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优势,而为了促进二者高质量结合,文章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在明确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渗透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一、 引言
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同时也要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小学阶段德育教育要通过课程教学,以系统的理论讲解方式,使学生掌握思政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并引导学生不断实践。学科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既能提高学校教育背景下德育组织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要形成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也要掌握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
二、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学习科目,而语文学习既与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同时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至关重要。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既承担着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在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的培养。
而分析小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可以发现,其所使用到的教材文本有着人文性、思想性,同时也蕴含着与道德品质相关的学习内容,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既有着学科知识上的相关性,同时也有着人才教育培养方向上的一致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通过语文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的融合,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对学生身心发展基础阶段的把握,既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未来的生活学习。除了开展道德品质课堂教学之外,也要通过其他学科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来进行小学阶段持续性、全过程的德育教育,通过学校德育教育的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于个人的行为进行调整,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也在人格不断健全的前提下更好的发展。
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而通过学校教育氛围下道德教育环境的创设也可以使学生成长为讲文明、有礼貌、有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既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对当前德育教育所提出的多样化教育手段,小学语文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德育教育目标与语文教育目标的互相补充。
三、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方向,既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前小学语文在开展德育渗透时,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等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明确要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但其并未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多是对于语文知识的讲解,德育内容的渗透较少,教师对于德育内容理解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也影响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导致了德育渗透流于形式,难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其次,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教师教学观念不够先进,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文成绩,在该种应试教育思想下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面对宏观教育内容的教学要求,部分教师既没有深入探究语文学科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也忽视了德育教育内容的融入。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为了保障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教师不重视德育教育,他们较少开展渗透实践,同时也不重视对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在课堂设计方面,他们也并未有意识地对德育渗透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导致了德育渗透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从思想上重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课堂上的渗透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渗透策略,保障二者融合质量,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
利用语文课堂开展德育渗透要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在对德育内容进行融入时,要重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语文教材中德育内容的提取,在挖掘语文教材德育内容的基础上,以语文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同步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主题,而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利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题的机会开展德育教育,以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思想升华,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单个文本开展阅读理解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不能全面把握背景知识影响了文本阅读理解的质量,而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以增加与教材文本相关的德育故事,对于文本的形象与情节进行丰富,以正向积极的德育故事使学生感受正能量,使学生体味文章表现的精神品质与高尚情操。
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知识的融合要挖掘语文文本中的德育细节。面对语文文本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特征,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文本细节进行阅读与感悟,体会文本表达的感情之美,也通过情感体验与日常生活感受之间的联系,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把握教育阶段
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教育內容的渗透要把握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而一到六年级学生的思考能力、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差异化德育内容的选择与德育渗透的组织。
新课改强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而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教师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特征进行把握,在针对性阶段性课堂设计的基础上,保障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德育内容的渗透。低年级小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较为有限,同时学生的社会体验也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基础学习以识字和拼音教学为主,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渗透,要把握教学的核心与重点,通过对汉字形体美的讲解来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同时也体会汉字背后的文化特征。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也要循序渐进增加德育教育渗透内容的深度。在该阶段,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于文本开展阅读时,要主动通过创设情境、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探究文本背后的精神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最后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知识理解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体验也在不断地丰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教育相关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于祖国的发展、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进行学习与认知,也在教师的德育教育引导下,使学生不断的反思自己、完善自己,使他们领会先进人物、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不断地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实践。
(三)组织德育实践
语文的实践性、工具性特征也使得语文教师要主动探究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知识学习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也要通过语文课外活动中德育教育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精神品质。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难以得到训练等教学问题,而通过课外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既可以对于语文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也可以通过与德育内容相关的语文学习主题的探讨,主动收集整理德育资料,并不断深化对于德育内容的认识。
首先,在课前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德育内容学习任务布置的,来引导学生自主的对于语文知识进行探究,使其在把握文本相关知识、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大致了解的过程中,既完成预习工作也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内容的学习。该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不断深化。
其次,在学校教育环境下也可以组织语文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方式,使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化,同时也在德育相关的主题引导下,使学生对于德育内容进行搜集与整理。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实自身,也可以深化认识,提升综合素养。
最后,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强调课外阅读的组织,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阅读项目的设置,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德育内容进行探究,这样既可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精神品质、思想内涵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五、 结语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组织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要把握不同的语文教学场景,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面对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流于形式、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开展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也要采用深入挖掘教材的渗透方式,以语文教材中德育内容的提取来提高二者的融合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德育渗透内容提高德育渗透效果。最后,教师要采用组织德育实践的方式,以语文实践中德育内容的渗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总之,语文教师既要持续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也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优化渗透方式。
参考文献:
[1]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罗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2):257.
[3]朱紅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1):249.
[4]程艳芳,张海元.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
作者简介:张莉,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公园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