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兴趣,教学资源的选择很重要。研究新教材校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能体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及新教材的适应性,同时又能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实践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能各求所需,尽可能让他们具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课程地理1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作为基础的内容,而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针对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作为实施对象,在课堂教學中融入武夷山校本资源,以求在实践中获得改进策略及具体实施措施。武夷山自然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校本资源,以其作为课堂教学素材,既有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结合了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因地适宜,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材校本资源;课堂教学;策略实施
一、 前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能各求所需,尽可能让他们具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基于武夷山自然地理环境的校本,无疑迎合了这一要求,极大程度鼓励学生选择,促进不论是感兴趣的学生还是不感兴趣的学生最大限度被迫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周边已存在的环境,熟悉的环境相对来讲是极好的教学案例。高中地理课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基于“扫盲”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相信在以下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较好的成效。
二、 巧设熟悉环境促进感知,培养对地理持久性兴趣
高中地理是很多学生惧怕的科目,一部分原因是高一入门部分地球知识真的难且枯燥,另一部分原因则是课本当中的案例、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基于2020年高一新生采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契机,将更多的校本资源融入教材,必定会收到较大的成效。
如: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旨在促使学生绘制地球在宇宙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关系,并结合资料能够熟练掌握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尤其是就地球上为何能够存在生物而展开重难点的讨论。就学生来讲,知道宇宙,知道宇宙中存在许多小行星,通过化学课又知道了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食物、水和空气,那么就很好地得出生存在地球上必备的因素,那么接下来呢?学生需要就此进行分析,其他行星为何没有这样的条件,这是源于大气层还是什么,重力的存在使我们人类能够安稳地落在地面,使我们所需要的空气留存在我们需要的地方,这又是出于什么缘由?这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借助小组讨论、图表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办法进行展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所要教给学生的是我们人类漫长岁月探索的结果,这样一个过程漫长且艰辛的岁月,着实需要学生很好的感悟。那么校本资源所采用的武夷山自然环境就可以作为我们讲述的例子,可以将宇宙比作武夷山,武夷山上的每一棵花草树木都可代表着一颗行星,其中有一颗生长茂盛且稳定的那一个便是地球,以地球为基准,我们可以在黑板上或是所准备的PPT中呈现出附近几颗行星的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并提出“黑洞”这一概念,以拓宽学生视野,进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从中观察学生的反应,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改进。毕竟课堂是师生双方的课堂,需要双方共同配合完成以呈现一项极为优质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就地理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升。
三、 融洽师生关系调节氛围,调动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师生融洽的关系是我们教学能够顺利展开的关键。尤其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学科,学生本就对学科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若是再没能形成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该名学生在这一门课程中将会有极为糟糕的表现。所以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完成课堂教学,还需要与学生达成较为融洽的关系,以维持基本的沟通,进而可充分地调动学生地理科目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如:在“水循环”一课,旨在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并对水循环的类型进行熟练的记忆,并能够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得出水循环的定义。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水循环中涉及的洋流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在解读之后,为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项内容,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互动,可借助课上感慨的形式进行。如由水循环联想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此处任教许多年,学生也教了好多届,一批批的学生来了又走,教过的知识也是一批批地带走,有些学生直到最后也没有再运用这些知识,有些学生将其作为爱好不时地购买翻阅一些书籍,也有些学生也成了教师,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学生。这一项过程,重复了上千年,学生成了老师,老师又教出了新的学生,新的学生又有一部分成为教师,以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教师这一行业就是在培养新的教师,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选择成了教师。水循环也是这样,大海受到太阳的光照形成一部分的水蒸气升到上空,上方压强变大形成气流,在海面水蒸气冷却后压强变小,又会有新的空气过来,循环往复。水循环发生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等,各个生态圈共同形成一个大的循环。以上所讲为海洋内大循环,除此之外还有陆地内大循环以及海陆大循环,尤其是校本中所出现的武夷山自然环境区,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考查,在那一部分地区是怎样实现水循环的。由感想联想到周边的环境,进而提升到周边环境中所存在的水循环。这一现象就实际来讲也可以理解为成为教师的人不一定是考师范的学生,也有其他情况可能使其成为一名教师,学生也并不全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总有那么一大批的人凭借自己自学参加了成人高考并顺利获得了学位证,所以说,基于生活实践以及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所进行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出于好奇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的活动将是主动的、高效率的,这对课堂教学的成果起到促进作用。
四、 提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早已老套,当代见识过更多世界的学生早已不能在这样的课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当前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混杂,被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养成了极为可怕的“速食文化”,近年来兴起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更是将这种速食性的文化摆在明面上来,学生们早已被速食文化侵袭多年,对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势必会极大不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课上专注度,适当地提出个性化且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以此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植被”一课,旨在提升学生就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环节可以进行户外探索,还可进行对展示视频、图像来识别主要的植被,针对其特性提出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在沙地处,上面种植树木的作用便是固沙,对当地的沙地、坡地起到一个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一现象我们在当地很难看到,但信息时代的先进产物——各类的视频则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格外需要值得学生们重视,以上是一种实施方案,另一种则是提前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去校本所记录的自然资源——武夷山去实地考察,基于实地考察后所进行的一系列针对植被的认知会比课堂上得来的认识更深刻,尤其是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校本资源,其中对武夷山自然环境记录得格外详细,对学生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进行一系列植被的名称、作用等内容进行解释。
五、 呈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校本创新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指的是更加开放的教学思想,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及更加开放的活动空间。初步定稿的校本教材是各个资深的教师所进行的,但所使用的以及所学习探讨的更多的也有学生,单是教师进行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提出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学的执行者——学生提出意见,以促进校本快速的更新,以保证课堂教学更优质。
如:在“土壤”一课,此课是在上一环节案例“植被”之后的,若是时间充足的话,可将这两节课内容一起进行,选择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在武夷山的自然环境中充分地感受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力,那么我们教师就可在实地探索中,或是按照校本,又或者是按照实地所遇到的植被或是土壤的特性进行分析,并为学生呈现极为清晰明确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明确校本中出现过且在武夷山实地中真正见识到的内容。尤其是学生在进行依据校本的实地考察过程中,书本上的内容总是会改变的,尤其是在武夷山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更是需要不断地订正并重新更新内容,所以与学生一起出游考察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既可以减少后期考察订正内容所需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又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还可以帮助学生最快的熟悉武夷山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尤其是在进行一项内容讲解后所进行的内容扩充,也是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六、 结语
校本课程是学校就其本身情况及学生学习需要及兴趣导向所结合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且极具优势的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充分发挥并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地就相关策略进行研发、实践等措施,在确保满足学生课程的可选择性及需求的可发展性的基础上,研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基于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为学生在未来有能力时,想到学校地区特性,进而回馈家乡做铺垫。以上为我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展开的初步设想,具有极大的改进空间,会继续钻研并完善以提供更完备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孙焕静.把握新课标掌握新教材建立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J].管理学家,2010(12):582-583.
[2]王莺.数字地理创新实验室环境下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J].地理教学,2020(20):19-23.
[3]金剑,汤国荣.高中地理四套新教材地理实践力内容的比较分析与实施思考:以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J].地理教学,2020(18):21-23.
[4]王正淑,胡万均,牟方青.地理校本课程渗透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及效果评价[J].地理教学,2020(18):18-20.
[5]陈诗吉,姚培泰,林华,等.指向地理行动力考查的高中地理作图题命制[J].地理教学,2020(17):48-54.
[6]宁惠兰,刘宝贵.中图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探索”栏目的教学建议[J].地理教学,2020(19):36-38.
作者简介:
周俊,福建省武夷山市,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