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着力点:知识、技能、素质

时间:2024-05-08

□祝成林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着力点是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衔接。 知识主要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技能包括技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综合技能;素质是指人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的品质结构,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环节,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注重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不可替代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政策诉求:中高职课程要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

回顾近20 年的职业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与录取等不同层面,均要求中职和高职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实现有机衔接。

(一)人才培养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实施教育。该法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

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在2006 年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地方职业教育政策也做出相应规定,如2006 年,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确立“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的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学生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素养教育。 2010 年教育部引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2-2020 年)》(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概括为:培养道德、知识、技术和技能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强调知识、技能与素质一体化

1999 年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专业适用性,要求职业教育: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在强调职业教育注重技能训练方面,2000 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提出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在地方职业教育政策上,浙江省于2000年,在《关于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上,应有自身的特色,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专业,例如: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设置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门化课程、实践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分别对应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与素质三方面的需求。 通过研习相关制度政策,不难发现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强调体现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的要求。

(三)考核与录取:知识、技能、素质相结合

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技术技能训练,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已成为共识。 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中职和高职在考核和录取方面,也强调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相结合。例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2-2020 年)》(征求意见稿)中,就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考核也做出规定:完善“知识+技能”的高职考核录取办法,在全国统考中积极探索利用高考部分科目与技术以及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结合进行录取的办法,在对口考试招生中开展以职业技能测试为重点的相关考核,并逐步增加考核结果在考生录取成绩中的权重。地方层面,《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2012)提出:高职单考单招的个别类别试行“文化课+技能水平证书考试”,技能水平证书考试包括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项考试;在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上, 鼓励高职院校开展考生职业技能测试,推行职业技能知识点面试,引导中职学校加强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提升。

二、实践需要:中高职课程要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催生了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发展需求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点, 是中高职课程顺利衔接的内在动力。”[1]当前职业教育实践要求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要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

(一)升学层面:中职学生升学趋势明显

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具体精神指导下,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机会将会增加。 一方面,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推动下,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的实行和国家助学制度的完善,中职教育规模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学生人数基本稳定。 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 年至2011 年,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维持在60 万人左右, 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9.21 万人、17.29 万人和17.39 万人。另一方面,公民接受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相关政策助推下,中职学生升学趋势明显。 如浙江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打通中职学生成长的“立交桥”,拓展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长通道,到2015 年,实现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比例将达到约30%。与此相应,有研究者在北京、广西、重庆三省市,就中职学生升学的愿望展开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升学”的学生占调查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1.08%、56.38%、93.55%[2]。 总的来说,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将会明显增加。这是迫切要求中高职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实践要求。

(二)学生层面:中职学生升学前的顾虑与升学后的困惑

中职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校、社会及家庭普遍不被重视,得到的表扬远远少于遭到的批评。 这都容易造成中职学生心理困扰等问题,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升学问题上,通常表现为:顾虑自身胜任能力、担心学习能力不够,薄弱的学习基础和冷淡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文化基础课程方面跟不上高职课堂的需要。可以说,中职学生更需要老师、学校的关怀,他们更渴望被人理解。 因此,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在知识、技能上实现衔接,更要在素质教育上实现衔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观。

中职学生同样也存在升学后的困惑。目前,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由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存在重复学习、训练倒挂的现象,没有体现中职与高职理应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 以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在调研中发现:中职阶段学习的AutoCAD 应用、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护常识、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等课程与高职阶段学习的相关课程,存在明显重复。这极容易打消学生学习激情,进一步造成学生厌学。

(三)教师层面:高职教师的期望与中职生源质量存在落差

由于适应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普通高中扩大了招生规模。 在普通高中优先录取的前提下,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也随之下降。 在素质上,缺乏自信,对人生产生悲观与迷茫的情绪,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同样也存在问题,对教育的敏感度较低。在知识储备上,高职教师普遍反映中职生源在文化课基础上与普通高中生源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广西和重庆分别有88%、95%、58%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与来自普通高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践课时有明显的能力差异。”[3]在技能掌握上,部分高职教师认为中职生源具有优势,但并不能达到高职院校的要求,总体来说,离高职院校的期望存在差距。在一项对广州某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中,数据显示“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操作技能掌握的不太好,并且认为很好的学生只有8.4%;在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上,有58%的学生没有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

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中高职课程衔接不当, 尤其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方面,中职和高职缺乏对彼此课程编制的了解。 在实践中,中高职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衔接上,也存在明显不足。行为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人本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要培养完整的人,更加侧重学生的情感和素质培养。 综合这两种课程观,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高职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实施策略

(一)中高职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逻辑起点

按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到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由此可以判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即:外部适应性上,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内部适应性上,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该体系强调育人功能和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上,要求中高职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衔接[5]。这三个特征也是中高职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实现衔接的逻辑起点。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应充分体现知识传授功能、技能培养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

在外部适应性上, 职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开放性,确保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内部适应性上,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育人性,树立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理念, 使学习者通过连续学习达到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为学习者纵向、阶梯发展为高技能人才预留接口;在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上,职业教育课程要强调层次性,根据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综合要求,梳理每个层次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确保不同层次实现顺利衔接。

(二)中高职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保障机制

1.加强顶层设计,确保衔接通畅。 中职和高职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两者之间的衔接不存在根本矛盾。 有研究者提出:“20 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挑战很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已经摆在首要位置。”[6]相关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人才成长从初级到高级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层次结构,保障中高职的顺畅衔接。

2.转变课程理念,构建个体可持续发展通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终身性从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生涯的发展,从关注岗位的核心能力转向关注个人自我发展、 可持续发展发展的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立足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知识、技能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职业能力的养成也将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中职和高职课程要体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功能,注重从知识选取、技能设计、素质培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提升。

3.加强教师合作,建立中高职教师沟通机制。教师合作是指:“教师基于自愿和平等的主体关系,因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形成的既有支援性又有批判性且共担不可预测性结果的人际互动关系,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 ”[7]在中高职协调发展,课程全面衔接过程中,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合作内容涉及共同开发课程、相互听课、协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环节。 同时,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为双方教师合作建立相关平台,在教师之间形成沟通机制。

(三)中高职课程实现知识、技能、素质衔接的技术路径

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包括三个核心环节,即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8]。 知识、技能、素质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组成要素,通常贯穿于其中。 首先,确定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接的职业岗位, 分析这些职业岗位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的要求;其次,明晰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最后,根据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梳理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分层次选择知识、技能、素质。 当学生进入这个课程体系学习时,便进入了一个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发展阶梯。每学完一门课程,便能获得一系列专业知识、一套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内容的提高,不会出现重复学习的现象。

[1]祝成林.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变迁与实践探索——基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重要教育政策分析[J]. 职教论坛,2013(15):26-27.

[2][3]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1-33.

[4]邱清华,陈银松.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1(2):67.

[5]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62.

[6] 马树超. 职教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N]. 光明日报,2012-03-24(10).

[7]邵云雁,秦虎.教师合作:厘清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9):53.

[8]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