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创新教学模式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4-05-08

郑雅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科目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课程综合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但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有效的策略,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达到高效高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与创造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难度客观存在,受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影响,需要教师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引导才能掌握各项知识点。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探索,这样的身心特点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在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边缘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任务繁重起来,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教学,学校和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要文化课程上进行教育,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加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和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深入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知识点,在课后缺乏实践操作,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其次,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分离的情况,没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关注,导致问题不断扩大,最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畏难情绪。

(二)教学准备不够充分

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课程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进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教学思路僵化,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理论思考,导致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也有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一讲到底,没有将知识点紧凑地统一起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不断更新。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打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才能在今后学习中掌握更加深厚的理论知识。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安排的内容相对浅显,一些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这导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活动,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能力成长,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学生通过学习难以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 创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

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课程教学模式,加之课程教学边缘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在这种枯燥且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基于此,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实践操作掌握各项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与内容。

(二)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渗透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不断发现计算机的新功能,并且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创造,以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维持长久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才会驱使自己不断深入学习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天赋,通过后阶段的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关键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身心发展影响,尚未形成完善的学习和认知模式,并且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也容易被其他因素吸引注意力。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来说,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更加具象化,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用键盘符号构图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会利用键盘输入符号,能够熟练使用上档键,能用键盘字符组成有趣的图形。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出示键盘上的相应符号,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图片迅速在键盘上找到对应的键,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熟悉键盘,以这种方式指导学生教学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师进行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应的操作技术,还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所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也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分步骤进行教学,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等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案例探讨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进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统一起来,进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效率,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