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崔丽娟
一
近几年,农村地区不少职业学校生存状况恶化,一些学校尤其是所在地在乡镇的那些职业学校,好像一夜之间就突然垮掉了,已经生存了近三十年的职业学校关门了,或完全变为了当地的初中学校,即使在县城的一些所谓职教中心,也就是每个县建立的那所最好的职业学校,招生不足百人也不是个例,每年招生只有三十个或五十个的也并不稀奇,开始招收小学毕业生办初中的也已出现。纵观这些学校的发展历史,它们似乎也曾经辉煌过,在过去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不少农村职业学校还不错,是什么使它们辉煌,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农村职业学校突然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呢。分析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对口升学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大家知道,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拉开了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序幕,而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建立职业学校是以1983年5月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为标志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开办职业技术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中学或其他职业学校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力争到1990年,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或略超过普通高中。”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财政能力新建职业学校,主要是通过改办一所或几所普通高中来实现的,且不同地区进展差异很大。即使是把一所普通高中改为职业学校(当时不少地方都把改办的这所职业学校叫做农业中学)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更别说新建职业学校。因为当时农村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布局是比较均衡的,一般县城都有一所高中,大多数也叫一中,后来也都发展成了县重点高中,基本上每个乡(镇)也有一所普通高中,主要以本乡学生为主,而每个乡的普通高中在高考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考上大学。假如把某个乡(镇)的普通高中改为农业中学,马上就会面临一系列的实际困难,这个乡的学生不可能都会选择上这样的一个农业中学,这个乡(镇)需要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怎么办,到附近乡(镇)普通高中去上学也会遇到困难,因为当时高中规模普遍较小,能不能容纳得下就是个问题,而且,由于当时高中不出乡的办学模式使大多数高中是以走读为主的,学生大部分是本乡镇居民,学校不为学生提供住宿,能提供寄宿的学校极少,远距离的学生,只有去投亲靠友。让改办为农业中学的乡(镇)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都到县城去上高中在当时也不是很现实。同样的道理,农业中学要面向全县招生,学生的住宿就成了问题,许多农业中学并不具备住宿条件,其他乡镇的学生来这个农业中学上学同样需要解决这些难题,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多数农村地区在短时间内是没有能力解决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由于当时还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入体制内工作是每个农村青年的梦想,通过高考实现这样的梦想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途径,而设立农业中学开设的多是涉农专业,是为农村服务,为农村培养人才的,遵循的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就业原则,在此情况下,又有多少学生自愿放弃高考而情愿去上农业中学呢?农业中学的这种“断头”设计显然不会受到农村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所以,即使改办为农业中学,生源也都很不理想,招生困难问题是可想而知的。据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篇叫《农村职业中学学生为何大量流失》的文章记载,1987年山东某县的三所职业高中的200名在校生大多数不辞而别,7月份高中招生时,全县4358名初中毕业生中仅有1人自愿报考职业高中[1]。这恐怕是当时不少农村地区职业学校招生的真实写照吧。
改为农业中学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师资问题。改制后的农业中学在办学方向上发生了转变,除了文化课程之外,需要大量的专业课教师,要知道,在当时,老师并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职业,甚至还不如企业的技术人员受青睐,1985年我国设立了教师节,其目的就是唤醒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对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吸引力远大于农业中学,而当时我国又处于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和干部四化(四化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过程中,大批的农业技术人员走向了领导岗位,使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农业中学来任教;由于当时高等教育规模较小,短期内也不可能把大批的专业毕业生分配给职业学校,所以不少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都是由原来的文化课老师自学成才的,由于基础问题,不少专业课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甚至达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由于师资严重不足这个问题的大面积存在,1985年5月国家颁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各单位和部门办的学校,要首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专业技术师资问题,同时可以聘请外单位的教师、科学技术人员兼任教师,还可以请专业技师、能工巧匠来传授技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6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意见》指出:“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奇缺,且无稳定来源,……必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系统,着力解决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问题。”《意见》提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及有关高等院校开设的职业技术师范系、科、班,可以招收一定数量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对学制三年的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毕业生,进行二年师范教育和专业培训;对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和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的中专毕业生,进行一年半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训练。学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发给专科证书分配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对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可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学生均应享受师范生待遇。”以此为标志拉开了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序幕。尽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比例非常低,仅有应届毕业生总数的不足1%,基层学校可按招生名额的1.5倍进行推荐,不少省份实行的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办法,也就是说从那个学校考上的,毕业后还要到那个学校去任教,但它毕竟使农业中学远离了“断头”教育,使难以生存、甚至濒临灭亡的农村农业中学重新看到了一丝曙光。因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比较小,一个乡高中每年只有几个学生能考上大学,农业中学的对口升学也可以达到这个最低要求,从此,“上职业高中也可以考大学”成为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宣传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尽管对口升学不是为了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出路问题,是为了解决职业学校的师资问题,但它无疑起到了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作用,使当时的农村职业学校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二
