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邵 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知识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国家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广泛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设置教材和教学的课程标准。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体现了与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是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全方位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已经有了较大改变,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而是能够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引导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主体不够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受限于教师观念、评价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课堂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课程内容落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明显与新变化、新发展不符。③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2022版《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地理课程在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大的改变,是育人目标的全面提升,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地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缺乏足够的理解,对目标要求下的新教学缺少一定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
初中地理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建立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是学生秉承人地协调观,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方法和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并落实行动与实践的能力和意志。四个方面各有侧重,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成功的地理素养培育必然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为目的的全面教育(见图1)。
图1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的构成
如何实现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地理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实践方法,达到育人目的。
人地协调观是指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价值基础,也是作为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于使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时候,理解并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发展。教师可以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入手,分析地理现象和原因,再反向思考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人地互相影响,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的结论。八年级下册《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东北平原北部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因为气候冷湿,沼泽广布,人烟稀少,这是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经过人类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原先的沼泽开垦成了耕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有利之处是耕地面积的扩大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一定时期内解决了我国粮食不足的问题。不利之处是破坏了原先的湿地生态环境,包括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土壤成分的改变、区域内气候的变化等。现在,把留存的湿地和一部分耕地划定为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和自然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思路引导,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是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地理课程具有区域性特征,应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具备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能力。课程标准首先对地理课程内容按照“地球—地表—世界—世界的区域—中国—中国的区域”的顺序,引导学生以从大到小的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视角看待区域,建立空间概念。其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及内容,设置了不同层次素养的要求,达到培育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区域认知素养包括:①具有从区域视角看待地理事物的意识和习惯。②能够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③能够评价区域发展状况。三个层次的要求由浅入深,逐层提升。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具体内容唤起学生的认知习惯,强化地理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如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先利用《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从大区域——中国及周边环境聚焦到更小范围区域——西北地区,这是区域学习从大尺度到小尺度应具有的认知习惯。接着强化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海陆位置特点是深居内陆,造成本区的显著特征是干旱,分析出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特征。这是从位置到气候再到农业特征的区域特征认知方法的应用。在西北地区内部,东部和西部地区降水有差异,导致草场类型、牲畜品种的差异。而在有水源的地区,又发展了灌溉农业,种植业发达,这是用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分析区域的差异。西北地区瓜果业蓬勃发展,但缺水依然是主要制约因素,传统灌溉设施坎儿井和高科技灌溉设施相结合是解决途径,这是对区域发展的评价和建议。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要求在中国区域地理部分体现得更完整、更系统,反映出课程标准对八年级学生地理素养和能力的要求更高。
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够以系统、全面、动态的眼光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观察分析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形成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并解决问题。综合思维方式包括:①地理要素的综合。地理环境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对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环境特点和地理现象的成因。②地理时空的综合。用时空综合的动态观点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不断变化,发现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③地理区域的综合。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及人地关系问题。
学生欠缺综合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看待地理问题较片面,很难对多个地理要素全面掌握;思维定势和固化,难以掌握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用分解问题、启发思考的方法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以下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能力的案例。①分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是夏季降水多,相应的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这是以时间变化的观点分析得出的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空间变化的角度再综合人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要素,得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南丰北缺。运用时空综合和要素综合的方法分析出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后,再针对不同特征提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②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分布的因素。首先设置案例:南京的郊区某村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现在改种有机蔬菜,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问题:该地过去种植水稻的生产方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现在种植有机蔬菜的优势又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势平坦,综合这里的自然地理要素,气温、降水和地形适合种植水稻。而现在种植有机蔬菜,自然要素是基本条件,同时还具备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大城市对有机蔬菜需求量大,销售市场广阔;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捷,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城市拥有人才和科技,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水平,发展新品种……通过这样的案例,使学生意识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综合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同时环境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单个要素的变化,也可能是多个要素同时发生变化,需要我们以动态的眼光进行观察和分析。③《黄土高原》一节的课程重点是黄土高原的特征及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黄土层厚,千沟万壑是自然要素特征,相应形成了传统民居窑洞,传统曲艺信天游的人文要素特征,自然和人文要素共同构成了人地合一的黄土风情区域特征。这是用区域综合的分析思路得出的地理环境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可以用地理要素综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先将该问题分解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又可以分解为地形、降水、植被等方面;人为原因可以分解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分解的问题解决后,再引导学生把一个个要素综合起来,分别提出针对水土流失的原因采取的治理措施。用空间综合的思维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不利影响,除了提示学生着眼于本区域表层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少、水资源难以保存利用等问题,还要转换空间,分析流失的水土给下游华北平原带来“地上河”的忧患。综合分析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建立人地协调观的基础。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借助地图、数据和其他工具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地理信息定位和搜索等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动手能力,提升知行合一,独立坚持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地理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水平选择合适多样的实践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力的目的。
1. 借助地理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创新精神和地理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地理知识,掌握了地理思维方法,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地球的公转”这一教学内容中,公转带来的四季变换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一方面,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在实验中理解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带来了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室外实验,观察正午时分标杆影子的长度变化,联系不同季节地表获得热量的差异,得到四季变化的规律。再如学习《地图的阅读》一节,课堂讲授地图三要素后,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校园:确定测量方法,实地测量,数据修正,汇总数据,最后完成校园平面图绘制。在参与绘图实验的活动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地理知识,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
2. 组织社会实践,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
充分利用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让学生走进课外实践场所,提高实践力。我校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天文、地质、水文、环境等地理学科各个领域。一方面请专业学者以兴趣为导向,在专题课堂中拓展学生地理学习的眼界;另一方面结合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天文台、地质博物馆、土壤和湖泊研究所等,把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如关于地球基本知识的学习,虽然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达到知道、识记的层次,但是该部分知识抽象,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理解有困难。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带着学生走进天文台,请专业老师结合天文望远镜的观察、科普影片播放、宇宙场景模拟等进行现场讲解,在实践中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结合乡土地理,在实践中参与家乡建设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设计基于乡土特征的实践活动,提高课程的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如学习“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见识和感受分析所处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适宜种植农作物,人口大量聚集而形成了城市聚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地形、追溯河源、分辨郊区农作物品种等,理解聚落形成的基本自然条件。再通过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交通发达程度、经济开发区的数量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和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意愿的调查问卷……最后得出实践结论:城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家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的以单个素养培育为主,有的同时兼备多种素养的培育。教师在明确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宗旨下,充分利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形式,把地理核心素养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优秀品格和关键能力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