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是针对传统的灌输和唯分数论的教学提出的改进方式,它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适应素质教育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特别是有效教学分析,更多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先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东西的实际功用,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兴趣,然后再通过教学设计,结合实际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
一、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 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强化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教学。但是这不等同于使学生脱离教师管理,进行完全自主无序的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教材,立足大纲和课程标准,构建起以“大数学”的视角整合数学知识、数学背景、数学方法、数学文化、数学资源的五维学习架构,不再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讲完、听完教学结束的传统模式。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进行拓展性的知识引导,发现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就是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主动探究,主动汲取教学内容。
(二) 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指导学术教学实践
数学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和对教师都有作用,所以我们还要注意数学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它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许多依据。因为数学不是数字、符号加公式,更是一种思维的培养和一种文化的延续,实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的实践是思维与能力的修炼过程。国际上数学学术界现在经常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上,这就是有效教學在学术研究上的反映,它可以作为某一方向的行动指南,也可以是数学改革的动力。在有效教学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成果评价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指标而是要兼顾维度与梯度的最优化综合评估。
(三) 对数学各个层次的素养水平均具有促进作用
威尔兰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数学素养划分为五个不同水平:无素养、名词性素养、功能性素养、概念和程序性素养、多维素养。不同素养最后的综合结果就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体现,有效教学是在各个阶段对不同的素养进行锻炼,逐步改变整体核心素养,可以说是一种螺旋式的递进过程,每个阶段都会有有效教学的作用在里面。有效教学贯穿于不断的年龄和不同层次,因此有效教学会是一个不过时的研究课题,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也在更新着,同样,我们探讨的“有效性”的对象也是与时俱进的。
(四) 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数学是高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科目,这一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学本身的重要性上,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在各种辅导书上,受到分数的影响,数学学科周边的各种练习册和辅导书层出不穷,导致数学自身的魅力大打折扣,学生一听到数学条件反射般的想到做题、作业等等,其趣味性大打折扣。所以有效教学不会依赖所谓的“高考宝典”等辅导书,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帮助学生完成内容的学习,制定并且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先把数学的逻辑思维培养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再进行实际解题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只是纸面的分数,更多的是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效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分享感,锻炼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 注重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具有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比如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性发挥情况,教学重点是否突破等等都是其考量的因素。要想使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学前的设计就尤为重要,设计合理,再通过教学方法将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设计是可以将数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学习几何时学生常常有看不懂的图形,无法完成对图形的空间转换。这样的课程,教学设计就可以发挥其作用,教学前教师可以找到城市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几何建筑或者用品,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学生不仅熟悉,而且可以课外进行观察和想象,从而推动学生的空间转换,有助于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既让学生参与了学习和进行了自主思考,也保证了教师的有效教学。
(二) 重视对过程的探索
长期的数学教学已经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数学的好坏必须是通过分数高低体现,短期内能够提高是最为有效的教学。这本身就是一个数学有效教学的误区,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自主探索、实践代替简单的记忆、模仿才能真正将数学的作用内化于心,在以后学习其他科目和实际生活中能够体会到数学科目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感,时刻铭记有效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形成对知识“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师生共同探索,产生情感的交融,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讲授过程中教师仍需关注重点内容的突出现象
有效教学需要引入实际生活的例子,但是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学的重点内容,避免和教学无关的话语表达,因为无关内容不仅耽误教学时间,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是教师要关注重点内容,你关注的内容自然就会成为学生重点关注的。可是往往有许多青年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教师在进行总体分布估计知识讲解期间,进行抛硬币案例解析,说明频率直方图与分布表勾勒方式,在后期总结性提问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始终难以问答核心技术性问题,这就是教师所进行实际生活例子没有给学生以突出现象的感觉,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重点内容,即使后期教师在作业上和下一节课上进行重点布置和弥补,也很难让学生把重点内容消化,导致精力消耗很多,但是效果不好。因此,作为新时代高中数学指导教师,必须确保学生思维方向能够精准投射在问题关键点层面之上,为后期实践情境挑战积累适应实力。
参考文献:
[1]汤燕.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相关思考[J].求知导刊,2016(01).
[2]袁志.高中数学从“惑”到“识”的教学理念研究[J].成功(教育),2012(10).
[3]李波.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23).
[4]黄显涵,李子建.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反馈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1(04).
作者简介:
张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六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