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4-05-08

□张志新 刘 静 郑勤华

技术的发展总是推动着学习形式的变革,虚拟学习社区便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领域的产物之一。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组织形式,它超越了学习时间、地点、学习者年龄甚至是职业的限制,能够而且已经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 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从2001 年起开始出现[1],自2003 年后逐步兴起。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如今, 随着我国手持移动设备和3G 网络的逐渐普及,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又获得了新的机遇。未来,虚拟学习社区有望成为成人社会性学习乃至人们终身学习的新舞台。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用理论为实践服务,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一、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概况

十余年来,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见表1)。 而今,仅以“虚拟学习社区”为题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就可以搜索到期刊论文233 篇,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搜索到博士学位论文5 篇、 硕士学位论文71 篇; 有研究专著 《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以知识管理与E-learning 结合的视角》、《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实践卷》、《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5 部;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习策略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 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项,省市级课题若干。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讲,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都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二、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评述

香港城市大学Lee 等将虚拟社区的发展及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解、技术解决、应用、评估和产业化五个阶段[2]。 由于虚拟学习社区是虚拟社区的主要形式之一,相应地,我们不妨把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大体划分为基础研究、技术实现研究、应用研究、评价与反思研究和产业化研究五个阶段或类别,以这五阶段或类别为线索对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研究主要讨论虚拟学习社区本身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与特征等问题,具体来说,包括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分类、功能、特征和指导理论等。 下面我们将择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尝试进行补充和评述:

1.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我国学者有很多讨论。马晓兰、李文莉等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通过ICT 在Internet 上或在局域网内创建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3]。一般来说,虚拟学习社区具有以下的一些功能:提供一个方便的、 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多用户学习环境;通过虚拟空间,克服时间上和地域上的界限;便于学习者、教师和其他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允许教师和外部专家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王陆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学属性,也同时具有人机系统的基本属性特征;虚拟学习社区是解决当前一系列教育难题的有意义的尝试,是当代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及其学与教理论相结合的产物[4]12。甘永成、王炜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可理解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Internet 虚拟空间媒体,一组共享共同语言和价值的人们,基于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形式[5]11。 陈丽霞认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相互之间联系相对密切的人所组成的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6]。由此可见,关于什么是虚拟学习社区, 国内的学者还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名称也多种多样,如网络学习社区、在线学习社区等,但他们的共识是: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 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2.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分类。在已有的研究中,甘永成等根据虚拟学习社区的内部特性,将其分为支持知识建构的虚拟学习社区、支持智慧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和支持情感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但我们更赞同以下这种更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分类方法,即根据组织者和构建目的的不同,将虚拟学习社区分为正式教育类的虚拟学习社区和非正式教育类的虚拟学习社区。正式教育类的虚拟学习社区集中在远程教育领域,组织者是各个远程教育机构和正规学校。这类虚拟学习社区是以一个班级或若干门课程为基础来建立的,对学习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评估方法。 教师作为助学者、组织者和监控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非正式教育类的虚拟学习社区大多由一些专业网站或由一群专业爱好者建立,往往没有明确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没有正式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学习者基于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相互学习、交流知识和经验[5]14。

3.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 我们认为,虚拟学习社区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 并且它更利于将教师、 专家引入到教学中与学习者平等的讨论交流,更利于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促进其认知活动。 国内部分学者引用Sabine Seufert 的观点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做了更进一步的概括: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的责任感,减少独立学习的孤独感; 达到对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发现新知识;通过小组学习和社区活动,在社区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为学习者交流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为学习者自由交流观点,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小组建立一个集成的可有效传播知识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智慧,使之学会学习[5]12。

