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孟令尧 陆舒沁 陆莹莹 马艳红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而谚语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被认为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通过对中日两国谚语的对比研究,可以剖析中日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进行两国间交流。
关键词:中日;谚语;文化差异
一、 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中创造的文明结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等特点。其中,谚语通常是从古代流传至今,表达的虽是日常琐事或生活现象,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价值取向,凝结着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寓意哲理,文字精炼、耐人寻味,堪称语言的精华。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文化上一衣带水,民族间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意识,使得一些谚语表现出共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上也有极大的不同,各自拥有独特的谚语和其反映出的价值观。本文将通过中日谚语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差異。
二、 地理位置
由于地理位置差异,中日谚语中意象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不同,正体现出日本海洋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的区别。
“腐っても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鯛の尾より鰯の頭”/“宁做鸡头,不当凤尾”
以上述谚语为例,在表达类似含义的谚语中,日本因其海洋文化,多用与水产或海洋有关的意象;中国则由于其大陆文化,多用与陆地相关的意象。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古代日本人以渔猎为生,靠海吃海,在漫长的语言演变中,海洋观念深入骨髓,因此日谚中出自海洋和水产的说法很多。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幅员辽阔,先天地理环境的优越孕育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农耕文明,因此在谚语中多使用家禽与各种动植物的意象。
三、 宗教信仰
“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参り”/“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样是形容不经意地被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中国谚语中“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说用了栽树的比喻;日语却用了一个佛教典故,说一个老太婆晒的布挂在了一头不知从哪儿来的牛的牛角上,为了拿回布,老太婆紧追牛不舍,最后被牛引进了善光寺,从此入佛门成了佛教信徒。
日本最主要的宗教是本土传统的神道,公元六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古代的日本人性格上的影响和对生命的态度的导向。比如:
“縁なき衆生は度し難し”(神佛难度无缘众),“朝顔の花一時”(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相比之下,佛教、道教较为盛行,从以下谚语表达就能大致了解:“不看僧面看佛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从印度通过中国、朝鲜传到日本后,对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 价值观念
(一) “和谐观”上的求同存异与抹杀个性
“長いものには卷かれ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条谚语反映了日本人普遍遵循的一条行为准则,也是日本人“和为贵”思想的精神源泉。
日本官方在1937年出版的宣传教育读本国体的本义中“和”的解释:我国之和,并非从理性出发,彼此独立平等的个人机械性的协调,而是以和求存于全体之中,通过与此相应的行动,妥善地保持一体之大和……高贵者、下贱人、富翁、穷人、朝野、公私以及其他农工商等,彼此之间都不应该各持己见,产生对立,而应以和为本。
日本由于其作为岛国的封闭性以及固有的农耕文化,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和谐”作为一种处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生活中。但是,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泯灭个性、对集体服从的基础上的,强调的是个性对集体无条件性的服从。
而中国的一句古话中说道:“君子和而不同。”
即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可见中国包容在和谐中存在着的不同的声音。
(二) 主张自我与顺从权者
“亭主の好きな赤烏帽子”(红色的黑漆帽很异类,但如果一家之主喜欢的话,家人们也只能顺从。比喻无法反抗权利大的人。)
据日本学者研究,日本人有顺从权威和循规蹈矩的习惯和特点。在日本等级制度非常分明,无论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学校,上层领导的权威会受到敬畏,命令会得以无条件地贯彻执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国在封建时期也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但随着国力强盛,文明也日渐开化。因此,在一味主张顺从的教育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鼓励不畏强权、坚持自我主张的文化出现并广泛流传,激励着一代代文臣志士。
(三) 竞争意识与中流思想
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枪打出头鸟”
キジも鳴かずば撃ちたれまい/“不叫的鸟不会被击中”
这句话也是日本人信奉的处世哲学,是日本人集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有研究表明,日本人集体意识强烈。日本人在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力求与对方、周围保持一致,不愿使自我较为突出。这也体现了日本人的中流意识,即没有争取最好、优于他人的野心,而甘居中流甚至平庸,「负けず嫌い」这个词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很多励志性谚语,鼓励人们拥有远大志向,不断进取、超越他人,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这一思想也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地理因素,而使人们普遍拥有的强烈竞争意识有关。
(四) 语言艺术上的坦率与暧昧
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说出来反倒不美”
不善于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是日本人的一个特点。日本人尽量会迁就周围人的意见,很少直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经常使用很多的暧昧的表达方式。只有确定了其他人的想法之后,他们才会谨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之较为不同,中国人则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然中国人也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对巧言令色之辈持批判态度。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改朝换代使得人口迁徙、民族融合,交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成为相互沟通与搭建友谊的桥梁。因此通过语言的情感交流与分享信息成为一种必要。
(五) 表达习惯上的崇“大”与尚“小”
月とスッポン/“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千差万别”
以上谚语是两国表达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可以说这反映出中国人推崇“大气”的表达习惯,及日本人注重“细腻”的审美情结。这与中日两国地理因素较为相关:中国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造就了中国人善于吟咏自然万物的习惯,表达事物多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擅长运用抽象、概括的方式表达哲理。
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由于生存空间小,日本人更擅长观察和挖掘事物的细节,从微观、局部的角度描绘事物。因而在语言表达中也倾向用具体直观的意象来表达,比如动植物形象。
五、 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日两国谚语不同方面的对比分析,可见中日文化存在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差异,且差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谚语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学习中日谚语时,应把握其特点差异,才能更好地运用谚语,理解其文化内涵,提高我们对两国文明的理解。
作为日语学习者的我们,不能仅将学习重心放在语言本身,而应以其为媒介,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本文仅从中日两国谚语的某些角度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对和分析,使大家能够对两国谚语文化有些许认识。今后还要不懈学习,继续研究日本的谚语文化。其中某些观点可能略显偏颇,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指导老师/通讯作者:姜芳)
参考文献:
[1]郭莉.浅析谚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D].2001.
[2]王凌,王述坤.透过中日成语、谚语的互译看文化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2014(03).
[3]朱欣雨,高慧燕,李玉明.浅论汉语与日语谚语中的文化差异[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0).
[4]姜芳.中日諺语互译中的文化依存性[J].凯里学院学报,2013(5).
作者简介:
孟令尧,陆舒沁,陆莹莹,马艳红,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