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别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

时间:2024-05-08

摘 要: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地图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最典型的知识语言和学习工具。地图所传达的信息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学习和运用地图是至关重要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别、分析地图技能,协助他们提升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以加强对地图知识的理解和感知,激发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创新思维和才能。文章对初中生的地图技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培养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学生地图技能的方法,从而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地图技能;初中地理教学;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51-0113-05

初中地理教育中,地图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地图运用能力,通过适当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学会认识地图、分析地图、绘制地图,这是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地图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地图,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这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地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一、 地图的相关概念

地图,作为地理学中的基础工具,是构建于数学法则和专业地理术语之上的更加直观的地理模型。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按照特定的比例,将地球上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复杂的经济特征以及庞杂的社会信息浓缩于一张图纸之上。在地理教学领域,地图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为地理知识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可视化的参考。

地图具有灵活性的特征,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情况对其进行同步调整。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地貌图、水系图、植被图、地形图、土壤图等,每种地图都能够反映不同的地理信息。此外,根据主题,有人口、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而不同的地图表现形式则产生了多种类的地图,包括微缩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以及影像地图。这些不同的地图类型提供了多种理解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的方式,从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因此,地图在地理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探索的重要工具。

二、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技能培养现状

(一)学习兴趣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对地图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这类学生可能对地图的认知和分析漠不关心,更愿意将精力专注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而忽略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地图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其兴趣点主要表现在对地图的直观观察上,而对深入认知和分析地图则显得兴趣不足。然而,培养对地图技能的兴趣是协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提高他们的地图技能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持,学生可能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他们的地图技能,从而可能导致地图技能止步不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地图技能。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尽管大多数学生有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获取相关地理知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的地图阅读方法存在问题,这导致信息筛选和知识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这些学生通常缺乏正确的地图阅读技巧和习惯,未能充分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对他们的地理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识图表象忽视细节

部分学生在解读地图信息时未能发现隐藏的地理知识。通常学生对地图只限于表面观察,停留在识别地图上明显可见的信息,如山脉、河流等,而对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山体的岩石构造或当地水质等方面,却往往忽视不计。此外,有的学生容易忽略地图中的细节,如图例。这些图例通常被放置在地图的边角或其他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學生往往未能足够关注去寻找地图细节,无法理解地图上的一些重要地理标识。如果学生未能仔细查看相关细节,将会错失许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学生在解读地图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既看到地图上显而易见的地理要素,又能发现隐藏其中的宝贵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三、 培养学生识别地图技能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学科包含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地理分布、人文活动、植被水文信息、气候和全球地理现状等多个领域。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地图起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首先,地图是一种直观的工具,有助于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通过地图,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各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从而深入地理解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地图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符号、颜色等方式传达地理数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地理概念。其次,地图有助于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与实际地理事物的联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地图来展示实际地理场景,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理论与实际情境相联系。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除此之外,地图技能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绘图的能力。学生通过绘制地图,不仅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问题解决和分析的技能。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地图来教授地理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以提高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别地图技能的策略

(一)教授识图方法,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提升学生地图技能的首要途径是阅读地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地图的名称、地理边界以及其他有关地理信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图上事物的大致范围和具体特征。

以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亚洲”为例,教师首先展示了一张详细的亚洲地图,突出显示了亚洲各个国家的边界和主要城市。其次,教师简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亚洲位于地球上的哪个位置。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始提出问题,如“亚洲有多大?”“它有多少个国家?”等。再次,教师重点解释了地图要素,包括图例、比例尺和方位标识。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详细解释,学生明白了图例上的不同符号代表的地理特征,以及比例尺如何帮助他们测量距离,方位标识如何帮助他们确定方向。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了一个互动讨论,鼓励他们使用地图上的图例,找到并标记出不同地理要素,如高山、河流和主要城市。这个讨论有助于学生解读地图,并从中获取地理信息。接着,教师分发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标记主要城市、山脉、河流和国界线等信息。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寻找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并填写任务表格。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地图演练,要求他们找到特定的城市或地理特征,并在地图上标记出来。教师提供了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地图识别技能。在课堂的最后部分,学生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地图,包括物理地图、政治地图和气候分布图。他们讨论了不同地图的用途和局限性,例如,物理地图适合展示地貌特征,政治地图则适合展示国界和行政划分。另外,学生还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他们分组研究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每个小组使用地图来展示不同文化群体的分布,这有助于他们深入地理解亚洲的多元性。

通过这次的地理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亚洲地理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地图技能和信息获取能力。这些技能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其他地理主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

(二)应用地图信息,锻炼学生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将地理事物与地理元素有机地融合,这两者密不可分,且二者都可以通过地图信息精准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地理知识,向学生展示地图,并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学生应当从地图的表面信息和内在传达信息两个层面入手,找出其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教学七年级上册“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向同学们呈现一幅世界地图,并详细解释了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含义,以确保学生对地图的基本元素有充分的了解。而后学生开始聚焦于地图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其次,教师提出“为何人类文明主要聚集在陆地上?”“有哪些国家或地区被海洋完全包围?”“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否与气候有关?”“海洋的深度和陆地的海拔高度是否呈现某种规律?”等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探讨。学生被分为小组,每组负责讨论其中一个问题。这种小组合作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协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在接下来的阶段,学生开始深入研究世界地图,运用地图图例来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颜色,并在地图上标记出与他们小组讨论的问题相关的地理特征。每个小组设定了一个假设情境,例如,“地处赤道附近的国家更有可能被海洋包围”。然后,他们运用地图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设,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以及海洋的深度与陆地的高度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模式。最后,每个小组向整个班级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这为学生提供了分享观点和接受其他小组的发现的机会。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认知,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探索更多的地图和数据。

