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借外力巧扬帆

时间:2024-05-08

摘 要:为了找到小班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特征,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教师采用多帧图像记录的方式,结合运动学文献分析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现状,找到适合小班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方法,帮助他们达到高级阶段姿势中的动作要點。

关键词:小班幼儿;跑步动作;发展实践

一、 问题提出

跑步一直是幼儿动作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在研究中,一般通过速度或时间等指标描述幼儿的跑步能力高低。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关注跑步动作的结果,但忽略了幼儿跑步过程中所采用的动作模式,不能通过指标了解动作是如何完成的。于是,跑步动作便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

在抽样调查时发现,老师们通常认为:小朋友天生就会跑,哪怕小班不会跑,到了大班就自然而然会跑了,这个问题没有研究的价值也没有研究的必要。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在针对幼儿园三个大班抽取六十名幼儿进行跑姿分析后,教师发现的确有一部分孩子“天生就会跑”,但是仍有50%以上的大班幼儿处于低中级动作阶段,他们在跑步中上身直立,落地时脚跟先着地等方式都在影响着他们柔软的骨骼发育和低效的动作模式固定。这些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二)开展现状

在健康活动和体育游戏中,由于教师常常把跑步看作一种幼儿与生俱来的本领,从小班入园开始,健康活动和日常活动中教师都会根据活动目标对幼儿提出跑的要求:按照指令跑、快速跑、往返跑等,通过这些活动的锻炼,帮助幼儿达到《3~6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目标:小班快跑15米,中班快跑20米,大班快跑25米。于是,为了完成《指南》中的目标,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也会设置不同的情境吸引幼儿注意,提高幼儿积极情绪等多种手段实现目标,并且将目标笼统地概括,例如“对跑步感兴趣”“能够快速往返跑”等,对于“知道跑步的动作要领肘关节弯曲摆臂”这样的动作目标则很少提及。于是在活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容易摔跤,平衡能力弱等,都是他们跑步动作出现问题后的现象。因此,教师通过分析幼儿跑步动作的发展,尝试寻找科学指导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方法策略。

二、 跑步动作发展分析

(一)跑步动作发展阶段分析

将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幼儿代表性的周期运动照片进行观察分析。根据运动学文献中的分类将幼儿的跑姿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低级阶段:表现为足跟着地,手臂摆动动作不明显,蹬伸腿未接近完全伸展,在这种动作模式中上肢主要起到平衡的作用,采用小步幅移动。②中级阶段:表现为足跟着地,手臂与下肢异位,肘关节几乎完全伸展,蹬伸腿未接近完全伸展,这种动作模式中上肢的平衡作用开始减小。③高级阶段:动作表现为手臂与下肢异位,摆臂明显,离地时刻蹬伸腿接近完全伸展,摆动腿折叠,步幅较大,出现足前掌着地,在这种动作模式中幼儿的手臂与下肢协调运动,以保证跑步的速度与步幅较大。

(二)寻找跑步动作发展关键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跑步能力一直在发展,他们的初级阶段的动作使用率逐渐下降,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动作使用率逐渐升高。同时对比中班和大班,各阶段的使用率相差不大,大部分幼儿都已经进入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是对比小班和中班的跑步动作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从小班到中班,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有超过50%的幼儿从低中阶段上升到中高阶段的跑步动作;在中班和大班的低级阶段进行对比,发现差别不大,说明中班时幼儿的跑步动作已经几乎定型,再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人数不多。可以说,小班是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

三、 小班幼儿发展特征分析

将幼儿的跑步动作分解为单步发展分析。一般将跑步途中的一个单步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一)单步发展分析

1. 缓冲阶段

在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都可以看到幼儿的着地方式是以脚后跟—脚掌的方式,他们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角度变化都较小。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不足,不能像成人那样依靠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弯曲来积极缓冲,只能通过较直的下肢来保持下肢的刚性帮助支撑。对比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弯曲角度逐渐增大,帮助躯干进行缓冲。

2. 蹬伸阶段

在蹬伸离地时,髋、膝、踝关节依次伸展,它们的变化角度越大,提供的力量就越大,能够为腾空释放更多的力量。在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蹬伸动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膝关节和踝关节伸展角度逐渐增大,蹬伸获得的动力也增大,当蹬伸足的完全伸展时获得最大的动力,但是幼儿为了保持周期动作的连续性时,通常在未完全伸展时就已经落地开始下一次蹬伸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部分动力。

