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0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思辨性思维则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若想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同时又有效实现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思辨性阅讀教学。文章先阐述了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对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点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主科之一,语文本身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所以它的教学质量不但关系着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关系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质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初中语文中难度最大的一项教学内容,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要积极采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手段。经实践发现,通过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性思维。

一、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思辨性思维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辨性思维,才能够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时刻都处于转动之中,但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判断态度和判断能力,只有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辨性思维,才能够使他们在遇到问题之时能够进行多角度及深刻的思考、产生自己的判断、形成谨慎的习惯、养成踏实求证的精神。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重要任务。而若想完成好这项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

二、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找出文本中的合理之处制造矛盾

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不能仅让学生关注“文本中描写了什么”“文本中表达了什么”“文本中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而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我能从文本中读出什么”“我从文本中读出的东西对不对”“我怎么看待文本”“文本中一些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等。前者的目的是对文本有见识、能理解,后者的目的则是对文本能识见、会评判。认知冲突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在学习中会反复经历低水平的认知平衡——产生冲突——高水平的认知平衡这一过程。同样,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在文本中一些看似合理之处制造矛盾,以引导学生产生思辨性思维,并逐渐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里描写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那些小山太秀气!”学生们也许能感受到这段是在写济南的小雪之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呢?有的学生对此是说不清楚的。对于这类看似合理之处,教师可以采用替换法来制造矛盾,比如把“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改为“日本相扑手”,再让学生比较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幽默,但正是因为这种极端对比所带来的幽默,才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济南的小雪如“日本看护妇”般纯净洁白。通过极端替换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怀疑,进而重新评估被替换部分文本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浅层认知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他们才会主动追问自己对细节理解的可靠性,同时,伴随着学生对文本与自我认知的审视,其思维还会经历从怀疑、到辨析、再到重构的过程,这即是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再者,替换法不仅只有极端替换,相近替换也是一种常用手段。相近替换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意思相近的词句来替换文本中原本的词句,但同时又体现出与原本词句的不同特质。相近替换与极端替换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所制造的矛盾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所引发的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没有那么强烈,但虽然矛盾稍弱,却能够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两难境地,促使学生们形成不同观点、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诱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细致与深入的思考,并积极利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他人。

例如,在《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里描写道:“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对于其中“茶饭无心”一词,学生们可能感到比较陌生,因为大家平时常用的说法是“茶饭不思”。对此,教师可以将文本中的“茶饭无心”替换为“茶饭不思”后,再让学生对两种表达方法进行对比。从字面来看,“茶饭无心”与“茶饭不思”的意思相近,所以替换之后的文本意思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所以有的学生会认为改成“茶饭不思”这个常用词更为合适;但有的学生则会认为,“茶饭不思”中的“不”字与后文中“坐卧不定”中的“不”字重复了,显得文笔上较为枯燥,不如原文中的“茶饭无心”更具语言美感。无论学生持有哪种观点,他们在思考和辩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都是带着思辨性思维来对文本进行质疑及审视文本表达的合理性。

(二)找出文本中的矛盾之处激化矛盾

有些文本不需要通过替换法来刻意制造矛盾,其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但这些矛盾并非作者在写作时所犯的逻辑错误,而是作者在对事物进行哲理性思考后所做的一种更加深刻的辩证表达。而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对文本中的一些矛盾之处进行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以引发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例如,在《故乡》这篇课文里描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很多学生看来,希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有希望”和“无希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而文本中却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种与大部分人的感受相悖之处,正是文本中的矛盾之处,说明它是作者的独特体验。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就能够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与情感更近一步。

再如,在《桃花源记》这篇课文里描写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这段的意思是:渔人从桃花源中出来以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在顺着原路回去的途中处处均做了标记,后来到了郡城报告给太守此事,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寻找做好的标记,但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道路。很明显,这个故事是不符合常理的,这也是文本中的矛盾之处。针对这类矛盾,教师可主动对学生提出,将矛盾激化,再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这么写的意图,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三)找出文本中的多余之处消解矛盾

在大部分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些看起来脱离于主体的句子或段落,这即是所谓的文本中的“多余之处”。虽然我们称之为“多余之处”,但实际上这些句子或段落并非真的是多余的,作者写它们的目的往往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情感。有时文本中看似多余的那一笔,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它使文本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深化,同时读者在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能借此而引发出与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所以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文本中的多余之处,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其与文本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消解矛盾,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将学生置于与作者的矛盾之下,促使二者在思维上进行辩驳与融合,才能够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更深度发展。

例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开头第一段是写范进中了秀才后回到家发生的事,表面看来,这一段是非常啰唆地写了一堆前情,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段其实可以一笔带过,不用写得这么详细。但事实上,作者写这段并非单纯为了“凑字数”,而是为了突出主人公范进在中举前,他的老丈人对他的不屑、不满以及态度之差,并与后文中范进中举后,老丈人对他的称赞、奉承及态度之恭敬作出强烈对比。因此,教师可以重点拿出文本中看似多余的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其存在的用途与必要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若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行之有效的途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辨性思维来看待文本中的种种矛盾,以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己的见解和认知,与作者之间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观念及情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董玉奇.通过思辨性阅读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评《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J].语文建设,2020(9):81.

[2]陈文光.开展語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20(6):82-83.

[3]杨列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思辨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85-86.

[4]邹佳瑶.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9.

[5]邓可成.开掘文本内外资源 培养思辨性阅读能力:以《夜归鹿门歌》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5):63-65.

[6]黄亚芬.思辨性阅读:守望阅读课堂的“理性精神”[J].小学教学研究,2018(10):49-51.

[7]余党绪.比教学范式建设更迫切的,是改善我们的思维: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8(1):9-13.

[8]连中国.语文思辨教学的人文指向:以思辨性阅读为例[J].语文建设,2018(1):14-18.

作者简介:

梁玉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第二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