4.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 甘永成等引述了Gene Kowch 和Richard Schwier 对虚拟学习社区特征的归纳:协商,是指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交互规则等是由参与者共同协商建立起来的;亲密,是指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参与者可以与其他参与者建立良好的亲切关系;承诺,是指参与的质量取决于个体和集体共同的承诺以及本社区的主旨;投入(沉浸), 是指参与者在学习社区中的互动必须是积极的、投入的和沉浸的[5]13。 黄寅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主要特征有:良好的互动,是指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空间里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成员相互讨论、协商、达成共识;明确的目标和规则,是指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有其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经学习者共同协商建立起来的社区规则;虚拟学习共同体,是指虚拟学习社区中也有类似于现实社会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如班级、学习小组等[7]。韩小强认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具有五个特征,即交互性、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开放性和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8]。 仔细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虽然表述形式有所不同,但反映的实质并无多大差别。 基于此,我们可以概括出虚拟学习社区的五大特征:一是虚拟性,即这样的学习社区存在于“第四维空间”——网络中;二是开放性,指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的区域分布很少受限制; 三是组织性,指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它有明确的组织目的和特定的组织规则;四是交互性,指虚拟学习社区内部是动态的,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充分的交互;五是民主性,指参与具有平等性和非强制性,从而促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给学习者带来归属感。

表1 2001.01 - 2013.01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论文发表数量统计表

5.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指导理论。 学习理论是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它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流派,其中,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认知学徒制等分支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密切相关。具体来说:(1)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9]。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除了具有一般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功能外,它更利于将教师、专家引入到教学中与学习者平等的讨论交流,更利于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促进其认知活动。 (2)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并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的协作学习。 它具有以下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的时空环境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有利于逼真的协作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点, 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协作与会话的网络多媒体交互工具使处于不同位置的协作成员可以方便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会话与协作,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4]37-46。 (3)认知学徒制是指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10]。 远程学徒教学模式是新型的认知学徒制范型,它基于人类学领域中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交互电子网络,为学习者提供逼真的学习情境,创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类似传统学徒制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通过虚拟现场活动,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4]52。认知学徒制主张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而远程学徒教学模式通过交互式电子网络的运用,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互动合作机会,而且通过媒介进行的互动与合作更为具体,使远程学徒们更易于对所学习的技能进行观察、建模和掌握。

此外, 学者们还将其他学科领域的多种理论引入了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中,例如:投入学习理论[11]、活动理论[12]、知识管理理论[13]、知识生态理论[14]、组织理论[15]、协同学理论[16]、混沌理论[17]、社会学理论[18],等等。

除上述五方面外,学者们还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的要素、机制、构建原则与策略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评述。 总的来说,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研究,我国学者已经探讨了其定义、分类、要素、机制、功能、特征、指导理论及构建原则与策略等方面。 其中,关于其定义、功能、机制和指导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其分类、构建原则与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其机制、功能、指导理论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在其定义、分类、要素、构建原则与策略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实现研究

这一类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以及使用何种技术保证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信息交流等问题。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学习组织,也是一个由计算机、Internet 和人所组成的人机系统。 根据虚拟学习社区(正式教育类)中不同角色的功能的差别, 可以将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分为学生系统、教师系统和管理员系统三大子系统。虚拟学习社区一般采用B/S 三层模型设计,即交互层、中间层和数据层。 交互层由一些ASP 页面构成,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请求,将经过系统分析处理后的内容呈现给用户。系统主要的网络服务和分析处理功能集中在中间层,其中代理起到中介作用,当用户注册进入该系统时,就生成一个代理对象与用户相对应。 数据层拥有学生模型、资源库、知识库、教学策略规则库和分析信息数据库等,各种数据分析、处理等操作最终归结为对数据层的数据库的存取访问[4]68。基于此, 王陆教授与其同事和研究生们共同构建了“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智能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成为国内正式教育类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典范。

此外,国内还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尝试,典型的技术手段及学者们相应的研究实践归纳如下:(1)Web Service 技术。 徐恩友参照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并结合Web Service 技术, 设计了一个用于远程教育的虚拟学习社区模型[19]。 (2)P2P 技术。何军基于P2P 的对等技术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功能重构,将公共学习空间和个人学习空间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习者学习和交互的目的[20]。 (3)Windows Mobile移动开发技术。 邓伟在硕士论文“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创造性的提出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设计原则和系统架构模型,并运用Windows Mobile 移动开发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Pocket PC 的以“学英语,迎奥运”为主题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实例[21]。 在后续基于移动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中,基于Android 系统的虚拟学习社区成为研究的热点。 杜俊尝试构建了基于Android系统“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的虚拟学习平台,为其他课程提供案例式示范[22]。 (4)WAP 技术。 杨强在“基于WAP 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平台构建研究”一文中探讨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运用WAP 技术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平台[23]。 此外,最新的技术手段还有智能Agent 技术[24]、Moodle 平台[25]、Web2.0环境[26]、Web3.0 环境[27],等等。

