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自主性数学作业的设计探究

时间:2024-05-08

吕舟燕

摘 要:在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指导下,作业显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它是以一种新的姿态——重塑和强化课程设置的关键内容,呈现在教师面前。由此,文章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探讨了小学自主性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改变。

关键词:自主性数学作业;小学数学;学生为主体

一、 研究背景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作业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对于学生而言,作业能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知识内化,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指导下,作业显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它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教师面前——这是重塑和强化课程设置的关键内容,它必须承载起触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动力。然而当前,存在三个比较普遍的作业设计问题:首先,作业完成形式单一,侧重于合作与交流互动的题目太少,难以兼顾到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合作交流的需求。其次,全面创新的问题很少,而模仿类的题目过多,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死记做题套路,而不是试图去理解。最后,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表述和应用题目太少,而机械计算的题目过多,学生往往会消极地应对这些重复缺乏趣味的问题,造成事倍功半。学生这些不正常的作业心理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大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基于以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我对小学数学自主性作业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二、 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自主性数学作业

(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自主性作业量度,夯实双基,巩固提升

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量度与其完成质量有着紧密的关联。作业量过多,超支学生的时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消极心态,从而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如若教师能严格控制作业的量度,学生反而能集中专注力,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此外,学生无须被大量题目困扰,保证劳逸结合,便能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

【案例】1. (1)晨光学校合唱队有40人,舞蹈队比合唱队多15,舞蹈队有几人?

(2)晨光学校合唱队有40人,比舞蹈队多15,舞蹈队有几人?

2. 六年级学生书写了273份书法作品,      ,学生绘制了几份美术作品?

根据以下算式补充缺失的条件:273×17、273÷17、273×17+1

上述案例题量精简,并且包含了六年级上下册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关键知识点——找准单位“1”,同时又不会消耗学生太多时间和精力。

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自主性作业时,对于作业的量度,要根据课程的目标来选择,在适度的作业中扎实学生的基础,从而巩固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教师丰富自主性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由作业来进行反馈,教师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然而,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好奇和创新往往会被形式雷同的作业所压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根据课改的理念来调整原有的作业观念,丰富自主性作业的形式:

1. 设计调查研究型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學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内知识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利用作业,教师指引学生走出教室,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为有限的课堂注入无限的活力。除了从数学书中获取新知,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资料、阅读课外书籍等方式获得相关丰富的课外数学知识,收集数学名人故事和了解熟悉数学常识。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积累处理收集到的数学资料,将其内化建构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并运用到作业的完成中,学以致用,感受到数学的活力。

2. 设计趣味游戏型作业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说过:“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一、二年级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寓教于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把一些枯燥的作业灵活转变成“玩”,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学习乐趣,更能让其感受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能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得以充分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这部分内容的《可能性》时,可以灵活设计“摸纸牌(猜数字)”“摸球(猜颜色)”等游戏类型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动手画一画等方式来设计游戏,并借助实物道具相互之间玩一玩。在游戏中学习,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成功快乐的同时,运用数学语言分析问题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都能得以培养,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完成数学作业是一个极具乐趣的体验。

(三)学生自主撰写数学小论文、数学小故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在生活中观察并思考数学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撰写数学小论文便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媒介。在撰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譬如,学生在数学小论文中写到:“妈妈看中了标价是五百二十元的一双鞋,营业员说:‘可以选择打八折或者每满200返160券,两种都差不多。真的差不多吗?如果选择打八折,就要花520×0.8=416(元)。而满200返160呢,要先付520元,之后会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实际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来,当然第二种比较好。”学生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他继续写道:“可是拿到返券之后呢?我们必须要再买320元的东西,万一买的东西超过了这个价格,还要自己再掏钱。如果买的东西不足320元,又觉得浪费了。”在撰写的过程中,数学的实用性能被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学习的实效得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得以培养。

撰写数学小论文和数学故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发展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此类活动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开启他们学习数学的潜力。同时,它可以帮助老师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感受,有助于教师进行反思后的改进教学,从而进一步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沟通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

(四)学生自主编写数学手抄报,丰富数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重点关注意义教学,学生兴趣地培养往往容易忽略。而在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的过程中,书写、绘画、设计、创作等多维度的综合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相映成趣。

在编写数学手抄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搜集整理、选题编题,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学生有很大的空间去自主学习,能够充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价值。通过汇报交流,展示自己的数学手抄报,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也会产生疑问,这必引导学生向课堂和书籍寻求解决方案。在汇报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同学间的尊重;编写数学手抄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以体现,学生在创作中、想象中、合作中体会到做作业的快乐,学生的民主意识也能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步加强。

三、 自主性数学作业,促进学生思想行为改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学生在参与完成个性化作业和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更乐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检验自己思维过程的优劣,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如:在教学完实践操作课《有趣的七巧板》后,设计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数学作业,比比谁拼得漂亮、有创意,将数学与美有机融合,使枯燥的数学课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审美教育,舒缓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此类颇具趣味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持续发展学生的求知兴趣,延伸课堂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后研究、探讨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

(二)使学生保持探究欲望,学会探究,自主设计数学作业

1. 体验研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在数学小论文和数学小故事的撰写过程中,选题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题目能够体现学生对这一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独到的思考和研究。例如《中括号和小括号》和《影子问题》,相比较这两个题目,引人入胜的显然是后者。通過介绍中括号和中括号的小影子——小括号间的各种关系,内容虽也平凡,但独树一帜的角度能令人拍案叫绝。在整个研究和撰写数学小论文和数学小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研究、尝试,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和提高。

2. 体会数学小论文和数学小故事撰写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就是“经历,感受和体验”,课标将重点放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上。比如研究《“数学”的由来》,学生通过自主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弄明白了这个词,原来毕达哥拉斯时代就有人尝试“数学”这一词了,数学的专门化一直持续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不仅体验了过程,更学会了研究,收获了成功,学生这种求实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地培养。

总之,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师生共同设计形式丰富多样的自主性数学作业,将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各项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宝贵.家庭作业观之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0(7).

[2]李学书.国内外家庭作业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

[3]张碧泉,李小利.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2013(11).

[4]裴永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信息,2013(5).

[5]李旸.作业设计的给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举隅[J].新课程:教研,2011(11).

[6]黄朝凤.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一些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3(21).

[7]郑玉芳.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3(10).

[8]林培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探[J].黑河教育,2006(3).

[9]葛灵光.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教学与管理,201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