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

时间:2024-05-08

一、生命教育简述

自1968年美国Walters提出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以来,该理念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 (地区)接受,并在实践中确立和推广。生命教育源于美国,之后扩展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随后影响到英国、德国、瑞典。我国台湾、香港、澳门较早引入生命教育并开展实践。国内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把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探索生命意义、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现生命意义和提升生命价值。狭义的生命教育则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关注个人与他人的生命,及一切自然生命。实施生命教育“是希望弥补显性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忽视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杀害社会的工具。”[1]所以,生命教育希望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学到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要能拥有丰富的生命涵养。在自我尊重、自我要求、自我反省下,将自己的生命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自我。

各国(地区)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皆有着重,但根本宗旨和解决之道则却存在相似性——即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集政府、社区、家庭和学校力量,多渠道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二、国内外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适应性。它既可以是一门独立学科,也可通过提示和渗透,来展示生命教育之内涵。因此,学校通常开设生命教育显性课程,及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实施生命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渗透是可能的,生命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使学校生命教育变得更有成效。更重要的是,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生命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2]。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大力提倡和践行。我国香港也于1999年鼓励教师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相关科目的教学;台湾在小学阶段采取渗透方式进行生命教育[3]。

国内的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学相继开展了研究与探索。部分成果已经面世,主要探索渗透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6]。

当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研究蓬勃发展时,高校的生命教育研究也悄然兴起。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情感、经济、课业、就业等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生活,甚至人生,以及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肆意践踏、扼杀他人生命的现象频繁显现。比如,2008年9月30日-10月11日,南京高校3名大学生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痛苦的心理体验,而只有8%的大学生会寻求帮助;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此外,马加爵现象、药家鑫现象,“富二代”、“星二代”践踏他人生命的现象,都让人感叹生命状况的危机、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生命行为的失范。加大高校生命教育的力度刻不容缓[7-10]。当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研究主要表现为,拓展显性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主要途径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设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生命教育讲座,或在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工程、医学等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过,随着学科式生命教育渗透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功之后,许多研究者也开始鼓励在高校探索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许多学者建议要加强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力度。不过,这类研究并没有关注那些与生命教育没有显性相关的学科,比如高职英语教学[11-13]。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现状

在英语教学中研究生命教育渗透问题,始于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域,鲜见于高职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纵观当前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多以探讨渗透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居多[14-17],少量研究关注了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师生关系[18]、教师角色[19]等问题。很少有研究关注,生命教育渗透与英语教学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现有的研究归纳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1.已有研究,关注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对大学关注较少;

2.研究内容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的策略上,较少涉及生命教育渗透与英语教学效果、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3.已有的策略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模式基本一致,都是关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多数研究没有凸显英语课堂作为西方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和中西文化交锋的重要阵地这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主要特色;

4.已有的研究以理论推衍研究居多,实证研究少。实证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补充,比如,调查在职大学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程度就能更好地帮助制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措施。

虽然研究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取得较大成就。但是,由于基础教育对象与高等教育对象在身心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强调舒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灵动变更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些无不体现着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探讨生命教育渗透问题仍然十分有必要。而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对象,而这一关键变量的变化将影响教学模式、教材选用、师生角色、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估模式等常量在内涵上的变化。这样,中小学英语阶段的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实用性。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时空和学科优势。就时空优势而言,作为大学里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学生数量可观、学习科目较多(精读、口语、听力等)、学习时间充裕(至少一年)、学习场所灵活(课堂、网络教师、语音室等)。这些都是其他基础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学科优势而言,高职英语教学并非只是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对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文化遗产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作为西方文化对华传播的重要窗口,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主要媒介之一,高职英语包含着实现生命、成就生命、点亮生命的各种基础因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跨文化层面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充分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拓宽他们理解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应对紧张的英语学习,适应社会。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教育既是世界课题,也是中国新颁布的一项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国内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双基”教育、80年代的“能力”教育,90年代的“情意”教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生命”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融入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毕竟,教育回归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要求。

研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问题,所展示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表现在时代性和政策性。其次,这一研究也将有助于生命教育理论隐性模式的建构,丰富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同时,还可充实当前学科教学和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拓阔、加深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维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生命教育渗透,可增强个体的生命意识,使个体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点燃教师教学热情,消除职业倦怠情绪,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1]郑晓江.生命教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08):84-87.

[3]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论坛,2009(02):74-77.

[4]吴惠青.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2010(01):31-33.

[5]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钟恩富.生命化音乐教育的使命及其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76-181.

[7]褚惠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江苏教育,2007(01):148-150.

[8]吴菁.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5):87-88.

[9]韦庆辛.关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173-174

[10]陈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建构 [J].教育评论,2011(02):27-29.

[11]赖雪芬.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5(01):29-31.

[12]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3]庞兴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蕴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46-47

[14]黄华.生命视野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5]李福荣.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J].当代教育科学,2005(08):59-61.

[16]赵玉民.生命化英语教学模式建构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4):58-62.

[17]赵玉民,崔铁刚.英语生命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样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165-168.

[18]燕良轼,等.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01):50-54.

[19]边克攀.“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师角色探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15-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