由此可见,实现虚拟学习社区的技术手段还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哪些技术手段更具有优势,更有发展前景呢? 具体来说,Web2.0 是以Blog、RSS、wiki 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和Xml、Ajax 等新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众多虚拟学习社区平台都是在Web2.0 环境下运行的;Web3.0 是未来互联网的代名词,以网络感知为主,结构化的数据以及信息支持,使它能够在移动特性上发挥优势,它能够更智能化的“清洁”网络,更智能化的整合用户需求信息流[28];WAP(无线通讯协议) 技术和Windows Mobile 移动开发技术与无线网络密切相关,有利于建立无所不在的学习网络,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智能Agent 技术适合于构建智能型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的高级形态。 总之,这几项技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顺应了知识时代的终身学习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研究

在研究了什么是虚拟学习社区、用什么技术来实现它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深入讨论如何应用虚拟学习社区的问题。 就现有的应用领域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学科教学。 李承颖在硕士论文“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阐述了利用基于个体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 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验,总结了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29]。 王陆、杨卉等在首师大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平台上开展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中国古代史》两门课程的实际应用,并分析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总结了应用经验[30]。 (2)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丁兴富在“论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到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一文中,对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组建及其向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过渡进行分析论证[31]。 姚明在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网 “大路论坛”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交往行为、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该社区中交往内容的基础上,推论出教师虚拟学习社区的交往动因,并阐述了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32]。 彭超云构建了基于Web 3D 的“教育技术培训社区”,用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33]。 (3)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王苹在硕士论文“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中,采用社会科学研究中日益兴起的行动研究法,研究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4]。 于志军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形势及研究生学术交往与科研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并开展了实践研究与反思[35]。(4)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师生协作。赵欣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设计开发了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36]。 (5)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资源共建共享。宁玉文为解决学习社区门户存在着难以寻找学习同伴、难以找到归属感、难以分享学习资源的问题,以第四军医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结合其医学虚拟学习社区的环境结构和信息化教学业务,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医学虚拟学习社区门户,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逐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37]。 (6)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信息管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嘉信西山小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合作开发了“嘉信西山小学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实现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改变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 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师、家庭、学生和社会之间高效便捷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发挥了网络在教与学以及在信息存储、交流方面的功能,为寄宿制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38]。 由上述归类可知,在我国,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已经非常广泛,这方面研究事业的发展也比较成熟了。

(四)虚拟学习社区的产业化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的产业化研究主要关注如何使虚拟学习社区得到商业化的应用。徐连荣在硕士论文“支持会展业务流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中,探讨了嵌入到会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系统结构,分析了该虚拟学习社区的案例库建设、 案例检索、CMC 工具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对该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39]。 以上算是虚拟学习社区产业化的一个实践案例,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本体论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很少出现,个中原因,值得思考。我们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这与研究者的身份和视角有关。与虚拟社区相比,虚拟学习社区更偏重教育性,故本领域的研究者多是教育界研究者而非经济界研究者。教育界研究者很少从商业视角讨论问题,这造成了我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也正是我们应该改进的地方。其二,这与我国的教育政策导向有关。 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 这是一个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就存在争议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政策文件也很少有提倡教育产业化的。这种政策导向更加阻碍了我国研究者从产业化视角对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研究。事实上,不提倡并不意味着没有研究的必要。虚拟学习社区的产业化或许能够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虚拟学习社区的评价与反思研究

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评价与反思研究,部分学者在文章中有所涉及,但专门性研究很少。 陈国强在 “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反思及其发展思路”一文中提出了“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这些社区到底是在‘有效地运转’着呢,还是变成了一个个‘电子鬼城’”的困惑。他根据对若干所学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了现时学习平台的使用具有的三个“特性”和学习平台的资源现状具有的四个“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发展的新理念——游戏化学习以及在构建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十个问题[40]。

三、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采用的方法及评述

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代表了一个研究领域的较高学术水平,其研究方法也比较明确。为此,我们以博硕论文的研究方法为代表,来管窥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方法的现状。

