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周如俊
职业教育是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素质人才,既要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又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身心品质方面的教育与形成,是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的统一体。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了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主要涵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能力”培养(见图1),常涉及“生存和从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五大具体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突出“三力”培养,着力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①。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主要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的结合。 专业能力有时还可分为从业基本能力、上岗基础能力、专项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专业能力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将获得的相关职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加以融合、 转化,能够专业地开展相关职业的工作。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劳动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本领。
2.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职业院校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能力。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思维结构,使学生学会工作、学会学习。 它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方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知识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它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新技能和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能力,它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在面临新的工作情境时, 如何从容有效地应对新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处理新的问题,就要求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在新的工作情境中,超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工作经验,去不断地学习、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有效适应新的情境,实现自我的发展。
3.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职业院校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主要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建立的一种情意结构, 是学生在学会共事、学会做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正确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公共关系等,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工作、生活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它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 一个人社会能力的大小是决定他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图1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构建图②
狭义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体系。 本文研究的是广义上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即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要素[1]。
构建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要素以及教学活动构成要素系统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 妥善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能力,还有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等社会能力,形成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或称综合能力,学生能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关键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建“校中厂”或“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安排实训(实习)任务,创设企业化管理情境,实施项目教学,开展“实境”训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课堂、虚拟实验室、实训工厂)、专业见习(校办实训工厂、 校企合作基地)、 课程专项实践训练(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和岗位技能顶岗实训(校企合作基地),实现工作角色模拟,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训导、职业操作技能训导,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与热爱,使学生的职业岗位定位、职业意识的形成、职业规划确立、职业素养(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熏导等“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实现“职校人——准职业人——职业人”角色自然转向。
创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主渠道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载体是课程。职业院校从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三种基本形态出发,形成创业理论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等多位一体的格局,以及围绕创业内容的创业技术选修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程、展示创业业绩的环境课程[2],并将教学与创业基地建设、创业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广泛通过开展文艺、体育和科技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 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社会服务,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新领域,培养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
职业院校实验、实习和实训,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3],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如表1),同时也是相互关联和相通的,各自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不同的任务。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将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系统融合,并形成有效的子系统。
表1 职业院校教学实践类型
专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职业院校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能力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提高发展过程。 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三类实践教学体系:一是以专业单项技能考核为核心构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二是以项目实现为核心构建课外实践(含实习)活动体系[4];三是以综合实训为核心构建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这种三类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到公共课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即平台课程、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即方向性课程)三种课程,在校学业期间课程间必须保持不断线与相互渗透,从而既有利于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同时又尊重使各种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规律,有序地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以下介绍国内职业院校常采用的比较成熟的四种实践教学体系。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德国同类院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的条件,实施分段教学、模块训练型课程模式,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发展,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学、毕业实践(设计)与专业实习四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两个阶段在整个三年教学过程内,专业技术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 称之为“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如图2)。 在此基础上,再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如图3):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相互平行,是指两套体系的教学计划相互平行,课程流程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是指两套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的落脚点相互交叉。
图2 “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
图3 “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渗透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在建立以实践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创新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的体制基础上,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厂”、“企业课堂”、“技能教室”或企业“技术设计服务区”等场景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形成三个层次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个是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第二个是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 实现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顶岗实习打好基础。综合技能训练追求生产性实训而非生产化的简单顶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能生产又具有教学功能。 第三个是创业创新能力培养。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学生毕业实践(设计),同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坚持立体式开发服务,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服务于企业,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老师带学生”的研发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综合技能实践与应用能力提高相结合。
