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彭召军
创新职教教学模式 培育现代技术工人
□彭召军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现代企业对现代技术工人的需求。
职教教学模式;创新;现代技术工人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校处于区域经济发达活跃的江苏苏南地区,随着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格局正在变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新兴产业等现代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技术工人,而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任。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较弱,技能水准较低,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课程体系滞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诸多弊端。职业学校应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技术工人成长的职教专业教学新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较为完善的职业教学、培训模式。如流行于欧美、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CBE,基于“合作培养”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教学模式是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初步提出了一些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外典型的职教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和创新,对我国已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的职教教学模式应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突出能力,注重技能,张扬个性,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通过尝试、体验、实践,发挥学生的潜能,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四大支柱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标。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特点,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相联系;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途径。他们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注重育人途径的多样化、生动化。我们应打破专业理论学科界限,进行相关课程整合,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多种途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知、思维、实践、创新等基本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技术工人是指在面向市场经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具有现代生产组织和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中能够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劳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能参与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技能型人才。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和专业理论修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外,还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学校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校企合作练技能、学生顶岗实习、参与校园主题活动、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创建校创业基地等多种途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才干,提升学生的素养。
我们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突出“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理念,探索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的职教新模式,让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运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教学做合一”,“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会学生思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性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和课代表一起,按成绩、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一名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
其次,同学科的老师集体备课,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学案,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和要求,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多设计几种方案。一般备课超前2周左右。课前准备的材料提前两天提供给学生。学生采用自学、组内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记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
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交流,象小老师那样运用各种方法讲清各知识点及一些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各组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点拨,引导,讲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各组进行评价和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教师及时反思总结,修改或补充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和教学设计。学生整理本课知识结构以及未搞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交任课老师批阅或组内检查,另外,再通过一定练习强化巩固。
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特征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操作、原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得出,让学生真正参与每节课的学习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模块化教学模式突出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首先按岗位或专项能力来划分模块,将每一模块知识、技能、工作要求按顺序排列,经过教学分析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专项能力模块为学习单元,融技能、知识、职业标准为一体,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确定的考核标准。
其次是确定工作任务,即根据模块内容和专项能力设计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教学过程中,模块教学应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形成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的。师生应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学习指导等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边做边学,按学习指导的要求完成学习后,先按考核标准进行自评或互评,教师再通过反馈指导和考核评定的方式使学生知识和专项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模块化教学比较直观明确,而且可通过所获得的“结果”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种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实训课。
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模块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技能训练课程方面更加实用有效。
1.项目任务的确定。可由理论与实训教师、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根据所学知识、技能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任务,编写校本教材、实习指导书、项目教学任务书等。项目任务不仅是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检验,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些学生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也可是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完成项目。为学生设定独立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安排学习和实践,处理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班与小班交替进行,大班套小班(组),或按不同的工种来分组。这样有利于演示和指导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
3.项目后期,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书面计划、思路、进展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安排成果展示。
4.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总结项目教学的经验和方法。项目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关键能力。我们为学生创设企业工作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以后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随着项目教学的推进,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教学做合一学习模式和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的教学目标。
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学校一方面加大投入建设校内专业特色鲜明,集“教、做、学、演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真实或仿真训练的生产场所。专业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需求,编写校本教材、实习指导书、项目教学任务书等。
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把一些与生产现场联系紧密的模块或项目放到企业进行教学,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生修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企业定向实习,根据企业岗位需要,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接受校企双重管理,按照企业的标准管理学生,加大实习表现的考评。这种在企业现场的实训,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对企业文化、工作范围及岗位技能有了全面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启发探究、重视反馈、讲究实效,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交叉进行,灵活运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开拓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为以后就业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围绕与培养现代技术工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1]王敏勤.职业教育应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2(9).
[2]胡雪林.“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6(10).
[3]王国荣.企业办学——产、学、研、培训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彭召军(1977-),江西萍乡人,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适应现代技术工人培养要求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21)。
G712
A
1001-7518(2011)33-0029-03
责任编辑 徐惠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