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乡村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4-05-09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班主任这一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班主任是在农村任教的班主任,在现实状况与环境的影响下,乡村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变得日益细致与多样化。他们是特殊的知识传输者与管理者,是学习者与情感的帮手,是父母角色的替代者,更是学校和家庭的协调者。乡村班主任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爱去诠释这个角色,他们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一类人。

关键词:乡村;班主任;角色

基于农村学校的现实状况、班主任生存背景以及学校、学生、家庭对班主任的现实需求,农村班主任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发挥更大的责任去教育、引导、关心学校的孩子们。因此,乡村班主任角色显得尤为重要,角色的定位也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与逐渐细化。

一、 知识的传输者与管理者

作为一名乡村班主任,他的首要角色是一名科任老师,其次才是这个“家”的一家之长。所以作为老师,传输知识、提升成绩是关键。但在农村,经济落后,交通、信息闭塞,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基本依靠老師的口头传授,尤其对于班主任责任更大。老师需要时常储备各类知识,运用已有的条件,向学生提供信息,并耐心讲解,通过如此简单的方式去尽可能开阔学生视野。比如,基于农村学校图书与网络设备缺少,班主任通过口头叙述或者把仅有的资料复印供给学生学习使用;或者学校、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分享资源来增进学生的知识储量与锻炼他们的能力,包括读书会、演讲比赛、创新大赛等。同时,作为班主任,要尽心的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无论从成绩、纪律、卫生,还是日常活动方面,都要引导学生去做。农村的学生普遍组织与规则意识较差,班主任做到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学生才会信服。

二、 学习者、引领者与情感的帮手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是态度问题,而不是水平问题”,老师不能用成绩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纯洁的白玉,等待有心人去雕琢、去发现。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无论身体与心灵,有责任看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 向孩子学习

西方有句至理名言:“你越是力图通过强权来控制他人,你对他人生活的真实影响力就越小。”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双向社会化的意识正在兴起,人类追求平等与公平,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生日益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性的增强激发“向学生学习”理念的出现。有人可能认为,乡村的学生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都比较落后,他们没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种观念否定了学生发展的潜力。乡村的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生活独立能力特别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也熟知一二,并且他们大都朴素、热情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地方。班主任不是神,作为与学生最亲密的那个人,更应该真真切切地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获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要做到“向孩子学习”,前提是要了解孩子,了解时代的变化;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不要做“教育上的盲人”,并且伴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学习,努力做学生的好榜样,教会学生谦虚与正确的学习态度。农村的学生在性格上大都是比较自卑的,不爱表现自己,甚至有的孩子很胆怯,面对老师的询问总是低头不语,属于“逃避型”。所以,在教育中,班主任要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与管理模式,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个体,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在交流与融合中提升成绩,完善集体,养成习惯,增进感情。

(二) 推动“择差”教育,纠正“摒差”观念

据媒体报道,近期一些地方纷纷出现专以中小学“差生”为招生对象的民办教育机构,如江西九江庐山脚下成立了一所“择差教育中心”,宣称专收差生。他们投资择差教育,其实质是抓住了中国教育的空隙。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知道,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就是一个天大的失误。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在某方面较强或较弱,完全属于正常现象,老师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硬件与软件设施的缺失,家庭氛围、经济条件的影响,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很多学生都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与城市学生相比,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缺少知识储备,除了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是“一问三不知”,在一个班中,中等生与后进生占较大的比重。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消除“摒差”观念,一视同仁地指导每位同学,对学困生进行特别辅导。作为乡村班主任,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要保有公正的教学管理态度,不能彻头彻尾地否定任何一个孩子,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需要班主任的耐心教导,更需要爱护与关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知道他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时刻摒弃对“差生”放任的态度与思想,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到:“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从小拥有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农村中缺失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寄宿的学生,行为与卫生习惯让人担忧,比如,饭前饭后不洗手、睡前不洗脸洗脚、不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没有纪律与规则意识等。他们对习惯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任由放纵自己,无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习惯的养成是需要父母与老师督促与指导的,但在父母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职责就变得重要。作为乡村班主任,秉承职责,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习惯,让学生有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知道做事的规则与标准。

(四) 情感教育与关怀

在农村,面对都是留守儿童的境况,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大部分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希望有人去理解、去倾听,去陪伴。面对渴望爱与心理极度脆弱的学生们,“权威式的棍棒教育模式”显得那么无力,情感教育与关怀方式则显得那么迫切。其实,德育建设与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学工作息息相关,老师应该多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与教育学生。人们都说“尊重与爱是通往教育之门”,爱可以拯救一切,用理解与信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留守儿童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性格迥异,但都是特别渴望被关注与鼓励,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去抚慰他们,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去了解他们,在这里,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学生的朋友、倾听者,甚至充当“慈母”的角色。其实,农村的学生适用于情感教育,本性善良的他们,懂得珍惜爱,珍惜陪伴。

三、 家庭教育的替代者

在农村,留守儿童是颇多的,他们由爷爷奶奶抚养,爸爸妈妈在外务工,平时对他们的管教甚少,且爷爷奶奶精力有限,也是自顾不暇。还有一部分学生由爸妈监护,尽管不属于留守儿童,但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教育也属于放纵型。因此,家庭中属于家庭教育这部分的任务与责任也就压在了老师的身上,更准确说是班主任身上。作为乡村班主任,缺失了家校合作的機会与平台,也缺少了家长与老师沟通的环节,班主任独自承担起家长的那部分责任,成为家庭教育的代替者。班主任扮演者“母亲或父亲”的角色,操心着他们的学业,关心着他们的生活。

四、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者

在农村的家庭结构中,有文化的青壮年一代大都在外务工,留守的是家里的老人与儿童,老人负责起了学生在学校的事务。年迈的老一辈文化水平低,陈旧的思想比较严重,可能会在和学校的沟通上出现问题,会对学校的决策不满等,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出面解释与调停,班主任有必要把学校的制度讲给“隔代监护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读书与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乡村班主任作为一个传递者的形象,把学校的指令下达给监护人,同时,把反馈建议传输给学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尽管可能实现不了家校共育,但起码保证家校的和谐共处。

总之,班主任,一种平凡的岗位,一种平凡的工作,但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强班级管理在学生心中的凝聚力,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能力,突出帮助留守学生排解疑虑,解决成长的烦恼,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班主任悉心照顾,形成良好品质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娜.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的角色[J].班级管理,2017:206-207.

[2]周琳财.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定位[J].百花园地,2014:193.

[3]覃庆鑫.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J].考试周刊,2015:191.

[4]黄治弟.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3-174.

[5]李国琴.新时代下初中班主任角色定位[J].教学管理,2017:15.

[6]王玉洁.新时代农村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9-40.

[7]周明丽.面对新留守儿童,班主任的角色新定位[J].小学科学,2015:140.

[8]申学亮.关于留守儿童班主任角色定位的相关探讨[J].百花园地,2014:186.

作者简介:

张少敏,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