抗衡的症结点,但是倘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这种“混沌无序”恰恰是当下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即将在职场中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处的“混沌无序”并不是指混乱不堪,而是相对与“理性教育”中的系统和逻辑而言,侧重的是不局限于约定俗成的观念,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它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理性精神能力,即人脑所具有的一种非逻辑、非条理化地帮助人们区分认识和行动的能力,包括灵感和直觉能力、感觉能力、猜测能力、表象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能力等;另一类是非理性精神力量,即人脑所具有的一种非逻辑、非条理化地推动和帮助人们区分认识和行动的精神力量,包括意志、情感、信念、信仰、意向、动机、潜意识、无意识、下意识、欲望、本能等。”[3]

这种“非理性精神能力”和“非理性精神力量”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不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吗?实训基地正是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提升今后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应对各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料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即将面对的是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和能力早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要“理性教育”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基础,构建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而实训环节更加凸显的是“非理性教育”对于他们职业素养和精神内涵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实训环节不仅是对各项知识技能的实践操作,同时更多的是模拟各种职场环境,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因此,我们亟需从“非理性教育”的层面对实训基地的价值进行探究。

二、文化哲学对实训基地价值认识的指导意义

(一)文化哲学的科学性

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我们对实训基地的价值进行再认识,我们也呼唤着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对我们进行指导。我们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理性思维去探寻新的角度来考量当下实训基地的价值,与传统理性思维相对甚至优于理性哲学的文化哲学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

文化哲学是由18世纪的意大利思想家维科(Giovanni Battista Vico, 1668-1744)首开先河,经由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卡西尔等一大批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家的共同努力而开创的一种与理性哲学相对的新哲学,主张用非理性的方法和诗性的智慧代替理性主义哲学对人和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描述,旨在突破理性主义聚焦外部世界以及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思维传统,把对人的本性研究提高到形而上的层面上来,从而建立一种研究人的哲学,即“人类的形而上学”。这种观点和我们的“完整性教育”是相一致的,不拘泥于理性思维的固有模式,把焦点从固有的外在之物转移到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自身,更体现其人文性和科学性。

(二)文化哲学的合理性

文化哲学的主题是以人的文化符号象征意义规定人的文化存在方式,“通过民政世界和各民族的制度、风俗习惯、神话、宗教、语言等人的文化形式揭示人的文化本性。”[4]对于实训基地价值的考察,我们不能囿于传统的“工具”论,不能只是机械化地从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可见的硬件设施及操作环节是否满足于学生知识或技能的检验这一外在形式来评判实训基地的实用价值,而是应该全面考量一个实训基地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精神对学生將来的工作和生活会投射出怎样的影响,任何一个实训基地除了有其技术性的部分,还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及地域文化,并以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揭示着人类的文化本性。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和精神层面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实训环节即能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进行检验,更能让学生感受自身和异邦民族传统的沿袭与发展,既然文化哲学是以揭示人的文化本性为其旨归,“是内在于哲学研究各个领域之中的一种哲学范式”[5],“是一种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启蒙或内在教化方式”[6],在此视域下从人文内涵的角度重新考量高校实训基地的价值能够获得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更具有合理性。

(三)文化哲学的全面性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曾经在《科学时代的理性》一书中阐发了其关于“实践”的认识,他认为“构成实践的,不是行为模式,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与其说是生活的动力,不如说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一切活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某种方式所引导的生活。”[8]文化哲学提出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符号之网中,卡西尔也主张用文化符号来理解和把握人,他认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文化哲学视域是把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宇宙都囊括其中,考察的是人与周围一切事物之联系,以及个体精神层面的发展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视角独特而全面。

对于实训基地的认识,我们不能仅限于具体的某项技能的演练和检验,而应该以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

三、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对实训基地价值的再认识

(一)实训基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检测价值

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又为学生搭建起了从校园到社会的桥梁,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既非常必要,也极为重要。同时,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职业舞台上绽放自我,职场中除了必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之外,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及人文修养还有更高的要求。如何迎接和应对这些考验?校内实训基地便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初级考场和有效的提升平台。

校内实训基地大致可以分为课堂和实验室两个部分,根据实训内容而选择不同的场所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最直接的知识层面的检测,同时为师生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亲密的平台。一方面,有众多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从旁全程指导和评判,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直接付诸于实践并进行初步检验,学生能够通过与老师最为直接的互动对自己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有身为同行但无利益冲突的同学们的互助合作,大家不仅能够彼此取长补短,更能锻炼大家团队协作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没有现实职场的残酷,在这样一个纯净的环境中更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并增强他们的专业和职业自信心。

这种校内实训基地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基础实训范式,这一平台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更能帮助师生们全面地认识自我。诚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的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 1874-1945)在其作《人论》中曾论述到,“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0]只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全面的职业能力认知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

