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难文浅教的方法思考

时间:2024-05-08

摘 要:部编版教材在小学高段选取了有相对难度的文章,教师要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文章教学的目的,从文章内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难文浅教;语文要素;练习系统

部编版教材有一部分教材内容相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文章创作的年代比较久远,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白鹭》,六年级上册的《丁香结》《好的故事》等文章。陈先云先曾经明确指出:“被编写进课本的文章应当具备必要的思想价值,符合现代学生的发展,学生能够自主理解或者是在老师的开导下就能够明白。老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进修情状、认识能力和发育需求,把课本上最具有学生学习价值的内容整理清楚,明确教学目的,在课堂上可以选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教学模式。”这说明了在小学课程中加入适当难度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也考验了在一线的老师们教授有适当难度课文的能力。以下是作者以六年级上册的《好的故事》一文为例,

探索样文浅教的经过。

一、 教学相长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深刻、情蕴丰富的散文诗,课文内容正如它的篇名,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非常明快的美学意境,作者让我们“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读完这篇课文,会是一头雾水。如果从教师这个角度思考,究竟教什么,怎么教是个烦恼的问题。依我看,倒是正好可以落实“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方法。

那么,语文要素中提到的“借助相关材料”,相关材料都包括哪些材料,如何借助材料,材料和文本之间有什么关系?想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在我看来,面对难以读懂的文本,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先学后教,或者说遵从“阅读、思考、表达”的路径,阅读这样的文本,教师必须敢于放手,敢于给学生留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基于课后练习题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目標可以定为:正确读写“搁”等13个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梦境“好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阅读链接”的材料,说说自己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二、 摆正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两个问题就是:越位和缺位。越位是由于老师过度自信,力争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手法和境界;而缺位则是老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算错误,觉得学生们现在的理解水平不够,对于某些知识一句话就带过了。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都说明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亲近鲁迅”,单元语文教学要求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内容”。为什么会指出这个

要求呢?是因为作者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多年,学生们对鲁迅写的相关的文章的领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借助相关资料”来加深对这个模块的领悟和理解。

阅读资料已经由单个发展到多个,并且文章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来加深自身对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了解和鲁迅对于人生的理解。

《好的故事》一文后边的“阅读链接”,在协助学生们读懂文章中稍微有点难度的段落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详细对比两段文章之后,笔者发现,即使文章后边带着“阅读链接”,学生们也不能理解文章中“这昏沉的夜”为什么是“黑暗的现实”。所以,学生们还应该把借助相关的资料作为学习的任务之一,积极主动地翻阅课外书籍。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相关资料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快、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好的故事》是散文,孙绍振认为在教授散文这一类文章时,应该结合当时作者创作的生活环境,将学生带入作者的时代中去,把自己当作是作者,切身感受一下当时作者的心情。在文章的末端标注的时间为“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这为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好的故事》一文做了提示。

规定好语文要素的重点,把这个重点和文章自身的特征相结合,就可以确定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宗旨一致。

三、 策划活动

依靠操练体系,策划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借助课后训练题来拆分语文要素或者是确定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心之后,我们展开学习活动。

笔者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该篇文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好的故事》一文布置了三道课后题。第一,承上启下,引领学生先通读文章,学习现代文学在初始阶段的表达方式,构造难以理解有深度的词语的支架。第二,结合文章的内容,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美在哪,妙在哪,幽默在哪?第三,依靠课外资料,加深对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领悟。三道课后练习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把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表面引入深处。

一般情况下,细读文章的顺序是“粗读文章—细读部分—回归全文”。粗读文章就是最开始的时候,由学生自己读文章,在短时间内对文章有个大体的认知;细读部分就是学生仔细研究,分段理解。回归全文是前两步结束之后,学生们再对文章进行整体认知,总结全文,反思学到的知识。

结合文章后边练习题的特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策划以下的学习活动。

(一)粗读文章

对全文进行认知,采取多形式、多方法加深对困难之处的理解

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从课后第一题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第一次读文章,标记出难以理解的词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明确规定:在心里默读文章,不能理解的词汇先做标注,留着以后慢慢理解。

