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鉴赏诗歌,不仅可以汲取古代先哲的思想精华,而且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诗歌鉴赏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素养;教学;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诗词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瑰宝。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读者品味诗,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现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变,老师应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以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 品读语言,挖掘诗歌内涵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其内涵博大精深。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对学习很有帮助,作文便是最好的体现。学生运用古诗词写作,必须要对诗句深入分析。所谓诗词,精炼而又充满意境。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告知学生读诗不能只看表面意思,去死板地记忆,不然记忆力会大大下降;应着重强调深层内涵,进行解剖式分析。例如,在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听一段伴有音乐的诗词朗诵,让教室充满诗人创作时的氛围;接着,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朗诵,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此时的意境,自己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寻找可以表现出作者思想变化的词语,并发表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了部分了解后,老师再帮助学生理解更深的含义,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诗中的意境。这首古诗沉重而又激烈,剥开现实,露出理想,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形象生动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读懂了诗中的内涵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临摹写作,掌握作品的写作特色和表现手法。
二、 再现意境,加深理解鉴赏
诗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读懂诗词必须认真对诗歌理解鉴赏,解剖诗歌的精髓。意境是诗词中作者借助一定的意象传达情感的意蕴。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诗词的意境,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老师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分析,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赏析诗中的意境,再让小组讨论,发表个人意见,学生们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通过理解诗的含义,回忆诗歌意境的方法,对这首诗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首诗虽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却是杜甫诗中最有情韵的一篇,蕴藏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的开头两句是追思以前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缅怀;后两句是对国事衰落,艺人四处奔波的感叹。只用四句就概括了那个时代沧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心态。
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中画面,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诗词,赏析经典诗词,累积古代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三、 展现美感,实现知识迁移
古詩词展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流露出当时的社会状况,还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生赏析诗歌,需要在读诗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想诗中的意境去深入理解内在的感情。老师给学生分析诗歌,必须深入探究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充分展现诗歌的内涵,促进知识的延展。例如,在教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时,可以和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起对比分析,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两诗在命题、谋篇、立意、造句上非常相同。从诗题看,王安石的诗用“登”,苏轼的诗则用“题”,后面加上地名。从体例上来看,两首诗都是四句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安石的诗借写景抒发胸怀;苏轼的诗则借写景表明事理。从诗的写法上来看,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权贵,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苏轼《题西林壁》中:只表明处在事物中,便不能全面的观察。
通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的创作特点、异同之处及抒发的感情,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四、 多元解读,把握价值取向
正所谓“诗以道志”,古诗反映的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和情感隐藏在诗文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分析,扩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审美经验,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以诗作为古老的语言艺术,和人们的追求紧紧地关联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解读,给学生最特殊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应该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多元解读。例如,在讲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有的同学会认为这首诗太过直白,平淡无奇。同学们提出这个看法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首诗从表面上看的确平淡。这时候,不能批判学生,而应该对学生深入引导。老师应该让学生关注主旨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对此进行深入剖析,这两句诗得到了当时宰相的高度赞赏,它所表现出的壮阔景象,对盛唐的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千古传世之作。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特殊的体验,回归文本并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初中的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分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诗词教学效果,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因此,在教学诗词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慧平.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
[2]程玉石.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析[J].广西教育,2016(14).
[3]季敏,许晓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J].语文天地,2017(06).
作者简介:
刘正艳,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涟水淮文外国语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