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虚向实推进,促进教育深化——提升班级公众号在小学德育中使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8

朱建成

一、 班级公众号使用的现状

“教育现代化”“互联网+”……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个新名词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也促使教育技术不断地革新。身边的许多班级也顺应这个热潮,纷纷开通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公众号。借助网络的便捷,一篇篇图文并茂的推文,拉近了家长和学校的距离,宣传了班级的特色,更是打造了家校共育的绝佳平台。此举为开展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功效可以说非常卓著。可是细细研究,你会发现众多推文中,“热热闹闹”的背后,总让人觉得有点“虚”,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的初衷一定都是好的,但是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就有些走偏了。

问题一:导向不正确的“虚”。创办班级公众号的宗旨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有些教师一味追求宣传效果,急功近利耍“小聪明”,比如那些弄虚作假的摆拍,传达给孩子的却是不劳而获和信任危机,真是得不偿失呀。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拉票,过度要求转发点赞等,都是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挑战。

问题二:内容不丰富的“虚”。班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大部分班级公众号发布的内容都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班级开展的活动报道,并且活动的相似度也很高。比如,假期结束,大家都会发布学生运动、劳动等推文,寒假结束是这样,暑假结束又是这样,三年级时是这样,四年级了还是这样,还有401班是这样,402班也是这样,那就审美疲劳,缺乏新意了。

问题三:发布不及时的“虚”。先是发布频次较低。以下是2021学年第一学期本校开通班级公众号的24个班级发布的推文统计:

发布篇数班级数百分比0~2篇18个75%3~5篇4个16.7%5篇以上2个8.3%

可见,75%的班级都在学校要求的最少2篇这个范围内,相对一学期20周的时间,这个频次是很低的,以至于有的老师都忘了自己班也有公众号。可以说,大多数班级公众号,一学期都冒不了几回头,似有似无中。再是时效上不及时。班级公众号很少能当天或者隔天发出来,常常在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后,因此消磨了大家的期待,错过了最佳关注期。

问题四:评价不深入的“虚”。一则是点评比较少。对活动,多流于形式,重版面形式而轻内容质量;过于侧重素材的堆砌和过程的介绍,很少有深入的思考与引导;侧重转发点赞的宣传而弱化了教育引领。二则是点评有偏颇。表扬赞美过多,提出意见太少。

可以说,班级公众号在现阶段的运用中,不够务实的状况比较普遍,这种状况会使我们偏离使用公众号的初心,影响了我们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及时纠正过来。

二、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主观上,目的不明确导致观念有偏差。教师只是把公众号当作一个宣传工具来使用,一味追求关注率和点赞率,从而借助新奇的、讨巧的标题与版面,慢慢就走上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偏路。也有的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看不到公众号的积极作用,只把它当成是一个负担而不主动积极去运营。

客观上,精力受限制加上技能不专业。班级公众号的管理者一般都是班主任,在各种闲杂琐碎的事务影响下,很少能抽出时间和精力再来运营公众号。并且,要编排一篇版面比较精美的推文,对缺乏这方面专业技能的普通教师来说,困难重重。

三、 提升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以四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可以很好地化解上述问题,让班级公众号在发挥原有宣传效用的同时,发挥最大的育人价值。

(一)改变观念,坚持正确导向

德育工作要坚持价值与方式的正面性,班级公众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遵循这一原则是首当其冲。

1. 牢记育人宗旨,不做虚假宣传

公众号在各种商业运用中,视关注与转发为生命,事事都讲究一个点击率。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发挥活动的育人功效。为此,我们得时刻牢记这个初心,不被带歪节奏,如果为了点击率跟着玩各种“套路”,甚至带领学生弄虚作假,那就与初心背道而驰,必然得不偿失。

2. 换个角度思考,失败同样很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拿这学期的班级运动会来说吧,我们都自信满满地上了赛场,结果呢,拍到的几乎都是失败,好多还败得很惨。本打算放弃公众号报道了,成绩实在拿不出手。可是,比赛重在参与,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付出了比第一名还要强大的勇气和意志,这何尝不是一种正能量呢?于是笔者把一个个所谓失败的镜头组合起来,配上了《孤勇者》的背景音乐,用“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为题,当天就发布了这则视频推文,用以歌颂孩子们不服输的拼劲。结果和笔者想的一样,被家长们纷纷转发,收获众多好评,原本垂头丧气的孩子们也因此而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所以,推文不一定就得回避失败,直面现实反而能教会大家更多,关键只是看你能否转变观念,找到那个可取之处。

