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更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与情操。本文借助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教学的探讨,运用诗意化的古诗文营造美的环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接受美的文化熏陶,在揭示深刻的哲学内涵的过程中提升美的感受,提高美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升华审美境界。高中哲学书本中的内容晦涩难懂,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到“美”的韵味,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传递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渠道,更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思辨之美的精神家园。反观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我们时常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已经变成了“满堂灌”,教师往往过多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和答题技巧的训练,使哲学课堂缺少了“美”的感化。长此以往,学生往往感觉到越学越有难度,越学越枯燥乏味,难以达到育人的价值目标。
一、 内容精选,创设内涵之美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教学过程中,我选择透过诗歌与文言文和学生一起探究意识的本质。根据学情,我选择了一篇简洁明了又充满美景的文章——《咏雪》,材料内容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一篇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我让学生们描述文中描绘的场景,体会文中展现的“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境之美。学生初步感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的知识,为教师阐述教材中“意识的本质”奠定基础。
打造高中教学“美”的课堂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精”。一节富有美感的课,应该是由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内容勾勒而成,它绝不是简单粗暴地“照本宣科”,更不该是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要注重发掘高中教学内容的美学基因,展现教学内容中“美”的韵味。哲学的课堂教学要依附于教材内容,但绝不能依赖。要精用、巧用高中教材中的知识,调动高中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为打造“美”的政治课堂服务添彩。
二、 设问精巧,营造流程之美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节课的时间多为四十五分钟,一节美的课堂应该如行云流水一般,于无声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甚至要让学生忘记时间。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哲学知识思辨性强,理解难度较大。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我选用了几首诗词,围绕诗词展开探究活动,古诗词本身就具有韵律美、意境美,学生合作探究,层层深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分别用三句诗词总结了人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
围绕王国维笔下概述的人生三境界,为讲解高中哲学教材中“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提供了美的素材。古诗词是优秀文化的精华,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意境高远、哲理深厚。把这首富有思辨之美的问题引入课堂,感受意识主动创造性的过程,理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本课,教师常常要解决两个问题: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作用是什么?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本节课笔者设计了三组问题:
(1)针对总结“意识的本质”:王维概括的人生三境界分别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这样的人生美好吗?
(2)理解难点“意识的作用”:王维描述的人生三境界,你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请描绘你理想的美好生活的场景。
(3)突破重难点:如何实现这些美好的生活场景,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过程的精细要充分紧扣高中教材内容进行活动的设计,巧妙的设计问题化难为易,由浅入深,思维层层推进,充满美学的韵味。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中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的一段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生活与哲学》的课堂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问题的设置要难易结合,既要避免出现没有任何思维空间的设问,也要避免学生难以回答的高难度问题。精心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在高中有限的政治课时的情况下,巧用设问,精细地考虑设计课堂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到点子上”。
三、 方法精当,生成结果之美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要彰显深度,我们照本宣科,难免停留在知识的浅层,但是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则可以在引导学生感悟概念的同时,深化对相关原理的理解,最后实现美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寡言少语”,更不会主动举手发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动嘴、动脑、动手等途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用过这样一个例子: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儿子暴损了一顿,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接着,我安排小组自由讨论,“共商共享”故事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在讨论的过程中,实际上他们就已经在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整个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意料之外”的美的收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尤其必修四哲学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发挥意识对人体调控作用的观念,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不断跃升。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以美育人。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写道:“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哲学是一门启迪人们的智慧,使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课堂,应该“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发展。我们要用“美”的表现手法,展现高中《生活与哲学》课堂“美”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浸润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以美育人的境界。
“学生学习的重要收获来源于经常向学生提供有关他们学习的反馈,尤其是当反馈包含了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的具体意见时。”有效课堂一定是教师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过程。通过“美”的语言能够应该营造美的氛围,“美”的内容能够创设美的感悟,在“美”的环境下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法国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的课堂应当加强美感教育,打造美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其中”感悟到美的韵味,深有所感,学有所思,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简介:
张芸,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