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刍议

时间:2024-05-08

□马万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 农民老龄化等现象也日趋严重,“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等已成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2012 年中央1 号文件首次提出 “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江苏省委、 省政府制定的于2020 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中,也列出了“农民知识化、职业化”的专项指标,要求持证农业劳动力要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35%,而知识化、职业化、持证上岗等也正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具体表述。 因此,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相关概念分析

(一)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与传统农民相区别,指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农民群体,一般以维持生计为主要追求目标,其身份仅以居住农村人群为标志,农业产业的职业性弱。美国人类学者沃尔夫对职业农民的经典定义是:职业农民应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 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1]。概括起来,新型职业农民也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以农业生产经营为职业的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对象

传统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和源泉,职业农民是传统农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由传统农民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则离不开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现在岗在职农民及城乡有志务农的青少年。 现阶段,应以现在岗传统农民教育培训为主要任务, 让其更新知识和技能,逐步发展为职业农民。从长远看,应从青少年入手,通过农业职业院校系统培养,并对其提供就业、创业的跟踪服务,将其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体系,一般由组织领导者、教育培训承担者、送培与用人者和职业农民组成。 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农业职业院校及各级农广校具体承担教育培训任务;送培与用人者则由地方农业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实体有关人员, 根据行业工种和就业岗位等进行培养;职业农民应是组织体系的主体,学什么,怎样学,应充分尊重主体的意愿。

(四)新型职业农民认证

建立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是提高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大军,提升职业农民执业从业水平,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效制度。近年来,我国农业、人社等部门,依照世界有关国家对职业农民发放“绿色证书”等做法,试行了农民培训及资格考核办法。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工作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三农”问题列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教育培训,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的科技水平不断获得了新的提升,在一些农业领域也已涌现出一批职业农民。 但总体来说,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距离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在抓“三农”工作时,一般是抓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其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的投入,也偏向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而对“三农”主体——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其次, 虽然国家财政每年都下拨了农民教育培训专款,但缺乏统筹规划和工作考核。 甚至有些地方为了用掉培训专款出现了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一方面培训对象没有根据实际需求加以遴选,搞摊派到户和重复培训;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和条件的部门及单位,也纷纷举办各种各样的农民培训班。 再次,培训单位的培训师资和培训条件建设没有跟上,很多重视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最后,很多农业企业和农民都对该项工作缺乏重视,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育培训内容尚未进行科学设置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教材组成由培训单位自行组织编写的手册之类为多。这些手册类教材虽然方便易懂好用,但是不成系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安排上欠缺科学考虑。 在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注重了一般农业技术, 而忽视了核心农业技能;开展了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忽视了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考虑眼前的技能操作,忽视了继续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由此导致培训内容安排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缺乏统筹和前瞻性,培训效果难以保证,远不能适应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培训方式尚未紧贴“三农”实际

经过多年努力, 我们在农民教育培训实践中,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教学、理实一体等。 但总体说来,这些好的培训方式还没有全面贯彻下去,多数培训方式并没有紧密贴紧“三农”实际。 最常见的还是把学员集中到一起搞讲座,然后集中到某个农场或农业企业进行简单考察,没有考虑到学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甚至也没有考虑到产业布局和季节性的不同,针对性不足,成效自然不能让人满意。

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思路

从现有教育培训基础出发,针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三农”实际,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一)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为了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尽快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并探索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各级政府除了继续加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投入外, 应该从政策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针对在职在岗农民和青少年参与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该在资金扶持、土地流转、产业指导及产品销售等方面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让他们看到职业农民的光明前景。 针对教育培训单位,应该对其改善办学条件、科研立项及组织生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动性。针对行业企业,也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其尝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甜头。从而建立起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流畅。

(二)重构教育培训系统课程

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我们应该在现有培训基础上,对一些培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特别是要将一些零散的单项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营销知识统筹起来,重构教育培训系统课程。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5.7%,小学文化程度占24.4%,初中文化程度占52.4%,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4%。[2]。 因此,我们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在职在岗农民的知识结构,将职业农民所需的专门知识技能和农耕文化、生态发展、道德法律等综合素质教育加以整合,做好课程设置工作,以充分保证培训效果。

(三)配齐教育培训优质师资

一所大学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关键还得看这所大学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 同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要看有没有一支乐于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师应该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既熟悉“三农”形势与政策,又十分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既具备过硬的种养技术,又掌握经营及创业理念与技巧。而培训师资的组成则可以包括高校专任教师以及政府、行业、企业的行政领导、能工巧匠和专家学者等。