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部要求各省建立职技高师院校,当时的目标是每个省份都要建立一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虽然最终没有达到这一目标,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还是建立了22所这样的高等院校,而这类高等院校也成为了接纳对口升学学生的主力军,尤其是本科对口升学部分,对中职的发展起到了稳定作用。当然,进入90年代后,由于高校合并等多种原因,单独设置的这类院校急剧减少,但这类高校无论归属到了哪里,招收对口升学学生的这一职能多数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为后来对口升学规模的扩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如果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一个小规模下运行,对口升学无疑会对职业学校的生存起到稳定作用。显然,要保持50%的职业教育比例,单靠这点对口升学是难以维持的。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双轨制”,也就是原有的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实行的是体制内的工作分配制度,尤其是技工学校是不招收农村学生的。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有无对口升学无关紧要,而新建立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的职业学校学生是自谋职业的,也可以说还是要到农村去种地或搞什么养殖之类的。上篇文章已提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是社会的大趋势,靠办职业学校把新增劳动力留置在土地上是很困难的。所以,当时所谓职业教育发展好的经验,就是把这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纳入到体制下进行分配。最典型就是当时的青岛经验,1990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转发青岛市发展职教的三项措施的通知》,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对毕业生的安置:“(1)对企业与学校联办的职业高中(班)毕业生,在招工指标上,尽量优先保证,提前下达;(2)对教育部门自办的职业高中(班)毕业生,通过提供信息,组织专业劳务市场等渠道优先安排招收;(3)在全市综合性的劳务市场上招工时,明确规定,凡是职高或其他培训班的毕业或结业生,按专业对口报名,可以优先录用;(4)职业高中毕业生按专业对口报名,招工单位按毕业分数录取,毕业生不必参加招工考试。”但对多数农村地区来讲却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1994年一篇文献的一段话就是最好的佐证:“一些职中学生说,他们‘一想升学,二想就业,三想发财致富’,就升学来说,由于目前高等院校对口招生人数太少,安徽每年不足400人,河南最多的年份也不足700人,让千军万马都来挤这个独木桥,一般的学生也就只能望‘桥’兴叹了。说到就业,他们都想找个比较固定的职业,步入工薪阶层,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加上专业的局限性,能‘对口’的用人单位也难找到,要跳出‘农门’那是非常不容易。当然农业也是一种职业,但从总的情况看,由于土地有限,农村人口太多,以安徽为例,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00多万人,当农民直接收益也不大。”[2]这基本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当时的办学困境。
也许是为了纠正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断头教育”的不足,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国家教委关于高考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直接参加高考。但职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应按5%左右推荐,直接报考高等院校。”随后,国家教委又下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推荐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再次强调,“在开始实施高考改革的省,实行推荐少量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不经会考,直接参加高考的办法,推荐数控制在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以内。”同时还附加了几个条件:“1.自愿报考普通高等学校;2.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对口或相近;3.凡有联办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的考生,应征得上述单位的同意;4.经所在学校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推荐。”先不说这样一个文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歧视问题,就其设置的目标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普通高中学生三年单纯应付高考学习还不是都能考上大学,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而参加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这样的一个文件对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当然,这个文件为后来农村地区综合高中的出现与发展埋下了伏笔。
所以,20世纪90年代前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是在生死中挣扎,甚至不少地方招生连80年代都不如[3]。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被提到了历史日程,加快了其发展步伐,使农村职业学校又迎来了新的曙光。
三
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其中的高等职业班主要指重点中专所办,也就是“三改一补”中的一补,补充的意思。这就是九十年代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改一补”政策。为贯彻《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精神,1995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该文件提出,“改革职业大学的招生制度。职业大学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逐步扩大招生对象,对于操作、技能性强的专业,可试点招收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此为标志,高等专科学校、地方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打开了入学的大门。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下发了《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院校按科类对口招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三类中等职业学校相近、相关科类的应届毕业生,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此政策的影响下,一些本科院校也加入了对口招生的行列。