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课程,也是学校顺利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如何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生活情景;方法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逐渐意识到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更加生活化。希望通过本文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对策与方法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一、 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一)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现状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将实际生活作为背景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生活化的知识,体味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课本中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真实的教科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基础学科,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革新,但是仍然有一些品德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不到位,也没有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到课堂中,缺少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由于“生活化例子较少”是很多教师认为很难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难点所在,导致课堂缺少创造性和能动性。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開展教学,将问题抛给学生,虽然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很难将理解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到实际中。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很难落实的原因
目前,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很难落实的重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学校和家长没有给予重视。品德与生活在小学学科中属于副课,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一学科,同时家长和学校也缺少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直接影响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学观念陈旧。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一些年轻的教师比较倾向于选择生活化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还有一些学校为了节约资源,鼓励教师“一专多能”。所以很多品德教师在教其他学科的同时,兼任品德课,或者学校聘用一些退休的老教师,而这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过于传统,从而影响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品德课中的运用。
二、 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 营造生活化课堂情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我的一家人》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将家人一天的生活情况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给视频配上音乐,如《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在课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图片展示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并谈一谈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同时,教师可以举办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话用图片、短信、写信等方式记录下来再传递给家长。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融洽关系,同时也将品德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
(二) 适当地增加课外活动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让品德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我们的生活与塑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公园等公共场所中调查,记录我们生活中可以看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水杯、装饰品等。在调查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白色垃圾的危害,杜绝随处乱丢垃圾的行为。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实际生活与塑料制品的关系以及白色垃圾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意识。
(三)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完成理论教学后,教师应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能力欠缺的学生对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助人为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帮助别人”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记录或拍摄帮助别人的过程,比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扶老奶奶过马路等。通过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助人为乐的良好美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助人的事业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对品德与生活的重视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直接讲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传统的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视,正确看待品德与生活学科对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品德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同时作为品德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品德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活化教学在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起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加强重视。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将生活与课堂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2] 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施丹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才智,2015(12).
作者简介:丛颖,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新启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