(四)创新教育培训实施方式

教育培训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效的影响至为关键。 无论在普通教育,还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具体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单位都必须创新一套适应农业、适合农民的教育培训方式。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不同农民的技能素质和培训所需又不尽相同,不同培训单位的特长有时也有所不同, 因此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原则,创新教育培训实施方式,以确保培训高效开展。

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

在传统农民教育培训, 特别是农民创业培训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新形势下,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也开始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搭建教育培训平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集聚办学资源,打造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三大平台。三大平台除满足了普通教育的高职学生培养外,也用于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之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校地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 学院以成果为载体, 以技物结合为手段,以服务“三农”致富百姓的业绩赢得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属地句容市人民政府先后两次无偿划拨近2 600 亩土地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学院两大实训基地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已建成作物生产等5 个教学工场、 植物保护等6 个实训中心。 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已成为培养学生的课堂、 教师科研的平台、科技示范的窗口、引育良种的园地、科普教育的基地和农民教育培训的阵地。

2.校企合作搭建职教集团平台。 学院以“人才链、师资链、信息链、产业链和成果转化链”等“五链”为纽带、合作共赢为目标组建了江苏农林职教集团。 截至2012 年, 校外合作企业已发展到405家。其中,与学院形成资产纽带的合作企业有6 个,注入我院资金达1.18 亿元。 以职教集团企业为核心的405 家校外合作企业平台不但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问题,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而且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和创业的主课堂。

3.贴近行业建设产业推广应用平台。 学院以应用性成果转化为重点,积极投身农林科技推广的主战场,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信任。 每年争取行业项目资金超千万元。 依托这些行业项目,学院建设了国家丘陵地区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等26个基地(中心、所)。这些基地(中心、所)是产业推广的平台,更是产业推广过程中大学生和新型职业农民实践技能检验、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

(二)建立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 学院坚持农林职教的办学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 根据这一办学定位,我们对培训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为高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理念,学院建立了“政府指导、行业企业参与和学校承训”的政校行企联动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项目和专项资金,学院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师资的准备、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行业企业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及吸纳经培训合格的农民就业。

此外,2013 年,学院根据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始尝试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定向招生、适岗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学院从该年单招计划中专门安排面向太仓市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太仓市政府负责组织生源,为录取新生三年学费买单,并为三年后正常毕业学生统一安排就业。 同时,双方还按照地方政府出土地出资金、学校出品种出技术的方式合作共建农场,承担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任务。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家长与考生的广泛青睐,第一年就迎来了55 名学生。

(三)整合教育培训内容

学院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要求,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民学员的要求,量身定制,精心设计实用的培训内容, 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由传统的农村实用技术扩展到了创业能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及农业职教师资整体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

同时,对普通教育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课程进行了科学设置。 面向太仓市开设的“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便是紧密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 结合太仓市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校地双方共同设置的。 该专业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装备技术和农业营销等几个模块内容的整合, 横跨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经济管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等5 个系。

(四)探索教育培训方式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院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使这些受训农民变被动为主动、变孤立为合作、变静态为动态,提高了培训质量,取得了显著的培训效果。

1.现场教学。 我们选取学员熟悉的工作情景,把培训课堂移到了田间地头、果林茶场、猪圈鸡舍、食用菌房、塑料大棚等农业生产场所,让受训学员身临其境,通过直观的感受和直接的操作,获得技能的提升。 同时,我们在现场教学中还加强了理论的指导,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这一教学模式因为和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学以致用,深受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等的欢迎。

2.网络助学。 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具有工作任务在身,难以参加集中培训的学员,我们除了送知识技能下乡外,还探索了远程视频模式。如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田间病虫为害诊断等。同时我们对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开发系列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让学员在家轻松学习、获得知识、习得本领。

3.技物促学。 为了强化培训效果,我们探索了技物促学的培训模式。 一方面,我们结合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与结对挂钩的泗洪县、溧阳市和学院属地句容市对接,通过科技大篷车、教师进村入户等方式,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中江种业的科技优势,把优质种子、种苗送到农民手中。 通过技物结合、典型示范等方式,促使农民主动参加培训学习,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自助选学。 在菜单式培训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探索了自助选学的培训模式。该模式借助信息整合技术,把各种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及知识技能要点整合在一起,以自助餐的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 学员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某些培训项目或者一个项目中的某些环节, 这种方式,能较好地满足学员个性化的需求,效果非常明显。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举措,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中国梦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1]赵强社.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J] .理论导刊,2009(3):56-58.

[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