所以,在这几年间对口招生数量和专业种类不断扩大,尽管这些对口升学的扩招以专科为主,但在当时高等教育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吸引力还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农村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规模和数量的大幅度提升,为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贯彻落实《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60%或70%(也就是所谓的6:4或7:3的职普比)的目标,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普通高中职业化改造,不少地方是按70%的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学校的要求来进行的。可惜的是,被改名的普通高中,主要是各乡的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后纷纷倒闭,不少高中就是今年改名了,明年就招不来了学生。由于当时普通高中的均衡布局结构,大多数县的普通重点高中规模也不大,大规模的普通高中的职业化改造又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重点高中也难以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招。所以,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地区的高中阶段教育迅速进入了资源短缺时代,为了求学,学生不得不选择职业学校,而原来建立的农村职业学校或是后来各县建立的所谓一所好的职业学校(不少地方还叫职教中心之类的名称)它们似乎具有了一定的优势,所以,这类农村职业学校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农村地区所谓的综合高中也不断出现,一些高中资源短缺严重的地方,职业高中里办普高班不再是个别现象。在这个时期为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带来空间的另一个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适龄教育人口绝对量的增加。河南科技学院的申家龙教授在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这个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在21世纪初期,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占初中毕业生数量的比重增长并不显著,由于适龄教育人口增长,中等职业教育的绝对数量却显著增加了,这说明适龄教育人口增长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课题组2013年在对“某省四县农村中职学校生存状况及当地农业生产过程的调查”中也发现,H县农村中职学校1999-2001年连续三年因对口升学成绩突出受到县政府的通报嘉奖,该校甚至还在2001-2004年向学生收取过“择校费”,也就是高价生。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期,农村职业教育似乎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
四
然而,农村职业学校的生存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各种影响因素也在不断转化。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决定》提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从此吹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角。1999年8月12日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明确界定:“高中阶段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同时,也允许“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经物价部门批准,区别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适当调整学费标准,提高高中阶段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要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这为普通高中高额收费提供了政策依据,高收费的实施为普通高中快速扩张提供了资金来源,从此,县域的重点高中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同时,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才突破百万人大关,而1999年高等教育招生却已达159.68万人,2000年扩招更是比3年前翻一番还多,达220.61万人,2001年再猛增至250万人,2013年招生已达382.1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已超过了15%,提前7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无疑使原有的以专科为主的对口招生的吸引力大大地降低了。时至今日,在不少省份的专科学校,也称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已进入生源竞争时代,一些省份的专科录取线已降到200分以下,也就是说,只要普通高中三年能坚持下来想上专科学校是没有问题的,一些省份的高职高专甚至出现了生源短缺现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专科为主的对口升学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某省2012年给出的对口招生计划是4.2万人,等报名结束才发现,全省参加对口升学的报名人数才只有3万人多一点。更为糟糕的是,不断有一些高校在逃离对口招生,还以该省为例,2013年,共有106所高校的20大类专业在该省招收对口生,其中招收本科生的学校仅有13所,招生计划为2000多人,大部分都为专科层次的学校,在2014年的对口招生考试中,招生学校数下降到了97所。所以,不少地方的农村职业学校和基层管理者强烈要求增加本科对口招生计划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几种因素作用下,当我国适龄人口高峰在2007年、2008年、2009年这几年过去之后,由于适龄人口的陡然下降,对口本科招生计划就那么多,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又显著改善,那些主要依赖对口升学存在,而又在对口本科升学竞争中没有优势的农村职业学校轰然倒塌也就不足为奇了。前面提到H县的那个职业学校,尽管曾在那个历史时期辉煌过,但还是无可奈何地消失了,校舍也已转交给所在乡的中心学校了。
然而,对口升学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远不止规模问题,由于对对口升学的依赖,农村职业学校远离了市场,对口升学有什么专业,就开办什么专业是不少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依据,对口升学考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是教学内容的当然选择。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农村职业学校既没有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建设,也没有能够锻炼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当对口升学难以支撑时,转型发展也困难重重。2014年,我们曾经调研某县的一所重点职业学校,该校的计算机专业有着非常好的实习设备,但校长却透露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非常不理想。通过访谈得知,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的教学主要围绕着对口升学来进行,重点传授的是与程序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具有实践能力的老师,难以关注市场上需要的计算机销售与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农村职业教育似乎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高中资源短缺使我国在适龄人口高峰期没有能够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与水平的提高,导致大批农村人口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辉煌不要也罢。
[1]周广德.农村职业中学学生为何大量流失[J].职业技术教育,1988(2).
[2]时侠清.试论农业中学办学道路[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2).
[3]潘小伟,徐周同.农村职教何以滑坡[J].职业技术教育,1995(3).
[4]申家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证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