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4-05-09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开展的时机、讨论课进行的程序和做法以及利益“班班通”创设背景。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班班通

下面就结合文献资料以及我们课题研究的心得对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的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一,讨论课开展的时机,即什么时候开展讨论课。我们认为讨论课的采用不能随意,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实际上,《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辞典》一书对讨论课类型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告诉了我们该什么时候进行的时机。书中是这样阐述的:“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来分,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教材上有关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二是就教材内的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讨论。三是就带有研究性的问题而组织的讨论。四是就如何具体应用知识而组织的讨论。”第一种类型的讨论课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当发现学生普遍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不理解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换句话说,就是某个知识点理论性比较强,我们政治教师就需要举行一场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也方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很多学生对此存在不理解的地方:他们不知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指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它们的内涵。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需要开展一堂讨论课了,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利用“班班通”呈现一些材料,创设讨论的背景。第二种类型的讨论课就是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存有疑问时,就是进行讨论课的契机。第三种类型其实是探究讨论,当我们教师感到有必要把教材上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时,这个时候就是开展讨论课的最好时机。比如:当上《爱在屋檐下》时,我们就让学生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探究父爱、母爱的表现形式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第四种类型就是理论运用存在很大分歧时,教师需要组织一堂讨论课;此时,我们教师也可以选用一些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有时学生会因为年龄和知识的限制,思考不深。

第二,讨论课进行的程序和做法。我们认为,讨论课的进行应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首先,教师必须布置讨论主题。讨论主题的设置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确定。我们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高搜集资料的方法也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在农村地区,我们教师最好是向学生提供资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上网不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外务工,不方便监督;并且学生自控能力差,在使用网络时,抵制不了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当然,如果讨论有一定困难的时候,我们可适当提示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但我们教师不能讲出既定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以免给学生暗示,出现思维定式的现象。为了激励学生扩展思路,我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首先让学生不能想到的相关看法都说出来,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汇总,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也可以采用归谬法,也就是有意识地把学生中或网络中出现的片面认识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完善自己的看法,得出正确的观点;或采用对比法,让学生在比较不同的观点之后,得出比较完美的答案;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观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启示。其次,讨论主要由学生自己进行,且讨论形式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教师可参与某组的讨论,也可来回走动,倾听各组的讨论。这时教师是参与者,也可以是讨论课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者。以班级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时,教师可以作为一成员参与讨论,但必须注意多听少说。我们也可以采用混合的方式,即把小组讨论与班级辩论会的形式结合起来。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及时解疑,组织好讨论课的秩序,使讨论能朝既定的方向深入进行下去。最后,要及时对讨论进行总结。由于工作记忆容量的局限性,课堂总结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总结可由教师进行;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总结;也可把这两种方式综合起来进行。总结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纠正错误的,肯定正确的,或阐述自己对某种观点的看法;对讨论的知识给予整理,归纳,以形成知识体系——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所学理论知识,或纠正错误的观点,或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或如何从一些事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归纳中综合出学习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背景。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利用文字材料,也为我们展示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把一些事件发生的经过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的了解事件;之后,我们也可以把网络上对此的不同看法也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观点,完善他们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是非观。这样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当然,教学背景的创设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不能喧宾夺主,还要注意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简而言之,我们在进行討论课的时候,要布置好讨论主题、把握好讨论课的顺序、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背景,同时要领会每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和精髓。这样,我们才能成功的实施好一堂讨论课。

参考文献:

[1]陈善卿,陈玉明,陈德华,张炳生.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辞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刘译元.英语词汇学习理论——认知加工层次理论.

作者简介:胡华林,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