(二)多维展示,丰富发布内容

班级公众号常见的都是以发布班级活动为主,其实我们可以跳出这个思维定式,日常的学习、游戏、同伴交往等,只要具有教育意义,都可以成为发布内容。以笔者的实践为例,以下内容可以很好地丰富班级公众号内容,都得到了家长们良好的反馈。

1. 备忘信息

班主任常常要同时发布好几条通知,尤其是在期初与期末,一个个通知夹杂着家长的回复与讨论,先发的信息就会被刷屏覆盖,想查看时又很难翻找到。这时候,利用班级公众号来发布一则信息推文,问题就能完美解决。推文可以很长,把通知信息按照轻重缓急整理在一起,逐条编辑,既有文字,又可以有图片,必要时还可以转发相关的视频与文件原稿。家长收到推文可以随时反复地查看、转发或收藏,不用担心遗漏,也不用担心时间长了文件与图片会被清理(微信里超过一定时间会被系统自动清理)。

2. 展示才艺

班级公众号的受众主要是家长和学生,孩子的成长又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每每在公众号里看到自己孩子,家长心头都会有仿佛获得荣誉的自豪感,而孩子的感受会比家长更深。利用这一点,班级公众号完全可以打造成孩子们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比如现在的孩子多才多艺,可以用视频和图片进行展示。此外,书写工整的优秀作业、整洁卫生的课桌抽屉、编排精美的书画小报、具体生动的优秀作文、先进典型的学习榜样等都可以展示,甚至,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办类似新闻联播之类的新闻播报。全方位,多角度,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从中找到自我,在一次次的正强化中,激发成就感和荣誉感,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激励。

以本班为例,才艺展示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一个月来,先后有15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兴趣特长。从中,学生的才能被大家看到和了解,辛勤的付出被大家肯定和赞许,孩子们也增强了自信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此举颇为成功。

3. 空中教学

疫情期间,大家都有上网课的经历,班级公众号也可以用在这个方面,化身成为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空中课堂。最近发现,自己两年前发布的课文讲评和作业点评,访问量很大,说明除了当初的现时效用,还有后续被借鉴使用的长期效用。空中课堂也非常适合学生的学后反馈,作为真正课堂教学的补充。例如,批改完学生的作文,就也可以随手有感而发。挑选几个精彩片段点评一下写法,再选取几个有问题的语段(隐去姓名)作为对照,在一正一反的比较中,就是一堂具体生动的作文课。

4. 意见征询

班级事务中,常常需要征询大家的意见,借助公众号投票功能,可以简单而高效地达到目的。比之课堂举手表决等常规方式,公众号投票能够避免互相之间的干扰,并让广大家长也能参与进来,大大提升了参与度,结果也就能做到更加的客观公正。此外,文章末尾的留言、公众号对话界面的私信、查看视频时的弹幕等,可以让点击进来的人能方便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在自己畅所欲言的同时,也能从别人的留言分享中得到启发、教育。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反馈,定能促进公众号育人功能的内化沉淀,使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一言堂初浅层次,而是实现更有温度和深度的真正价值。

例如写字比赛,笔者把每个同学的作品隐去姓名,全部上传,利用班级公众号号召学生和家长为优秀作品投票。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所以每个人都不会觉得和自己无关,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没有姓名,摒除了大家对同学的固有印象,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重点——书写质量上。大家在欣赏和比较中发现自己的差距,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比线下运行高效许多,很值得推广。

(三)注重时效,按需及时发布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并指出强化应该及时的原则。班级公众号是线下德育工作在线上的强化,对巩固以及拓展德育成效作用很大。根据强化理论,要使这种强化发挥出最大效用,必须特别注重线上和线下的配合协调,注意班级公众号发布的时效。一般来说,当天或者第二天发布,强化的效果最佳。另外,频次上至少一个月2~3篇推文,保证公众号的活跃度。如果公众号长期不更新,家长们对它的关注度也会下降甚至遗忘,这样就失去建立它的意义了。使用手机端软件能随时随地发布,更有助于德育影响得到及时强化。

