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论争与突破

时间:2024-05-08

□马世洪 曲绍卫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论争与突破

□马世洪曲绍卫

“转型”成为近期高等教育界各方争议的焦点。有的地方政府及时地作出快速推动本地区高校转型的决策,得到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积极响应;然而,部分高校在“转型”政策面前焦虑徘徊、无所适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高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也被卷入这场争论当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关办学思想的争鸣可更接近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思想的混乱容易引发高等教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因此,尽快明确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方向,尽早突破这场高校转型的论争,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论争与突破

“转型”成为近期高等教育界各方争议的焦点,有的高校极力支持,有的高校却坚决反对,还有的高校在持续观望,如此等等,莫衷一是。只有避免认识上的误区,才能为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发展寻找正确的路径。

一、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困惑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可以说,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在国家决策层面是清晰的,但在地方执行过程中却引发了原来是什么型、向什么方向转型以及如何转型的困惑。

(一)定位模糊:原本是什么型?

高校自身办学定位模糊是造成转型困惑的一大原因。截止2013年底,我国有普通本科高校879所,“211”大学112所(包括39所“985”高校),地方本科高校767所。在地方本科高校群体中又分为1999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高校646所,1999年以前建立的普通本科高校131所[1]。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通过升格、合并、新建等形式发展而来,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引导性定位,受高层次就是高水平逻辑的影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将自己定位为学术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竞相追逐成为研究型高校的发展目标,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极大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部分高校仍固守传统学术型办学定位,办学活力日渐丧失,社会评价日趋恶化,但此类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维持原有高等教育格局,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当国家作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时,地方高校“夹心层”局面即将被打破,对自身办学定位不清的地方高校率先“慌了神”,因为这意味着此类高校将告别学术型或研究型高校的幌子和所谓“高层次”院校的标签。此类高校由于办学定位的模糊不清而面临着强烈的不安和困惑;而有的高校主动作为,积极进行人才模式改革创新,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对于定位清晰方向明确、发展较好的地方高校而言,“转型”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此类高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摸索已经形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办学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较好地支撑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如果此类高校也要转型,那么难免产生向什么方向转型的困惑。

(二)方向困惑:转向什么型?

虽然国家基于产业结构变革下人力资本结构须作出及时判断与调整,明确提出了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但地方高校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认识尚不明确,更没有深入的研究。地方高校在没有理论和实践积累的情况下,突然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时,势必会产生转型方向上的困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否包括本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转型。对于独立学院,如果它们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二是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否意味着学校名称要改为“某某应用技术大学”。其实,应用技术大学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一种新的高校类型的称呼,并非是把所有要转型高校的校名都千篇一律地称作“某某应用技术大学”[2]。部分地方高校对学校名称的反复更改,显示出它们对学校发展方向的困惑。

要解决方向上的困惑,必须明确什么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及如何建成应用技术型高校。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关键期,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人力资本结构失调正成为制约技术创新的短板。基于此,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高校以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地方本科高校应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和自身办学优势,科学定位、深化改革,构建与地方产业结构需求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实施与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有明显区别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实习实践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三)路径不明:如何转型?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多是简单地移植、套用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方案,按照学科而不是职业或岗位需求的逻辑设计课程,没有真正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出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常常是打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旗号,却走着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这种现象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入学考试与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以外,在其他方面与硕士学术学位研究并无实质区别,以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地方本科高校仍盲目追求“高层次化”,对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趋之若鹜,师资队伍建设的学术化倾向严重。不可否认,高层次领军人才对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人才的引进不应脱离学校的办学定位,否则,不仅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无用武之地,更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消耗。

如果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真正变革,课程没有真正变化,校企没有实现真正合作,那么转型只会流于形式。地方高校只有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合理定位,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选择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发展战略,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按学校办学转型发展需要、按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配置资源,才能找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入口,才能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上有所突破。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引发的论争

梳理有关高校“转型”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响应“高校转型说”、“转型矮化说”以及否认“高校转型说”等三种观点。

(一)响应“高校转型说”