(二)模拟环境激发学生自主能力,促进学生自身文化建设

实验室是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配备有多媒体辅助设备的普通实验室,这里的主角还是教师,小组任务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另一类是模拟实验室,是指那些根据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或职业导向的需求而单独布局和设置的仿真环境,这种环境能够让学生提前感知未来职场的大环境和文化气息。正因为“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它通常或以自发的文化模式或以自觉的文化精神的方式存在。”[11]因此,无论个人的工作能力怎样,他所工作的环境中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都是以自发或自觉的方式存在的,这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实训环节中,仿真环境能够让学生避免重压而去尽力感受相应的文化气息,这一点在文科类校内实训点尤为突出。如某校翻译专业的口译实验室,所有的硬件及软件基本按照20人左右的小型国际会议现场的需求标准配备,学生可以在这里感受同声传译的各个真实环节。再如某校旅游专业的仿真景区实验室、新闻专业的现场直播车等等,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模拟环境中,学生真正转换成为了主角,自主体验和把握各个仿真环节,教师只是观众和听众,在这里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得以尽情发挥的同时也能静心去感受不同环境中的人文气息和文化精神。

实训不应是枯燥无味的机械化技术训练,而应该充分体现其人文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自身文化建设。

(三)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文化对接,发挥社会价值

“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从价值取向上看,完整性教育所力求实现的使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达到美妙的功能耦合,是一种起积极作用的功能耦合。这就意味着,塑造完满人格的完整性教育,要使消极的精神因素收到扼制和排斥,把积极的精神因素充斥到人的精神世界之中。”[13]实训基地是实现这种“积极作用的耦合”的理想场所,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学校拉大了学生与学校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理性知识的检验,更多的是应对非理性层面上的问题,这一历程实现了实训基地与企业文化对接,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与专业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专业技能的实践并获得一手的操作经验,而有一些与专业衔接不是那么紧密的校外实训基,提供给学生的收获可能更多的是对专业能力进一步完善的一种促动力。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最为理想的一种演练模式,既有专业的硬件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又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的指导,还有各自的企业文化,甚至还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让学生能够全面感知,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可能更具有指导意义。校外的实训基地就是一个直接与社会接轨的小社会,在这里学生除了演练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职场、在社会中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被这种方式所引导的生活有一定的理解和预期。

(四)实训基地内外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本动力,是人类精神自我確证的方式,文化的发展规律,根本上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离开现实的人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不可能达到人类文化的总体性理解和把握。”[15]社会实践能够将学校和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只有在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才能有切身的感受和总结,才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的文化生活。

毋庸置疑,无论是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其教学目的要么是强调学生的某些专业技能,要么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而无论是作为个人的成长还是职业的发展,职业道德是最为重要也最难习得的部分。维科在强调人类心灵的不确定性时还指出,“人类心灵还另有一个特点:人对辽远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16]这也即是说人处在对将要面对的事物不确定的情况下,会有某种内在的冲动和欲望自发地从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去对比判断。对于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人具备有一定道德规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他就会相应地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因此给予维科所提到的人类内心特点,我们不妨通过实训环节为学生尽可能帮助学生们积累一些熟悉的事物,习得一些道德规范知识,以为他们的未来做参考。“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只有把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并同时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等,才能收到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效果。”[17]

(五)实训基地的“完整性教育”升华学生的整体人格

“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就能够组合成理想的“完整性教育”,而“完整性教育的最高境界乃是使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达到美妙的功能耦合。”[18]“理性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对系统化、理论化知识体系的认知,强调的是理性因素的逻辑性和原则性,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帮助他们奠定牢固知识根基的必经之路,但是过于偏重理性因素就会导致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缺乏,从而影响个体精神和内涵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唯理性教育”只能培养和训练出熟练的机械工,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终究会走进死胡同。要应对“理性教育”这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最理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非理性教育”的优势,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非理性教育”并不是与“理性教育”相对立的,只是其突出的重点是不拘泥于陈规的非理性因素,侧重的是精神层面的感知力量,这也恰恰是个人人格升华所需要补给的精神养分。只有“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在人的精神层面的美妙耦合,才能够到达最理想的“完整性教育”状态。

对于社会亟需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而言,“完整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行之路和最佳选择,这一“美妙的功能耦合”最理想的实现场所就是我们的实训基地。这一“耦合”实际上是理性因素的非理性化,非理性因素的理性化,模糊两者之间生硬的界限,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培养一个人的全面性。在实训基地,学生所习得的理性知识可以根据其逻辑性和原则性转化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之中,同时那些非理性能力如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对各种文化环境的适应、对各种人文气息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理性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从而对学生的精神能力和精神力量进行检验和提升,实现整体人格的升华。

结语

实训基地是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个重要环节,我们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能再以传统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实训基地的价值,不能简单地只是将之视为众多学习任务中的一项必修项目,尤其不能把重点放在对其外部世界的认识,我们何不尝试使用一种更优于理性思维,兼具“深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有生命力的理论形态”[19]——文化哲学,来更加深入地全面理解和发挥实训基地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人格升华的深刻意义,从关注外部世界转移到研究人类自身,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文化本质,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2][3][13][17][18]庞学光.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学校教育哲学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82,102-103,88,89,86,82.

[4][11]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3-24,101-103.

[5]衣俊卿.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J].求是学刊,2006(4):6-11.

[6]邹广文.新时期文化哲学研究检视[J].求是学刊,2000(4):6-10.

[7][1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5.

[8][12][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79-81.

[9][16][意]维科.新科学(上册)(第二版)[M].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38.

[1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89.

[12]霍桂桓.文化哲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

[14]许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3.

[15][19]王现东.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价值观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2:36,55.

责任编辑 吴学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