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朱 灵
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只有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责任意识,让高中生学会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对责任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做事情不讲究后果,给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埋下了隐患。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的质量,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将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作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学生成长为负责任的好少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失范现象,部分高中学生也因此出现了自我责任意识薄弱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来讲,学习是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将来回报社会的主要路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自己的一个重要责任,而是认为学习是家长和教师交给自己的任务,是教师和家长要求自己必须去学习。因此这些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目标,对学习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其次,部分学生不会对自己提出要求。上进心是一个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心智逐渐迈向成熟的高中学生,理应具有较好的责任意识,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部分学生却对自己缺乏要求,甚至会主动地去沾染不良的风气,这也是学生缺乏自我责任意识的问题。
最后,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良好的责任意识意味着学生可以较好地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懂得用正确的方式来构建人际关系。但是部分学生只强调让他人尊重自己,很少会主动地尊重他人,将自己的得失放在首位,这是严重的自私自利的行为。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对家庭产生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真正具备责任意识的重要表现,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在的家庭负责,正确理解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高中学生虽然还是未成年,但是对自己的家庭也负有较大的责任,主要包括学生需要尊重并且孝敬自己的长辈、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来向家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家人完成一定的任务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家庭的和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很多高中学生却忽视了家庭责任,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要求父母必须要倾听自己的意愿,但是自己却不懂得去理解父母,有的学生由于自尊心过剩,还会出现对父母态度恶劣的情况,经常和家长产生争吵。并且这部分学生也很少会主动地关心关注家人,不懂得在家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此外,当前的高中生也很少会参与家务劳动,甚至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仍然需要家长来照顾其饮食起居。
学生终将会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令人担忧。
首先,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关心时事政治。很多学生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这就导致学生的生活中几乎没有时事政治的存在。对国家发生的事情没有充分的了解,也就导致高中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民族责任感被削弱了,给学生未来参与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影响。
其次,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和集体之间的关系。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很多学生仍然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来和外界相处,导致学生很难用正确的视角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现在的学生生活范围大多被局限在了家庭和学校两个范围内,和外界的实际接触机会并不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人和人之间所应当具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是认为人和人之间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最后,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奉献精神。学生对集体的不理解,导致学生对集体生活也不够关注,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才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很难真正地去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影响了学生奉献精神的形成。并且,还有的学生严重自私自利,甚至会由于不良情绪而做出损坏公共财物等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家长们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导致很多家长都更加看重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的成长,但是很少对孩子进行品格上的教育,这就导致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从小没有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部分高中学生缺乏责任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部分家长会将教育的重点完全放在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提升孩子的能力上,并且从小就对孩子提出以能力和智力发展为目的的要求,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是却很少去关注孩子在品德上发生的变化,导致孩子从小就处于被家长控制的状态,对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了高中学生缺乏责任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够恰当。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将所有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而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将满足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而为了让孩子可以将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还有很多家长直接包办了孩子的生活,不让孩子参与任何生活琐事,导致这部分学生在长大之后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然影响到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
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培养高中学生责任感的最主要场所,在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养成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对高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还不够重视,或者说对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没有给高中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机会。
第一,学校管理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虽然我们的教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高考的重要性仍然影响着每一所高中学校的教学工作,“升学”仍然是学校在管理学生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为了提升学生的升学率和升学质量,很多学校会片面地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成绩。在落实德育的过程中,这部分学校则出现了口头重视、轻视行动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然难以得到培养。
第二,学校缺乏系统的责任教育体系。在当前,思想政治课堂仍然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等道德观念的主要场所,而仅仅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性引导,导致对学生展开的责任意识教育十分的单一,难以使学生的责任意识真正地获得发展。
第三,学校文化中存在着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校园文化有着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育目标的作用,可以成为促进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不重视音乐、美术等文化对学生思想上的熏陶作用,导致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功能发挥不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意识培养目标的落实。
高中学生和社会之间已经有了比较密切的基础,尤其是在网络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更是可以用网络的方式来便利地获取信息,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因此影响到了学生,给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第一,西方多元文化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快速发展等影响下,青少年的成长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重要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便捷的途径快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着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也蕴含着不同的道德观念、责任观念,但是和我国弘扬的集体主义观念不同,西方的文化更加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从而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网络文化给高中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现如今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乐趣。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虽然网络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信息宝库,但是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其中也包含着各种负面的信息。对信息分辨能力还不强的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攻击,给他们的三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第三,社会生活中消极腐败现象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出现了很多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包括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在这些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无法正确地分辨是非善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等心理,影响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
