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外结合

时间:2024-05-09

摘 要: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历史伟人都在劝诫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从当前语文教学课标来看,阅读将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内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将成为检验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重要指标。未来语文的难度会提升,也主要表现在阅读的难度。如果学生不提高阅读量,不进行大量阅读,那么语文可能将成为“拖后腿”的学科。所以,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结合

一、 前言

初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主观思想,很多事情能够自己拿定主意,但是在学习上仍旧需要我们教师引导,适时提醒和点拨,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很多学生都缺乏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读书这件事情也是一样的表现,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一个每日读书的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去阅读。所以,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本人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重点解析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大量阅读。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 教师“教”多于学生“读”

尽管新课改强调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求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但是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

(二)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有误

阅读是什么?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应该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换言之,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情感,理解作者所传递的思想。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有偏差,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写作”而阅读,让学生单纯地理解几个字词,记忆几段文字,摘抄几句优美的词句,而对于文本的情、意、道涉及不多,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练习无休无止,机械乏味,而且常常错误百出。用这种常常错误百出的练习方式训练学生,扼杀了学生的思考,无异于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三) 学生阅读量少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现状依然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没有其他课标要求以外的读本。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尽管大家都明白:“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但是学生本身对阅读缺乏兴趣,课后没人监督,就很难真正投入阅读活动中去。由于初中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与条件,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盗版的武侠小说,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小说,就成为孩子阅读的读本。

三、 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都是以教师的“讲”和课堂为中心,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在讲解中也多以阅读技巧为主,很少真正去教学生怎样阅读,如何赏析文本,分析文本中透露的情感,这无疑是扼杀了学生阅读的思维和个性。初中学生本身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课外阅读就是这样的载体。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本,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增强阅读体验感。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比如可以赏析文本,点评文本,避免盲目无效的课外阅读。

(二) 强化了学生读与写的结合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将自己在阅读中汲取的知识和技巧用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而反之,学生在写作时,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知识点的遗漏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反作用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修辞手法、句式表达、文章结构组织等等。因此,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

四、 初中語文课内外阅读结合的方法分析

(一) 立足于兴趣,让学生主动爱上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大门,而具体如何培养学生,取决学生如何理解看待课外阅读。因此,在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时,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中恣意徜徉,以通过阅读来汲取到满足自身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养分。

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不会阅读,不懂如何阅读,对阅读兴趣也不够浓厚,尤其是一些男同学,认为阅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乐趣可言,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显然,这种思想“禁锢”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埋葬”。所以,针对这些现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学习特性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先让学生对阅读这件事感兴趣,其次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多阅读,提高阅读量,丰富阅读视野。对此,笔者就尝试了“以问导读”的模式。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先设置好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冲动”,继而再真正展开阅读教学。

(二) 立足课堂,做好阅读的课外延伸

阅读常常都是得益于课外,受益于课内,课堂永远都不是阅读的唯一阵地。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课内外结合。这其实也就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带读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除了教学基础知识之外,完全还可以给学生做适当拓展,推荐学生去读一读冯骥才的《感觉》和梁衡的《秋思》,并指导学生将几篇文章作对比,学会分析和赏析文章。

当然,除了借助课堂教学进行知识延伸之外,给学生推荐适当的读本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国内外著名作品;童话、神话、故事、寓言、诗歌;经典长短篇小说等等。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就给学生推荐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这些都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通过课内学习,推荐给学生更多课外读本,既可以避免学生课外盲目阅读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并无大作用的读本。当然我们也并非完全否认这类书籍的价值,只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笔者以为当以人文性书籍、培养情感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书籍为主。

(三) 立足于阅读方法传授,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我们所说的课内外结合,课外阅读并不是指学生在学校之外的阅读,更多的指代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阅读。无论学生以什么样的形式、在何时何地,只要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阅读,都是可以的。因此,我们教师也必须利用好这个空余时间,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是以学生为主进行交流和讨论,或者是开展辩论活动,也可以是以教师为导向,引导学生讲解和探讨阅读资料,从而加强对阅读的理解。其根本目的都是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比如很多学生读书一目十行,这种阅读形式几乎不带思考,能够提高阅读速度,但是却无法保证阅读质量;而有的学生一字一字地阅读,可能读懂了文本,但是效率太低。所以我们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带着思考去阅读,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最好能够在阅读后摘抄优美词句,做词句赏析和评价,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四) 立足于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初中阅读不同于小学阅读,小学阅读重在培养习惯和语感,而初中阅读则重在积累素材和提升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而学以致用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实践,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会阅读,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最常见的阅读活动就包括“公益读书的活动”。所谓公益读书活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分享,同学之间能够互相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将自己读过并且喜欢的图书捐助给贫困儿童,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生活意义,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感恩意识,将读书这件事“价值化”“生活化”。又比如演讲、书评和自办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乐趣,从而更加乐于投身到阅读过程中。本人在教学完《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之后,就让学生去搜集了一些关于四季的诗句,并且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一个古诗诵读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这更是符合当前语文教学观,真正从全方位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课内外结合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未来的语文是大语文世界,课内外阅读必然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口。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大量阅读,学會正确的阅读,并且不仅是在课堂上阅读,还应该充分利用课余零散时间有效地阅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阅读量提高了,阅读习惯好了,阅读方法有了,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那么,写作也会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潘丽.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3(8).

[2]陈常鹤.浅谈如何拓宽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渠道[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11).

[3]王玉良.阅读优秀作品 塑造健全人格——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初中),2012(12).

[4]潘新娜.基于元认知的“同课异构”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舒丹.选择理论视野下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现状透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刘琴.新课标下农村初中文学名著教学有效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陈啊香,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榕桥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