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摘 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创设高效文言文教学课堂、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注重每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和设计,尽可能丰富课堂内容,促使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增长知识、加深感悟、思想升华。文章主要围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 引言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遇到以下几种状况:第一, 文言文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 单纯传授应试技巧,学生无法掌握文章深度内涵及精髓;第三, 教师讲解碎片化,学生无法形成逻辑清晰的文言文知识体系。针对以上一些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吸取前辈的教学经验,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完善每个教学流程和环节,促使学生提升感知能力、发展综合思维。
二、 巧设课前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课前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课前导入环节就可以推断出来。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趣味性或启发性的课前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活跃整体课堂氛围,为整节课堂奠定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挑战性的基调。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如何巧妙设计课前导入呢?怎么才能使课前导入环节发挥最大的功效呢?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并进行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游戏导入、趣味故事导入、视频导入、温习旧知识导入等方式,优化文言文教学课堂导入环节,不同的导入形式对教学课堂的功能作用不同。在设计好课前导入环节后,教师也应考虑如何使课前导入环节发挥最大功效,使整节课堂气氛都能活跃起来。
例如,在教学《劝学》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采取讲解趣味性故事的形式来完成课堂导入。“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一系列的趣味小故事都可以被运用到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先向学生展示两幅图片,两幅图片分别对应“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主人公,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展示出来的背景、人物动作、周边环境等,猜测图片是描写的哪一个成语故事。此时,学生会积极地展开想象,进行大胆猜测,课堂氛围会变得活跃起来。随后,教师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公布正确答案,同时让学生简要概括一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两个故事的大体内容和中心思想,以此中心思想来进行“劝学”话题的导入和引入,使得整节课堂知识有效衔接起来,加强整节课堂知识的连贯性。另外,教师在一节课堂中也可以将多种导入方式进行结合,来尽可能地丰富整节课的内容。例如,在讲解《赤壁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小故事和播放视频两种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去体验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谧感;欣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阔美景;感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生存奥秘。总之,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并运用不同的课前导入方式,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使得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后续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 挖掘历史背景,丰富课堂内容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汉语课文教学的区别。首先,作家在进行文言文写作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次,作家写作背景也同现在社会背景有着很大的区别,背景不同将会产生出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了解了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汉语课文教学的区别后,教师才能制订适合文言文教学的方案。针对作者写作背景问题,教师在教学授课环节中,要注重深度挖掘与文言文相關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而促使学生掌握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
例如,在讲解《阿房宫赋》这节课时,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与《阿房宫赋》相关的历史背景。《阿房宫赋》借助阿房宫的兴建与衰败来控诉秦朝统治者骄奢淫逸、压榨平民的行径,以致最终走向灭亡之路,同时诗人借古讽今,希望唐朝统治者吸取前车之鉴,远离灭亡终途。所以,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关于秦朝的发展历史:从“扫六合”的兴盛繁荣到“焚书坑儒”的剥削压榨再到“骄奢淫逸”的落败,秦朝二世而亡,引发人们无限感慨。在为学生讲解秦朝的发展历史后,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文章的阅读,感悟阿房宫的宏伟庞大、绚丽辉煌,感慨繁华背后的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进而加深感悟,达到丰富课堂内容的效果,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变得具有历史厚重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四、 夯实基础知识,总结学习技巧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相当关键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常见实词、虚词的释义及用法、古今异义词的区别、通假字的多个用法、各种从句排列顺序(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多个知识点,而基础能力则要求学生在具备文言文学习常用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对整篇文言文进行准确翻译和理解,从而理清整篇文章的脉络,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作者借助事物描写或是其他描写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巩固,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实词虚词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在平常处理文言文阅读题型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形成多做题、多总结、多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做题技巧,从而使学生厚积薄发,熟练掌握并运用文言文做题技巧来提高阅读效率、做题
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起到引导性、启发性和帮助性作用的,在鼓励学生多进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自我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去探索一些有效提升做题能力和做题水平的技巧,同时也要做好监督者的角色,督促学生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和总结任务,逐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总之,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深度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精髓,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 引导学生朗诵,培养感知能力
对于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来说,听说读写四方面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可以提升自己对于文言文中一些固定词汇、叙事方式的理解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与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劝学》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文言文朗朗上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积极进行朗诵,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朗诵。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诵,通过比较推出小组内朗诵的优秀者。教师再将这些优秀者组成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内,让学生进行比赛。当然教师可以让这些朗诵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然后由班级内的学生进行投票,投选出朗诵最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对于优胜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朗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多遍的朗诵,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所要讲述的哲理。譬如,《劝学》中第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就暗含着相应的哲理。通过朗诵,学生即使不理解这个哲理,但经过多遍的朗诵也能了解个大概。然后教师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剖析,带领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哲理,这样学生有了朗诵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他们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就会非常深刻。其次,通过朗诵也能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这与英语中所说的语感类似,能够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使得学习文言文事半功倍。比如,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时,通过朗诵,学生很容易就能形成对于这篇文章的语感,进而很容易就可以让学生把整篇背诵下来,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以及文化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 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
学生对于一项知识或者一章节的、一类型的知识是否掌握,要看其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系统化,学生在解决问题、应用知识时会越得心应手,而不会出现手忙脚乱、解答不了问题的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小学学生和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对高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的高考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对于知识的系统化以及学生自己思维的逻辑性的培养,在高中时期是十分重要的。就学习文言文这一方面来说,字、词、句子和固定的表达方式都要学习,教师要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建立起字语词之间的联系,词与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段落与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意思之间的联系。通过小规模的关系建立再到知识系统化的建立,非常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十分耗费精力的,但是一旦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面对考点时学生就會从容不迫。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尽心焉耳已”中的“耳”的意思对学生来说较难,因此学生首先要对词进行相应的学习。再比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这句话中句式如何翻译,相应的词汇又是什么意思?这对于学生理解整篇文言文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学习本篇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关于词、句、篇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联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在学习其他的文言文时,学生就会主动的采用这种熟悉的模式进行分析。当学生学习文言文达到一定的数量时,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更为系统化的脉络,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一类知识进行相应的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知识系统化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并且学生还能较熟练地掌握关于文言文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七、 结语
在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课程大纲,合理设计每个授课环节,深度挖掘与文言文相关的历史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体验作家所要表达的哲理和内涵,从而尽可能使得整节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倍宏.基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新作文:教研,2020(3):52,54.
[2]姜兰.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3]吕小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20(10):30-31.
作者简介:孙俊,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