该观点认为,国家既然已经做出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决策,地方政府和部分本科高校应切实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主动寻找实现转型的突破点,积极采取措施并克服阻碍转型的各种实际困难。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加入其中主动转型。地方政府扮演着转型推动者的角色,提出了区域内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框架,包括转型的时间表、高校数量、院系数量以及专业数量等细节。例如,四川省将推进一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力争3年内实现15所地方本科高校、50个内设二级院系、200个本科专业(群)转型。[3]如果地方政府的转型方案是建立在与当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并经过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外部的有力引导会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但如果转型方案只是为了响应转型舆论,只是以文件、会议的形式来鼓吹转型,而没有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征和地方高校发展规律以及转型意愿,那么这种转型将不会收的好的实际效果;积极响应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最近5年内升本的高校以及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和成人职业教育类学校为建校基础的高校,由于它们缺少本科办学积累与经验,学校生存受到生源数量不足的严重威胁,在此情境下对转型发展一呼百应,希望借此扭转学校被动发展的局面。还有一些原本申报学术型硕士点无望的新建本科高校,把参与转型作为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捷径。

条件成熟是真正实现转型的基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推动要考虑转型发展的基本条件,统筹协调,分类推进,防止行政外力的强制推动和行政命令式的“一刀切”。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支持地方本科高职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统筹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部门协作,加大对转型学校的财政投入力度,因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的要求更高,需要更有效的财政投入支撑,否则,转型高校的发展规划将不会落到实处。响应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应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实行校企合作新的办学机制,实行与产业需求、与职业标准、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以及来自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学生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等都要有明确规定。

(二)“转型矮化说”

该观点认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等于矮化本科教育,尤其是“600多所地方院校将转职业教育”的说法引起一批地方本科高校的质疑和焦虑,地方本科高校深陷“普”“职”之争而乱了转型阵脚。本科院校有其特定的规范,本科教育应该强调理论基础厚重、学术体系完善,不遵循本科的办学模式与规律就不像本科高校,如过分强调职业和就业需要似乎降低了本科教育的身份和社会价值,是“转型矮化说”的代表性观点。实际上,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属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虽然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但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承担着重要职责,而不是简单操作的技术工人。认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就是要转到职业技术学校或技能培训学校,就是减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削弱学术水准,就是降低层次、矮化学校的认识显然有失公允。而高职高专也不希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它们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应用性科研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如果不具备应用研究能力,那么无异于高职高专院校。如果应用技术型高校科研定位于基础研究,那么也不能与传统研究型高校有效区分。德国的许多应用技术大学以应用科研与学术型大学分庭抗礼而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导致应用科研实力较弱,无法有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引领地方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这既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转型发展的主要原因,又是转型发展的重点所在顾秉林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强烈地表达他们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有的是相互矛盾甚至是相悖的[4]。高校转型不是降格,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绝不是矮化新建本科高校,而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面向社会、贴近市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相较学术研究型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在理念上进行认知改变和价值认同,排除心理障碍影响,摒弃部门利益诉求,从而实现向应用型方向成功转型。

(三)否认“高校转型说”

面对社会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说法”的疑问,教育部一位官员指出,“许多媒体报道‘要推动600所本科学校的转型’,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6]上述观点对“高校转型说”进行了直接否定,并认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经过长期的改革实践,已发展成为所在区域办学基础比较好的高校,且正处于沿着既定改革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该类学校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身办学方向,政府最应该做的是为该类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现在行政主导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无疑会打乱此类高校的发展规划。例如,上海电机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合肥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探索方面走在了国内同类型高校的前列,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改革的先行者。这些高校面临的已经不是转型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办学方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办学质量的问题。

高校是转型的主体,只有高校最清楚自身是否需要转型。教育行政部门只有对高校转型有科学认识,才能减少对地方高校的外部干预,还高校以办学自主权,既不要越位又不能缺位,让地方高校根据市场和当地需求自主进行学科和专业的布局调整,根据学校家底和办学实力自主确定转型时间表,这无疑是政府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基本原则。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与争论的突破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困惑与争论弥漫在左右,但地方本科高校不能迷失发展方向,更不能贻误发展时机。面对困惑和论争,地方本科高校要善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实践,不被外界争论所误导,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抓住机遇促改革,突破论争强建设