文章练习题的第一题就启示学生们可以先搁置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在现实课堂中,笔者要求学生在疑惑的地方做标记,以便在第二遍或者是第三遍、第四遍读文章时有关注的重点。

其次,成立讨论小组,各抒己见。

在第一遍粗略的读完全文之后,学生们可以成立专门的讨论小组,各抒己见,相互交换意见,换个思路来理解疑惑点。练习题中指出“通过理解上下文,加深对疑惑词汇的理解。”本来,理解难懂词汇的方式就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鞭爆”“膝髁”等词,也可以通过近义词来理解,比如,“繁响”“四近”等。

第三步就是由交流小组扩大为全员交流。小组交流时仍然存在的疑惑,可以和全班同学交流,如果全员交流还未全部理解,这时候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

经过这三步,如果同学们还是有不能理解的词汇,那估计就是伽蓝、澄碧、泼剌奔迸这类生僻字。对于这种生僻字,老师可以直接说明词语的意思,例如,“伽蓝”指寺庙。老师也可以引领学生通读上下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以“澄碧”这个词语为例,上文中,岸上的景物“乌柏,新禾,野花……”都倒影在小河里,清晰可见;下文中,水里的景物“萍藻游鱼”也清晰可见。在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读之下,可以让学生们脑补一下鸟语花香的画面,在引领学生们理解词汇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第四步就是全员讨论:能不能用现代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代替难理解的词语。

课后训练的第一题就为学生们提供了暗示,“本篇文章诞生于现代文学的初始阶段”。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社会变化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就是试图讲一下全文想表达的意思。

因为表达方式方法具有独特性,学生们不能套用以前学习到的方法来领会文章的主要意思。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用反问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们,“什么样的故事才可以算是一个好故事”,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而引出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计划。

(二)细读部分

根据文章后边第二道练习题的提示,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们说:“这是一个梦”。这个模块的学习活动就围绕“梦的魅力”展开。

首先,需要知道梦境在哪,梦境是如何产生的?这就需要学生们捋清作者的写作内容。为了寻找梦境,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逐句理解、寻找产生梦境。学生们仔细地、逐一地读句子,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会跟随梦境的变化而思考。随后乍然一惊,既感受到了梦境,也捋清了作者由在昏暗的夜晚看书到梦见美好再到梦醒的写作顺序。

其次就是以“云锦”为统摄,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以梦为突破口,从五、六、七、八四个自然段中找寻美好的生活和事物,感受它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情绪饱满、有感染力地朗读文章,促进学生思想方式改变的同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回归全文

回归全文,依靠课外相关的资源,加深对作者在黑暗中更加渴望美好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阅读课程中第三段的目的和实质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捋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表面上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好的故事》练习题三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加强对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领会。

首先,就是要精读全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一下作者的心情。承上启下,承接上一个模块梦境中的魅力,进入到这一个模块的学习中,老师依然可以采取反问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提出来两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作者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他现实中的心情和梦境中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吗?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出下个模块的教学。

其次,就是要借助“阅读链接”,去验证一下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昏沉的夜晚和明媚的梦境是完全相反的,那么,作者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可以带着这个疑问去看“阅读链接”,去发掘两个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这篇文章旨在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冯雪峰《论《野草》)然后再回归整体,将现实中的昏暗与梦境中的明媚作对比,推測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情感。

对于这篇文章的简析就到此为止,对学生来说,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过是学习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学生们全面的认识了鲁迅先生。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取反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的思考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第三步就是多查找外部资料,详细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多翻阅书籍,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写作环境和写作时间。这部分资料,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自主查阅相关书籍,对1925年的事件进行详细的收集和整理,为学习《好的故事》这篇文章做好准备。当然,这些资料也可以由老师收集准备。

到现在为止,全部的教学过程都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反复阅读了全文,也通过查阅书籍,最终理解了这个长文、难文。

四、 结语

在部编版教材的教学中,要把文化体系和语文要素相结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要不断改革创新,优化长文、难文的教学方式,做到难文浅教。

参考文献:

[1]陈先云.长文短教 难文浅教[N].中国教师报,2020.

[2]孙歌.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析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3]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8.

作者简介:徐芳,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