图4 “分层化、递进化、模块化” 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采用“分层、递进”方式,逐步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模块化”、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以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如图4)。 按照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态度的不同需求,将实训教学体系分成4 个模块,4 个“模块”的技能训练目标对应4 个岗位分层的职业技能要求。 每一模块中的技能训练项目有相应的训练大纲,实习(训)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独立、互为支撑。并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基础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分层递进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各个模块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与之对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分层需求,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按照“三化”(实训环境真实化、设备设施生产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和“五紧扣”(紧扣课程体系、紧扣实训任务、紧扣生产过程、紧扣真实工作、紧扣职业要求)的原则构建的,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技能、技术思维、职业素养螺旋上升的“三维四层”实践教学。 “三维”:第一维是(高级)技能培训维,能够控制生产(装置、工艺)。这是解决怎样做的“知其然”问题;第二维是技术思维培养维,把握技术内在规律,养成技术工作与管理思维习惯。 这是解决做得更好这个“知其所以然”问题;第三维是职业素养培育维,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从整体看,解决社会、企业普遍关注的职业人的素质问题。这是解决“人”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问题;“四层”是指针对课程及课程群的项目化实训室、针对专业及专业群的综合化实训中心、跨系部、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职场氛围的校外工作性顶岗实习基地。 “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有力保障实验、实训、实习制度、实习时间、实习场所、实习经费、实习指导教师“五落实”。
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五个子体系[8]。
完整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一是职业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职业知识,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职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二是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 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实践能力——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 职业素质——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素质的培养;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 三是职业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种课”之中,形成“三课”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种课”,即第一种课: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种课堂: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技能竞赛与创业活动等。第三种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建立实行专兼结合、固定岗与流动岗结合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均建有由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名师 (专家)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共建、校企联动等方式, 学校对接企业生产服务现场,创新运行模式,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一批教学与实训一体的现代化 “教学工厂”、“企业课堂”、“技能教室”或“技术设计服务区”,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和实训生产化。
一是组织管理。 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各系部作为教学(办学) 实体, 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是运行管理。 做到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准备工作、初期安排落实、中期开展检查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等环节。 三是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践(设计)和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分别建立一套科学、 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权重评价,实行书面的评价、统一的评价要与现场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相结合;学校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与社会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相结合;结论性的评价、单项评价要与过程性的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形成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职业院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职业素质的行为总称。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变化的核心能力。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涵盖知识、技能,道德与品质的迁移、整合与类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全过程。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大能力层次模块,强化实践性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既要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性, 又要强调训练层次的模块化、宽口径和通用性。 一是核心(平台)课程体系既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又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二是综合(方向性)课程体系要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职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是选修课程体系,要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必须以明确职业资格的培养目标定向,培养学生上岗就业职业素质的综合能力。
一是基础课程中渗透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对公共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素质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利用课内外、校内外各途径,把思想道德要求、职业指导、职业规划、人文教育、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纪律观念、诚信和敬业精神等内容融通等内容融通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品质结构三位一体教学之中,为学生在职业世界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奠定基础。二是专业技能课程中渗透职业能力培养。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引入企业、车间的工作环境,倡导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模拟创业公司、案例教学等多种综合性教学方式,鼓励获取职业资格“双证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一般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来实现实境性教学。一是校内实训实境。 建设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境融合企业文化,教学内容体现生产经营流程。 二是校外实习实境。 在产业园区、 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建设稳定的教学课堂,形成“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完成实训实习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加快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校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身。 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三化”(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建设,校企双向推动。一是主题(社团)活动。开展专业技能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各类主题文化活动, 实现学生在价值理念上实现与企业“零距离”。二是专题讲座交流。邀请著名企业家、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到校作专题讲座或举办座谈会或文化沙龙等,传递企业文化真谛,实现学生在思想上向“企业人”的转变。三是暑期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吃苦耐劳训练、沟通能力训练、合作能力训练、奉献社会训练中认识社会,实现学生在行动上向“社会人”转向。
注释:
①摘自江苏省教委 《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2000),“综合素质”,即“全面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五个主要方面。
②摘编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州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总报告(课题负责人:邱才训)。
[1]顾力平.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7-68.
[2]毛建国.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4):16-19.
[3]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休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2):39-41.
[4]秦敬祥.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7):138-140.
[5]吕景泉.借鉴德国职教经验 打造中国高职品牌[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1):6-10.
[6]丁金昌.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4):75-78.
[7]张小军.高职教育“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6):56-60.
[8]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7):33-35.
[9]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76-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