3. 腾空阶段

由于幼儿蹬伸阶段时蹬伸足未能完全发力,所以幼儿的腾空阶段很少,在低中级阶段跑步动作的幼儿几乎没有腾空阶段。这也是下肢力量不足对他们跑步动作发展的影响。

以上单步动作的三个阶段都反映了由于幼儿下肢力量的不足制约了幼儿跑步动作的发展。

(二)周期跑步动作分析

周期跑步动作的划分与分类在前文已有阐述,分析三个跑步动作阶段可知,幼儿从低级向中高级发展的标志为上肢的协调摆动和躯干的前倾。小班幼儿大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在跑步过程中躯干正直,无法获得向前产生的加速度,完全要依靠下肢摆动来获得向前的动力,因此步幅较小和步频较低。为了促进幼儿高效跑步姿势的发展,教师使用不同的手段帮助幼儿感知动作要点和情境化游戏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帮助小班幼儿从低级提升至中、高级阶段。

四、 教学实践

针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教师帮助幼儿找到这些关键跑姿。

(一)躯干前倾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躯干前倾对于高效跑姿的重要性。当存在一定的前倾角度后,人体就会像球一样自然地产生加速度,步幅和速度也随之加快,可以说躯干前倾是跑姿从低级向中高级转变的标志。

但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会发现,幼儿并不理解躯干前倾的含义,他们将躯干前倾理解为上身向前,做出类似“鞠躬”的动作,而不能让整个躯干前傾。这里进行挑战性游戏作为支架帮助幼儿感知:

挑战性游戏:摔软垫

教师:谁能告诉我摔倒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你能在摔倒的时候保护自己吗?幼儿:摔倒的时候很疼。我会用手撑住保护自己。教师:你们能在垫子上摔倒吗?用刚才说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幼儿在垫子上向前扑出,倒下的过程中将手撑于胸前保护躯干,此时他们向前扑出的姿态就是跑步时需要的躯干前倾姿势。

延伸:用脚撑住

教师:我还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不会摔倒,就是在倒下去的时候用脚撑住,你们看好了我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教师:我是怎么做的?幼儿:在快要摔倒的时候伸出一只脚撑住。教师:请你也来试试我用脚撑地的方法。

在熟悉了单次的躯干前倾用脚撑地后,可以左右脚交替尝试将躯干前倾用脚支撑身体。这就是躯干前倾这个关键跑姿的雏形。

(二)四肢协调

在跑步过程中,上肢主要负责保持躯体的平衡,当双臂和下肢有节奏的前后摆动时,整体就能够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摆臂动作的关键在于四肢的协调。因此,在这里首先关注的是幼儿四肢的协调,让上肢的往复运动和下肢的运动产生的联系,通常通过各种各样的“爬”来促进幼儿四肢异侧移动。除了常见的手脚爬、手膝爬,还可以使用蜘蛛爬,猫爬等动作进行强化刺激。在爬行的过程中,幼儿只能使用异侧手脚移动的方式进行位移,当他们同侧手脚一起抬起时就会摔倒。在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后,就可以适时开始进行周期动作训练。在进行周期动作教学时使用以下指导语抓住以下重点,有效地从孤立动作到复合动作进行指导:“手臂前后摆起来”“小脚动起来,小手摆起来”“小手、小脚速度快起来”。这些简单的提示语可以在所有的跑步相关的体育游戏、健康活动中使用,在不断地重复提醒中帮助幼儿加深前后摆动、四肢协调的动作模式。

(三)下肢力量

由于小班幼儿的下肢力量不足,并且膝关节和踝关节都发育不完全,考虑在健康活动和体育游戏中长期有计划地开展以自重练习为主的下肢力量训练,防止出现过大的练习量对幼儿造成肌肉酸痛等其他损伤。同时活动以游戏的形式为主,增强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

在这些教学内容中,还加入了前脚掌着地的练习,这些简单的体验活动能够为之后高级阶段的前脚掌蹬地和落地时前脚掌缓冲做好铺垫。

五、 结论

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在每周一次的体育游戏和一次健康活动进行跑步动作的练习,通过十二周的训练,参与训练的20名幼儿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处于不同跑步阶段的幼儿人数有明显差异,说明上述三项练习对幼儿跑步动作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低级阶段发展为中级阶段的幼儿显著增加,躯干前倾和四肢协调摆动在十二周的练习过程中低级阶段的幼儿很快就能够掌握。

六、 思考

幼儿园需要开展幼儿跑步动作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每周两次20~30分钟的锻炼能够帮助幼儿进入高效的跑步动作阶段。后续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和前脚掌的技巧练习后,能够让大多数幼儿进入高级阶段的动作模式,为之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小丽.引领家长走近《指南》 携手实现合理预期[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11).

[2]姜继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千字文[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

作者简介:

陈洁,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幼儿园教育集团越秀园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