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4-05-09

摘 要:文章通过以六环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落实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六环教学;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语文;创新

当前小学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改革,各科教学模式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语文亦然。但由于农村地区受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并未得到完全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成了农村小学语文突破制约的重要途径。

“六环”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手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创新性的改革,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深入推进,最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共同助力课堂教与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对于一节课来说,精彩的开端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就应该设置一段扣人心弦、构思巧妙的导课内容,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与求知欲。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我就创设了话题导入的形式,组织学生探讨并思考“说谎对不对”。很多同学都义正词严地说:“老师,说谎肯定是不对的,您不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我笑着点点头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同时很多时候谎言确实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有些谎言确是善良的,能给人带来真诚和温暖。”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趁机说道:“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谎言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那我们翻到课本第44页,一同去感受那份温暖吧!”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探究欲,在课堂学习中也更加有效率。

二、 问题导学,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如何谈得上具有艺术性就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深思。我认为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那么问题才有价值,再加之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老师传授知识接纳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整体性,所提问题要有层次,以便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问题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依旧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全文主旨大意后,我设计了如下思考题:

1. 结合上下文找出每段中心句;2. 整体阅读全文,叙述故事大意;3. 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4. “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这几个问题难度依次提升,是专门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所设计的,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分层次的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思考逐渐掌握课本内容。

三、 小组合作,探究重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无法及时感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忽略现象,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讲解不够深入,但是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就能够有效解决。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时,我就先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文中的生字难词进行内部消化,然后由学生对自己认为文章中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美景的词句分享给其他学生,同时组内探讨作者采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先概括后具体),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索溪峪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 点评展示,鼓励参与

“六环教学”崇尚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和谐融洽的课堂文化,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广博吸纳的优良品质,行为展示作为“六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教学后,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后,我将学生均衡划分为三个小组,提取出课文中鲁滨逊和“星期五”勇救船长的故事进行即兴表演。为了能够演好学生势必要融入角色之中,去分析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模仿人物的语气行为,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从中体会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助力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重难点。

五、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完整的课堂结构少不了检测环节,检测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表格、流程图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由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合作解答。检测反馈的核心在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拿着红笔进行巡视批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搜集,并在课堂中再次集中讲解。

六、 小结归纳,强化巩固

课堂小结的作用就是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课后总结时形式应当灵活多变,不能墨守成规。当然,课堂小结并不是教师一人之事,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鼓励学生参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在课堂收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我国明代也有一位官员,他的探索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千年前的飞天梦的实现在今朝实现。”通过这段话,我很自然地向学生暗示了下堂课的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的结尾,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下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六环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然任何一个课堂模式的完善与成熟都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庄建龙.“自学——共研”六环教学模式探微[J].教学与管理,2002(12):25-26.

[2]陈灵灵.六环三步模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現代农村科技,2015(19):63.

作者简介:夏丹丹,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