总之,影响高中学生良好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班主任不能只关注校内的教育,还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实践是促使高中学生形成责任意识、理解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并且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来检验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否真正地得到了形成,从而更好地落实责任教育。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改变过去教育中只在口头上教育学生的问题,结合学生在责任意识上的发展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什么是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习惯,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此,能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运用实践活动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时,教师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选择能够真正唤醒学生内在情感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真正地实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比如,针对现在的学生普遍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变换”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来担任父母的角色,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持家庭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唤醒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首先和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都做过哪些事情,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空间,并且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进行讨论,让学生想一想父母为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父母的感情。之后,班主任再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尝试切换到家长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父母,父母变成了孩子,自己能不能照顾好对方,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比较完善的实践计划,包括需要给父母提供哪些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等。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去进行实践探索,将自己制订的方案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实践中真正体会父母的辛劳付出。如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每一个学生同样也承担着主人翁的职责,需要为班集体负责。而在过去的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却经常会忽视对学生集体责任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无法真正理解班级的意义,影响了学生对集体的理解,不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去。因此在实际的教育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改进班级管理的对策,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运用日常管理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在良好班级氛围的影响下将责任意识转化成为习惯以及自觉的行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尝试推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自己来制订班级值日的表格、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规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和班级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班风的建设中去。
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用合理的方式在班级中树立遵守公德的榜样,比如在每个学期末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和全班学生一起来对班上学生这一学期的优秀表现进行分析,并且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出“道德之星”等。这样,通过让良好的道德行为被肯定,并且进行适当的宣传,可以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可取的,从而给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带来正确的导向。
最后,班主任要优化班级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多元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班级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身上承担着的责任。比如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在责任意识形成上的不足,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辩论赛、演讲会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探索空间,如此能够更好地让责任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使学生明辨是非。
家长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真正实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班主任应当重视起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使用适合的合作手段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让家长可以应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来带给孩子正确的指引,让学生可以收获更好的成长环境,从而更好地落实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首先,班主任要注重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正确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在当前,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是没有得到转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孩子的考试成绩放在首位,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除了学习成绩外的其他问题都不感兴趣,这给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应当通过多种手段来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正确理解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从孩子的未来着手来实施家庭教育,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其次,班主任要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责任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存在着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问题,导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因此班主任应当发挥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优势,给家长提供正确的指引,帮助家长了解怎样去培养孩子,让家长可以正确地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比如,班主任可以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到社区做义工等,如此,通过让家长用说教以外的方式去展开责任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社会对自己的眷顾,从而让学生的责任意识获得更好的培养。
在新时期,要想顺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班主任也应当形成健全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到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各种不足,结合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策略,将教师的观点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形成。而现在的学生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因此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应用和责任意识有关的媒体资源来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和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责任担当的魅力。
在实际的教育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动漫等高中学生比较喜爱的媒体资源进行重点的开发利用。并且班主任要注重避免枯燥地让学生去看,而是要为学生创造可以展示自己思想情感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他人进行讨论。如此,可以增强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接受程度,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责任的内涵。
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借助班级管理的优势,应用多元化的策略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在实际的教育中,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以下的问题。
首先,班主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性格,在观念上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每个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会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允许学生在班级中拥有不一样的观点,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面对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对教育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通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创造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放心参与的班级环境,从而更好地落实责任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什么是责任、怎样践行自己的责任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避免出现学生对责任教育产生误解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教育中,班主任要重视起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
最后,班主任要加强激励性教育手段的使用。责任教育的目标不是给学生带去压力,而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因此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班主任绝不能采取打压式的教育策略,而是要应用激励性的教育手段,带给学生充足的自信心和肯定,让学生受到班主任的激励,真正地体会到承担责任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以使用体态、书面评语、口头语言等方式来和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并且班主任也要注重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地领略到承担责任的美好。
在新时期,我们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看重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在道德上的成长,从而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而针对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班主任则应当充分发挥出班级管理的作用,结合对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了解,采取多元化的措施,用合适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明白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