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我们在概览教育研究方法类的书籍和参加相关专题讨论后发现,教育界并不存在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统一的分类框架。这主要是由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研究视角的多样性决定的,并且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就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而研究者又常常混合使用这些方法。在此,我们结合研究方法的层次逻辑(有方法大类和具体方法的区别)、研究过程逻辑(有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之区别)和本领域实践与研究的特点(如技术的参与导致研究者使用的开发研究法偏多), 将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方法大类划分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三大类;然后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归为第一大类,将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归为第二类,将开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归为第三大类(见表2)。

从2001 年到2012 年底,以虚拟学习社区为题名,可以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博、硕士学位论文76 篇,其中,博士论文5 篇,硕士论文71 篇。 在这76 篇学位论文中,有7篇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其余64 篇明确提出的研究方法及其使用频率如表2 所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方法在收集资料的方法方面, 文献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已经趋向多元化,问卷调查法占据了半壁江山,访谈法的使用日益广泛,但观察法、实验与准实验法使用率很低;在分析数据的方法方面,统计分析法等偏向于定量分析与实证范式的方法有了较大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偏向于定性分析的方法亦有起色, 但比较分析法很少被采用;在综合研究的方法方面,开发研究法仍然是该领域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的使用也日益普遍。 不足之处在于:文献法的大量采用说明该领域中仍未改变定性研究的范式;比较分析法的低使用率说明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领域内部分学者的外文阅读能力还比较弱,研究视野还不够宽广。

表2 2001.1 - 2013.1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博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数据统计表

四、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世纪以来,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不但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持续增长,而且在研究成果的质量上也不断提高:在项目等级上,已从一般的小课题升级至国家重点课题;在研究形式上,已从一般层次的期刊论文发展至较高水平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和研究专著;在研究内容上,已从偏重基础研究、技术实现发展到了偏重应用研究,并开始了反思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已从过去单一的文献研究法发展到了多种方法并用,并且开始注重实证研究。 十年磨一剑, 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紧跟时代的步伐, 促使虚拟学习社区在我国由理想变为现实,各种正式教育类和非正式教育类虚拟学习社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当然,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逐步克服, 如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有待加强,研究视角有待扩展,研究范式需要转换;在虚拟学习社区的评价与反思及其产业化等问题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以国内研究现状为基础,以国外相关研究经验为借鉴,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技术创新。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技术创新仍然是虚拟学习社区研究创新的根本手段。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虚拟学习社区应用的加深,利用新技术开发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和更加智能化的虚拟学习社区已是大势所趋[41]。

第二,应用领域创新。现阶段,我国虚拟学习社区已经开始应用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师生协作等。 但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它不但可以用于某个职业人群的学习,也适用于跨职业人群的共同学习[42];不但可以用于青少年的学习,也可以在一定外在条件干预下用于老年人学习、甚至是学前儿童学习;不但适用于身体器官健全的人的学习,也可以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用于聋哑人的学习与交流。正式学习的场合它可以出现,非正式学习的场合它更适合使用[43]。 不但可以立足长远开发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虚拟学习社区,也可以立足眼前构建一个基于单个项目的虚拟学习社区。 总之,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扩展余地,它是一个可用于终身学习的利器[44]。

第三,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寻找这一新生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性。 例如,探索虚拟学习社区中各类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机制,探寻虚拟学习社区对个人或某类群体职业认同感的影响[45],确定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影响,评价某个或某类虚拟学习社区的实际绩效[46],反思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的利弊[47],等等。二是借鉴其他理论作为指导。例如对虚拟学习社区这种基于人机交互和社会互动的学习形式非常重要的情境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48]等。

第四,方法创新。从技术研究史的角度来说,在一项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研究者的关注点不同。一般来说,在一项技术出现的初期,更多的研究者把精力放在如何发展和完善这个技术上; 中期,更多的研究者会考虑如何把它应用在各个领域;后期,更多的研究者会总结这个技术的应用规律及其带来的影响;最终,当这个技术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时,更多的研究者们就会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对本领域进行研究的问题。使用的研究方法能够反映一个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在虚拟学习社区研究领域仍然偏重技术开发、理论探讨,而缺少深入的实证调研[49]和量化分析[50]。 这种实证研究却需要亦步亦趋。 但若缺少亦步亦趋的踏实,得到的只能是“异想天开”的假说,而非实实在在的规律。 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1]王陆,杨卉,董乐.网络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与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1,5(3):22-26.

