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刘延庆 苏碧霞 龚果
摘要:目前我院课程考核方面存在诸如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轻视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学院生源结构日益多元的情况下愈发突出。本文对部分国外高等职業教育考试进行研究,进而对我院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我院自2010年实行招生培养改革试点以来,学生的来源日益多元,既有参加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生,也有参加自主招生和三二分段的职业高中生。生源的多元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课程考核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考核可以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信息。但我院现行的课程考核存在诸如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轻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不符,与我院生源多元化的现状不符,亟须进行改革。
一、 我院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过分注重期末考试。这种现象在部分公共基础类课程和文科类专业课程中比较普遍。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高达60%,期末考试采用统一笔试的方式,主要考核记忆能力,考查的能力层次较低。期末考试多由任课教师出卷、监考、阅卷、登分,任课教师往往会给学生较高的分数。
二是学生通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获得职业技能竞赛奖励,但相关课程仍需参加考试,考证、职业技能竞赛与相应课程互认的“立交桥”尚未建立。
三是学院实践课程考核忽视对学生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考核。实践课程考核片面强调对教师讲授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岗位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考核。
四是企业在校企合作课程考核中参与度不高。现在我院与火炬工业园区企业深度合作,但企业参与学生的课程考核程度不高,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可能不一致,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拓宽,尚未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
我院上述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无法培养满足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难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各种能力。
二、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概述
(一)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概述
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美国职业教育课程重视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经常性考核,平时的作业、课堂提问、设计等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很大比例。学生的成绩评定多采用多次成绩累加的方法,避免单一的评定。
美国职业教育考核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不只是评价对象,还可以和老师一起参与考核,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更多的学习乐趣和参与感。
(二)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概述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打破了传统的职业资格评定方式,不再限于知识和技能的简单考核,而是以收集并判断证据是否符合职业能力标准为主的考核过程。职业资格鉴定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申请登记,拟定考评计划与培训计划。
二是使考生明确考核的能力要素及其标准要求,确定考核所需收集的证据材料的形式和数量。
三是考评员收集证据材料。一般职业考评的主要有效证据有三种,即工作表现证据、辅助性证据和考生的以往学习成果证据。
四是判断证据材料。考评员按照考生申请的岗位类型和等级所对应的每一项能力要素的操作标准,客观地判断在评定过程中所观察和搜集的证据材料是否符合各项考评能力要素的考评标准,以决定是否授予相应证书。
(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概述
德国职业教育考试采取“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德国的职业教育考试由行业协会来负责,行业协会全方位介入考核,而不是学校来负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学生需要通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培训毕业考试,学生可以取得培训毕业证书。第二次是职业资格考试,学生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德国职业教育取得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和行业协会的良好配合,也离不开严格统一的管理规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教考分离”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借鉴。
三、 我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一) 推行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传统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大力推行过程考核,增加过程考核的方式,强化技能,增强动手能力。过程考核可采用的方式有:考勤、平时作业、技能操作、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单元(阶段)测试、期中考试、调查(分析)报告、读书笔记等。期末考核可采用方式有:理论考试、资格证书、技能竞赛、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技能测试、产品设计、小作品、汇报表演等。
(二) 推行“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
对于理论课程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群公共平台课程,如数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专业基础领域课程和专业核心领域课程。对于这些课程应增加过程考核的方式及比例,对期末考核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试点工作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负责全院教考分离试点管理工作,各系负责教考分离试点的具体实施。实行教考分离试点的课程,须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开展评卷等工作。
加强试题库建设,由教研室指定专人拼题,任课教师不得监考本人授课班级考试,阅卷采用交叉、集中的方式。“教考分离”相关制度由教务处统一制定,相关系部负责实施。
(三) 实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制度
对于大学英语、计算机以及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课程,可以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认定成绩。教务处制定“以证代考”认定制度,相关系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细化不同级别技能证书与成绩认定办法。
对于和技能竞赛相关的课程,可以采取“以赛代考”的方式认定成绩。教务处制定“以赛代考”认定制度,各系(部)根据赛项相关性确定具体认定课程。认定标准如下:学生获国赛一等奖的相关课程可认定为95~100分;获国赛二等奖可认定为90~95分,获国赛三等奖可认定为85~90分,获国赛优秀奖可认定为80~85分,无奖项可认定为75~80分;学生获省赛一等奖的相关课程可认定为90~95分;获省赛二等奖可认定为85~90分,获省赛三等奖可认定为80~85分,获省赛优秀奖可认定为75~80分,无奖项可认定为70~75分。
(四) 加强对学生岗位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考核
学生岗位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上。实践课程包括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应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项目考核安排,包括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等。如校内实践课程由多个实操项目构成,要制定相应数量的考核安排。
校外实践课程包括认知实习、适应性岗位实习、生产性顶岗实习、就业性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的主线,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阶段,制定實践教学环节不同阶段考核方案,注意不同阶段考核内容的区分度和难易性。
(五) 建立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
企业不是职业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应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应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更应该参与课程考核中。对于顶岗实习等课程考核权完全交给企业,企业根据实习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对于校内实验、实训课程也可以考虑企业介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出考核评定。
(六) 充分发挥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
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表现为成绩,很多情况下师生都将成绩束之高阁。任课教师在考核结束后需要做好试卷分析和考核结果分析,寻找自身教和学生学的不足。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发挥考核的评定、诊断作用。同时需要建立考核反馈机制,将考核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保持师生良好的沟通机制。
考核方式改革作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不断推进考核改革,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让考核这个“指挥棒”真正起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推动教学和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升展。
参考文献:
[1]满达虎.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经验看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J].广西轻工业,2011(11).
[2]席盘锋.高职院校学生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社科纵横,2010(12).
[3]韩素军.高职院校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职业与教育,2011(11).
[4]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作者简介:
刘延庆,苏碧霞,龚果,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