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9

摘 要: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研究突出,其应用广泛,在小学作文教学时,以“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中“做”为教学重点,通过“做”将教师教,学生学进行紧密融合。而在我国长期执行的义务教育制度下,其教學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指导保守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性大等现实问题。本文将引入陶行知提出的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做合一”来实现对保守教学的创新突破。本课题针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教学理论方法,分析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新式教学在小学作文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对课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作文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关于“教学做合一”理论,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教学做合一》《艺友制的教育》等论著中均有阐述。其理论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简而言之,教学做合一是使生活和教育进行融合的理论。教学做一体式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教学体系设想的实现,以期达到教学灵活、高效的目标。

一、 “教学做合一”理论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做合一”理论应用在小学作文教学课堂上,形成有效教学的氛围。小学生年龄段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显性基础与潜在能力等都不相同,教师教学方向则要以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为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则在满足学生内心需求上起到关键效用,使学生自然生长,不被束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敢于表达和创新。同时,“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要求,使教师必须自觉地加速自身专业发展、持续学习,掌握观察、尊重、服务学生的教学技能。

二、 “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行动和思考产生价值

教学做合一理论,行动是教学要点之一。行动促发思考,思考产生价值。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2要求学生给自己画一张像,画好后,征求同学的意见,然后写一篇习作。在此类教学做合一理论课堂上,学生画中、画后进行交流并思考,其思考空间性很强,如样貌色彩选择、成画原因和依据、甚至学生额外添加了诸多想象因素,如十年后的自己,或把自己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此后,动手画的价值自然体现在文章里,如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头圆圆的,头顶上长着软软的长发,就像毛毯的毛一般软绵绵的。我的脸也是圆圆的,上面长着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和嘴巴。最令我骄傲的是我长着一双宇宙超级大耳朵,它的特点就是非常的灵敏,什么细小的声音都第一时间被我听到。”通过动手画及思考,无形中会给学生树立语言的标识,这就让写作文更加得心应手。

(二) 观察和感受去认知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重心还是通过“做”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如今的小学教学习作,基本都已融汇此理论,可做到让学生先观察、感受、体验后再落实笔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发现。其教学要点在于引导学生会观察,并通过观察进行思考,再进行记录创作。这种习作的布置使学生完成习作的难度降低,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去认知和创作。在此教学下,学生针对《公园里的发现》这样写道:“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公园。道路两边长满了小草、开满了粉色的小花,我看到蝴蝶和蜜蜂在绿油油、粉嫩嫩的草地上翩翩起舞。一只小蜜蜂飞到我身边,我看到它身上穿了黑色条纹的衣服,过了一会它又飞去花海中。”在观察和感受并行的引导下,学生写出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风景图。教师引导学生先做起来,再回归课堂完成学习习作。这种教学其效果非常显著。

(三) 课文的表达和品味

一般而言,很多小学生并不了解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们,所以教师需对课文表达的涵义进行引导教学。这时通过将“教学做合一”理论投入课文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石榴》的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教师为学生释放自由空间,可以在课堂上吃水果,充分调动学生活力。这种教学的实际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又激发学生在新奇课堂体验下对写作产生创新思维。如学生写的片段;“这时,你拿起一根香蕉,剥开它金黄色的外衣,只见乳白色的香蕉肉如婴儿般含羞地低着头,白白嫩嫩,看着就让人想流口水。”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课文表达理解(即教)基础上,通过真实的味蕾“品味”(即做),写出基于学习基础的创新作文(即学和做)。

(四) 知识延伸,拓宽思维

知识延展要以教材为蓝本,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行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写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与更新颖的想法。创新式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配合,图文的融合能够丰富课堂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写作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轮椅上的霍金》的后,学生会对霍金的生平与经历更感兴趣,而霍金的一生非常丰富,无论是其病情还是学术研究都具有传奇性,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霍金的纪录片与学生共同对霍金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霍金身上学到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并且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三、 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追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同时摒弃死板的传统教学,灵活运用互动在知识的海洋为学生创造学的动机,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增加创新色彩。“教学做合一”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引导意义深远,其使学生在行动和思考中形成学习价值;同时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去认知;提升学生理解课题表达的能力和了解品味的内涵;对学生知识的延伸和思维的拓宽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作文教学很难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在“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的真做和实学,使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14):42-43.

[2]朱曙来.基于陶行知理论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12):62-63.

[3]丁毅.陶行知理论指导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2):95.

作者简介:仇梨园,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