[2]Fion S. L. Lee, Douglas Vogel, Moez Limayem. Virtual Community Informatic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C]. New York: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2002:47-61.

[3]马晓兰,李文莉,王其云.构建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J].中国远程教育,2003(3):35.

[4]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12,37-46,52,58.

[5]甘永成,王炜.虚拟学习社区多重内涵之解析与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5):11-14.

[6]陈丽霞.构建基于P2P 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J].现代教育技术,2006(1):53.

[7]黄寅.构建网络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66.

[8]韩小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特征分析[J].科技广场,2008,(6):35-36.

[9]张建伟.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教育技术研究(电子版),2000(4).

[10]高文.以认知学徒模式改造现行学校教育——迎接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教育革命[J]. 外国教育资料,2000(6):71.

[11]孙迪.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5(6):22-25.

[12]王良辉,徐晓丹.活动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建设[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15-17.

[13]曹再辉,余东先.知识管理理论对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6):28-31.

[14]刘芬芬.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生态解析[J].软件导刊,2007(22):12-14.

[15]刘惠芬,姜胜.高校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化——《数字媒体基础》 在线教学个案研究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61-165.

[16]林秀曼,吴芸等.协同学对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启迪[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41-44.

[17]张丽,王春玲等.混沌理论对虚拟学习社区设计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1):69-70.

[18]马洪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9):20-24.

[19]徐恩友.Web Service 在远程教育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应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50-54.

[20]何军.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1.

[21]邓伟.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2]杜俊.基于Android 平台的成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23(4):10-14.

[23]杨强.基于WAP 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平台构建研究[J].软件,2012,33(2):9-10.

[24]李艳,郑金秋.智能Agent 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8(2):76-77.

[25]白雪.基于Moodle 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建构[J].软件导刊,2007(16):26-28.

[26]吴新刚.基于Ajax 的协同学习虚拟社区的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7]邵晨龙.基于资源聚合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8]彭超云.基于Web3D 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9.

[29]李承颖.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0]王陆,杨卉,董乐.网络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与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1(3):22-26.

[31]丁兴富.论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到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J].中国远程教育, 2004:21-26.

[32]姚明.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交往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网“大路论坛”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3]彭超云.基于Web3D 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34]王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35]于志军.基于学术交往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36]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7]宁玉文.基于Web2.0 的医学虚拟学习社区门户设计与实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38]刘宇平.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家校互动初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9):90-94.

[39]徐连荣.支持会展业务流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0]陈国强.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反思及其发展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7):26-29.

[41]Chao, P. Y. & Chen, G. D. Tangible books with contextaware supports: A mobile phone to augment reading practice with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C]. TAIWA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 Networks, Ubiquitous,and Trustworthy Computing, 2006:104-109.

[42]Walsh, M. & Van Soeren, M.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virtual communiti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2012:43-48.

[43]Colazzo, L., Molinari, A. & Villa, N. Formal and Informal Lifelong Learning in a Virtual Communities Platform[C]. Italy: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0:291-300.

[44]Ayala, G. Towards lifelo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Agents supporting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 Mexico: Designing for Change in Networked Learning Environments,2003:141-149.

[45]Allan, B. & Lewis, D. The impact of membership of a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on individual learning careers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6:841-852.

[46]Teo, H. H., Chan, H. C., Wei, K. K. & Zhang, Z.J. Evaluating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and community adaptivity features for sustaining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3:671-697.

[47]Matzat, U. Do blended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nh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re than purely virtual ones? A large scale empirical comparison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40-51.

[48]Lin, C. P. Learning Virtual Community Loyalty Behavior From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10:345-360.

[49]Hung, K. H. & Li, S. Y. The influence of eWOM on virtual consumer communities: Social capital, consumer learning,and behavioral outcomes [J].Jout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07:485-495.

[50]Chen, I.Y.L., Chen, N.S. & Kinshuk. 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ipant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9:134-14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