通过这个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能够主动应用地图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研究能力,以及地图阅读技能。这种实际案例教学方法使地理课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拓展了学习的深度,增强了实用性,能让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

(三)动手绘制地图,提高学生创造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绘图教学不可忽视。教师引导学生亲自繪制地图,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和模仿能力。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协调运用大脑、手和眼睛,从而能深入地理解和牢记地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

以七年级下册“欧洲”一章的教学为例,课堂开始,教师展示了一幅详细的欧洲地图,并向学生介绍了欧洲的地理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海洋、城市和国家等基本信息。这张地图被放在教室的大屏幕上,供学生观看和参考。随后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是绘制一张欧洲地图。每个小组获得了绘图所需的工具,包括白纸、彩色笔、铅笔,以及一张空白的欧洲地图作为参考。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协作,亲自绘制地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欧洲的地理信息和数据,例如气候分布、主要语言、文化特点和人口密度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绘制地图,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以反映欧洲的多样性。在学生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地区,例如使用绿色表示森林覆盖,使用蓝色表示河流和湖泊,使用红色表示主要城市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地图上的图例和符号,以突出不同的地理要素,增强地图的生动性。每个小组在完成地图后,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在地图上的选择和标记。这有助于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分享,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欣赏其他小组的创意。在展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地图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欧洲地理,探索更多的地图和相关信息,以拓展他们的地理知识。他们还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欧洲国家或地区,深入了解其地理特征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地理技能。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练习了绘图技能,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地图技能。这种实际绘制地图的教育方法将地理教育与创造性表达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他们深入地了解欧洲地理的多样性。

(四)多种方式结合,增强记忆力

学生积极参与绘图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交予的学习任务,学生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了解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增强记忆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手和脑相互结合,才能够对相关内容建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全身心投入绘制和研究地图时,不仅能熟悉地图中各个要素的分布情况,还能掌握地图绘制的技巧和方式。通过多种类型的地图混合绘制,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入地图当中,不断加深记忆。

以教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相关内容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各地区降水分布情况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课堂上提供了相关数据,并要求学生针对我国各地区降水分布情况绘制不同类型的地图。通过这种方式,能增强课程效果。这种多类型地图包括水系图、轮廓图、水循环、简图等。在绘制不同地图时,需要注意不同的要点。例如在绘制某一地区的水循环图时,学生需要注意标记出该地区的降水分布情况,包括降雨和降雪的季节性和地理分布。而在绘制水系图时则需要注意比例尺的缩放比例、水体特征及流向、海拔高度等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绘图练习时,教师需要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学生可以从模仿地图、绘制地图开始,逐步过渡到自行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地图,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在初中低年级,教师可以主要培养学生绘制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基础性图形。在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地理知识和相关技能后,就可以鼓励学生挑战更加复杂的地图,如等高线地形图,以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实现图文转换,培养知识总结能力

地理教学的图文转换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和文字方式来表达地理信息,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这一过程涉及将地理数据和信息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相互转换。在图文转换学习中,学生的识图能力、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等能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可以将地图上的地理特征、数据和图形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或地图。这种综合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数据。

以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为例。首先,教师引入了一幅详细的中国地图,并精心解释了地图上的图例和符号,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解读地图的各个部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石油、水资源、农田和森林。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等,教师生动地呈现了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地理特点,使学生对这些资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深入研究一种自然资源,例如煤炭。学生必须从教师提供的多样化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包括资源的主要产地、分布范围、数量以及用途等。学生积极参与,使用教科书、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来积累必要的数据。学生小组随后付诸行动,制作了信息图表,以图形和文字的方式将他们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展现出来。他们创造性地选择了适当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饼图或地图上的标记,以生动地展示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制作完成信息图表后,学生小组不仅解释了他们的发现,还给整个班级分享了各种自然资源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这个互动过程不仅鼓励了学生将地理信息从地图和文本转化为富有意义的图表,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国自然资源的理解。

(六)开展实践练习,理论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他们对地图的应用能力,以便能够有效地利用地图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需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同步提升。

以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气温和降水”为例。首先,教师介绍了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并强调了它们在地理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气温是划分气候带和季节的关键因素,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地区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植被,从而影响动植物分布、农业和生活方式;温度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气温决定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季节,影响了食物链、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而降水则是农业的生命线,合适的降水量和分布是植物生长和作物收成的关键因素,干旱和洪水都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降水是主要的淡水来源之一,它供应了人类社会所需的饮用水和用于工业生产、能源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水资源。经过简单的了解,学生开始认识到这些气象数据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点,这可以是学校附近的任何地方,例如后院、操场或者其他容易观测的地点。在观测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温度计和雨量计,认真记录每天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并将这些数据整理到个人的观测日志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制成表格,绘制成线形图和柱状图,能更清晰地显示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趋势。

通过实践性课程,学生不仅提高了识别地图技能,还将气温和降水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观测相结合,培养了观察、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加深了对气象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理解,增强了对气温和降水数据的应用能力。这种将地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地理知识的有趣途径。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升识别地图技能对学好地理的重要性,同时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地图观察能力、绘制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信息来制作相关的图表,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相关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还需要积极采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地图技能,并鼓励他们应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以此推动地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维振江.初中地理教學中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J].中学政史地,2023(9):30-31.

[2]马雁龙.探讨通过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识图技能的方法[J].学周刊,2022(32):154-156.

[3]武猛.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研究[J].地理教育,2022(10):50-53.

[4]陈利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方法研究[J].名汇,2022(22):42-44.

[5]崔波久.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优格,2022(3):94-96.

[6]吴启清.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31):71-73.

[7]于昕鹭.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J].速度(上旬),2019(8):117.

作者简介:黄小姗(1979~),女,汉族,广东阳江人,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麻园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