(四)深挖资源,促进教育内化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品德的外在表现,一次次的活动即是一次次的道德实践。班级公众号在报道时,我们要清楚意识到活动只是个载体,根本目的是育人。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版式的美观、过程的宣传等粗浅层次,而是应该充分挖掘活动隐藏着的德育资源,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怎么深挖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1. 进行总结点评

推文的末尾,附上一段总结点评,可以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字虽然不多,但是却能画龙点睛,能引导学生透过自己的行为感悟深层次的意义和启示,提升道德认识,促进知情意行的循环转化。

2. 请学生写感言

这是深化德育影响不错的方法。感言可长可短,拿急救知识培训来说,学生的感受很丰富。有的说:“陈阿姨是一名救援队成员,和其他叔叔阿姨一起不顾危险救助他人,很伟大,我长大了也要做这样的人。”有的说:“通过培训,我了解了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从此又多了一项救人的技能。”学生写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感受发布在推文里,育己育人。

3. 一分为二评价

公号里发出来的内容一般都是正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一边倒的都是溢美之词,选择性地忽略那些夹杂在其中的不完美。评价一分为二,在正面肯定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不足,这样中肯而客观的评价,能让孩子正视自我,看到更高的努力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次,笔者带领全班同学去学校劳动基地除草。地小人多,只能男女生轮流。过程中,有人把花当成草拔了,有人踢翻了围栏,还有人顾自玩起了地边的水龙头而导致拔草的人无处站立……各种意料之外的状况接连不断,可以说,这次体验喜忧参半。不过转念一想,哪有十全十美的活动,更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于是,在发布这个活动报道的时候,笔者不再只关注积极表现的一面了,而是附加了几个讨论点:如何正确区分花和草?如何爱护基地设施?如何在自己方便的同时也考虑对他人的影响?……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错才知不足。重视和利用这个常常被忽视的资源,辩证地、客观地、全面地去看待学生的表现,并加以理性引导,只有这样做,教育才能避免停留在浅表的层次,育人才能落到“深处”“实处”。

四、 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在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借助微信公众号,不但能强化学校、家庭和班级之间的联系,更能加深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这种新颖的方式,为学校德育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对德育工作的拓展和深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促使我们的工作精益求精,不断优化,更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融通共长。实践中,以下几点收获显得特别有价值。

(一)务实的展示与引导,使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向实处

班级公众号发布的教育现象,我们并非一味赞扬,而是用辩证观点,客观全面地去看待,以肯定闪光点为主,也辅以殷切的期待,既让大家看到优势,也让大家明白存在的问题。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能让孩子脚踏实地,并努力去扬长避短,教育因此而务实。

(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使全方位的家校共育走向实处

内容的多样化发布,应涉及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学习的,生活的,人际交往的;课内的,课外的;予以表扬的,有待改进的……通过一次次的交流和互动,家长们可以深入了解孩子在校方方面面的一手信息,既知晓孩子优势所在,又明白美中的不足,也能熟知教师的目标要求。而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孩子和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各种看法,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强化。一来一去中,家校配合越来越密切,家校共育便在班级公众号的纽带作用下变得越来越紧密,进而促使其走向了实处。

(三)时常的整理与反思,使教师的自我成长走向实处

班主任教师工作千头万绪,时常性地发布公众号推文,其实是在促使自己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编排内容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最近都做了些什么,做得好不好,还可以怎样加以改进?下一周工作计划又是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孩子,又应该如何去落实?公众号内容的呈现,也就是教师自身工作的一种呈现,而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发出去接受大家的浏览点评,必然倒逼自己更加严谨细致地去投入工作。于是,教师工作能力逐渐提升了,自我成长也就由此而走向了实处。

实践中,诸如使用“订阅号助手”方便的同时,怎样兼顾美观?怎样利用创新的形式消除审美疲劳?家长从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些问题都亟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我们一方面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学会并积极运用这种新型的育人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时刻不忘教育属性,不忘育人初衷,不被带歪节奏,努力使我们管理的班级公众号由虚向实推进,促进教育深化,让我们的德育工作借助这个窗口变得越来越有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