首先,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二级学院是直接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一线教学单位,但教学管理的重心没有下到二级学院,在招生录取、专业调整、教师聘用等关键环节缺乏自主权,在释放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改革空间。因此,高校可推动内部的管办评分离,为院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办学方向、师资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社会服务以及科研体系作出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实现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单位主动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无缝对接、深度合作;对五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内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从而根据未来人才需求的变化来确定学院发展的方向,要通过品牌建设和特色建设解决高等教育办学同质化的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要利用体制优势,探索更大的自主权,建立更加科学和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

其次,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当前,大学课堂正处在大变局之中,在线课程、翻转课堂、跨学科项目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新的学习形式成为促进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为大学课堂的改革创造了技术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魂,应用型本科课堂应基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改革设计,课堂上以师生互动讨论问题为主,组建由不同专业学生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团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成就感。如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依旧固守在照本宣科传授知识的层面,带来的结果不仅仅是课堂的僵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将得不到有效开发,从而会削弱我国应用型人才的竞争力。

第三,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内涵建设。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内涵建设,要明确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劣势,弄清需要坚持与亟待转型的对象和目标;改变以往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由侧重重点学科建设向对接产业链转变,由侧重理论导向向强调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企业生产的衔接,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到内涵建设上来。

(二)宏观分类重指导,外部行政少干预

首先,发挥政府政策宏观指导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国家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进行宏观指导、分类管理,以顶层设计引领不同类型的高校实现特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国家或地方的战略需求。值得强调的是,学校转型发展不能以行政意志为主导。外部主导的集体转型而非内生的自我转型会导致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的再次出现,要减少对地方高校发展“行政命令式”的外部干预,以避免“蜂拥式”集体转型乱象的发生。

其次,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改革的部署,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中,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公办与民办高校在经费保障水平上不一样,行业背景与办学实力不尽相等,面临的发展形势与主要任务又各不相同。以上因素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条件与路径的不相同,因此,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才能使地方本科高校掌握转型的主动权,从而避免由于集体转型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切实给予地方本科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师职称评定、课程改革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支持地方本科高校探索实践校长专业化、市场融资等机制改革。

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规范的评价机制相结合,是教育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有效保障。建立与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规律相吻合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和评价地方高校转型的有效工具。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办学评价体系应对这些特征给予突显。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强调对应用型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情况考核的权重,从而引导教师研发重点与行业企业需求密切结合;在学生评价中注重对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否则,如果沿用传统的高校办学评价体系,那么导向的结果将是南辕北辙。

(三)校企合作有法依,产学研用紧协同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真实的行业企业环境,地方本科高校试图通过密切的校企合作以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受制于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动机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明显。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讲究以效率至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意愿越来越低。造成企业这种机会主义倾向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在校学习与企业需求脱节,实习生不能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企业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的主体,而我国并没有此方面的法律规定,造成高校学生进企业实习主要靠教师的个人关系的局面。部分高校为提高教师的企业实战能力,制定了三年或五年高校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一定时期的制度,以此来保障高校教师与行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及监管机制,致使这一制度流于形式;虽然高校作出引进行业企业经历丰富的人才的努力,但是部分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学历不高的企业人才被体制的障碍阻挡在了高校的大门之外,薪酬缺乏竞争力以及以往的企业经历无法与现有的高校教师制度体系有效衔接等现实因素,极大地降低了高校吸引具有丰富企业经验人才的成功率。因此,要确保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确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快构建包括明确企业育人的法律责任、保护实习学生合法权益、保护教师知识产权的校企合作法律框架体系,依法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为产学研用紧密协同提供法律保障。

“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向,学校定位如果落不到这点上注定要在转型之争中迷失自己。面对转型热点,地方本科高校要有不被表象所惑、不为干扰所动的信心和定力,合理规划学校定位并持之以恒地抓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坚持基于市场导向和地方需求的办学定位,才能把学校带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1]李剑平.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动了谁的奶酪[N]中国青年报,2014-07-15(3).

[2]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

[3]江芸涵.力争3年内15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N]四川日报,2014-8-26(15).

[4]李剑平.地方本科与高职高专不应对立[N].中国青年报,2014-11-8(3).

[5]教育部:“600所本科学校转型”表述不准确[N]人民日报,2014-6-27.

[6]教育部官员否认“高校转型”:地方高校应坚持[N].中国青年报,2014-11-25.

[7]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责任编辑韩云鹏

马世洪,山东沂南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曲绍卫,山东龙口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G710

A

1001-7518(2015)10-0043-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