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拓展课外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时间:2024-05-09

摘 要: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反映到儿童阅读上来,孩子们即使面对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往往也只满足于追求情节,阅读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课堂则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阵地。我们对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構建了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课外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课外阅读;互联网;深度;广度

一、 互联网+好书推荐课

好书推荐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引领的作用,它以拓展学生阅读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有益读物为目的。

(一) 自选篇目,各自备荐

学生从我们建立的《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书目》中自选篇目,在查阅资源库内相应书目资源包的基础上,再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认真阅读,并为组内推优做好三分钟发言的准备:列发言提纲、制作PPT、录导读微视频等。

(二) 组内交流,推优完善

在约定的时间内,小组成员登录小组文学圈,用上传PPT、微视频、思维导图、语音等形式轮流展示,用实力说话。展示完毕后,小组合议选出一名同学作为主讲。最后,所有成员都要发挥团队精神,从推荐亮点及方式上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其展示得更精彩。

(三) 力荐读物,票选最佳

课堂上,由老师进行组织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环节可以用比赛方式进行,如:请每组分别展示,每组展示完后请台下的同学补充,其他组的成员每补充一处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分,根据得分评出最佳团队。最后由学生投票,评出最佳读物,作为近期班级共读的书目。

学生做好书推荐的时候,也是阅读方法同步学习的进程,老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点拨:一是依托媒介:PPT、微视频、思维导图等;二是推介主体:本小组成员合作推介、选派代表推介;他组成员补充推介;邀请教师拓展性推介;三是推荐理由:人物形象鲜明,想象新奇丰富,语言优美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主题耐人寻味等;五是推荐内容:引述名家点评,讲述相关趣闻,描述有趣情节,朗诵经彩常文段,介绍新奇知识,播放影视片段等。

(四) 拟定计划,发布平台

师生结合票选出的“最佳读物”的作品特点,提出阅读注意事项,列举阅读方法,共同拟定阅读计划,并发布在“一起阅读”平台上。

二、 互联网+名著赏析课

我们通过开设名著赏析课,让学生掌握名著的精髓,为学生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一部经典巨著的赏析课,一般分几个专题进行,如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布局谋篇等,一课一专题,一课一深耕。

(一) 阶段推进,整体感知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每学期我们都要求中高年级各班至少要围绕一本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开展班级研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走进名著,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老师可引导学生制订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通常以周为单位,把全书的阅读分为若干个部分,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阅读,阶段推进。老师努力营造共读氛围,如把每周下午四次的“静心阅读”时间定为师生名著共读时光,并向家长倡议每晚30分钟亲子阅读,让陪伴使名著阅读变得更温暖,更有动力。同时,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定为“与大师对话”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及时解惑,扫除阅读障碍,让阅读更有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督导的作用,如每周根据阅读进程设计三到五个题目,在问卷星平台上进行发布,要求学生限时闯关。这些题目都是需要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提取信息的问题,题型限于选择和判断,学生只要真正阅读文本,就能在两三分钟内轻松闯关。闯关失败的往往是读书囫囵吞枣的同学,老师往往要求其重读相关章节,边读边圈画,争取二次闯关成功。

(二) 确定主题,自主品读

当全班同学完成初读,整体感知全书内容后,老师根据作品特点确定研读的系列主题,由学生商议确定研读顺序后再发布研读计划。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议题,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地品读,形成发言提纲,或做成PPT,为课堂上的交流作铺垫。

(三) 合作探究,涵泳积累

在课堂上,先是分小组交流,各成员各抒己见,互相印证,在个体探究的基础上形成小组合作成果。接着是小组汇报环节,各小组可以推选代表发言,也可以合作展示,如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为内容时,一个同学主持,一个同学操作展示PPT,一个同学陈述见解,一个同学朗读相关精彩片段,既分工又合作。各小组展示的内容不求同,但求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充分展示作品中的匠心和精妙。正如康德所言:“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没有阅读的讨论是空泛的。”因此,老师要积极营造畅所欲言课堂氛围,共鸣之处,美读赏悟;争议之处,加以讨论;独到之处,肯定赞赏;精妙之处,涵泳积累。让学生用悟得的思想精髓滋润自己的成长,用积累的语言丰盈自己的表达,用习得的方法活化自己的习作,使阅读的收获进一步催生学生的阅读激情,并化作长久的动力。

(四) 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经典的文学作品为世人传诵,一部名作,往往衍生出一系列的影视作品,并吸引众多的文学评论家津津乐道。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把学生的视角从文本研读引向“影音阅读”,利用午读时间播放相关视频。如欣赏《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时,播放“百家讲坛”的《新说水浒之李逵》和电视剧《水浒传》中刻画李逵的影视片段,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独特的个人感受,并最终物化的升华为物化的阅读成果。

三、 互联网+绘本赏评课

绘本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而且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字里行间流淌着童真童趣,具有寓教于乐的特质。绘本文字不多,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

(一) 导读激趣,预测故事

课前,老师通过“一起阅读”平台发布阅读计划,學生按要求登录平台阅读“作者介绍”和“内容介绍”,收听导读音频,并根据导读中给出的信息猜想故事,培养想象力,引发阅读期待。

(二) 听读赏图,整体感知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用一个公式提纲挈领地指出了绘本中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文×画=图画书。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要图文并重,听、读、赏,多种感官参与,品味绘本所蕴含的哲理情思和奇思妙想。

听读故事:绘本作者用风趣、活泼、简短的语言构筑跌宕起伏的故事,教师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边根据故事情节设疑,引导学生代入角色。

欣赏图画:绘本中的图画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作品,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可以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绘画艺术,更细致、全面地感受作品。听读故事后,引导学生从封面、扉页、环衬到封底,仔细地阅读与欣赏绘本中高雅的图文,经历一种愉悦心灵、提升精神的美妙体验,并通过品味细节,产生心灵的顿悟。

(三) 问题讨论,引发深思

在绘本导读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故事的层面,而忽视了绘本更高层次的人文教育价值和情感体验价值。因此,在对绘本整体感知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再次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生成一两个话题进行讨论,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闯关测试,拓展阅读

师生登录“一起阅读”平台,学生限时完成闯关测试题,老师进行学情跟踪,通过平台自动生成的“阅读详情”数据了解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表扬全对和有进步的学生。随后,老师调取“题目统计”中的数据,展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从绘本中溯源,得出正确答案,从错误中总结阅读方法。最后,老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作家的其他绘本或其他作家相同主题的绘本,展开拓展性的群文阅读之旅。

四、 互联网+童诗诵读课

读诗使人灵秀,童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贴近儿童的生活,浅白晓畅,节奏明快、易诵易记,符合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心理特点。因此,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低年级开设童诗诵读课,让诗歌去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

(一) 导读激情,初读试背

课前,老师通过“一起阅读”平台发布阅读计划,学生按要求登录平台阅读“作者介绍”和“内容介绍”,收听音频,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有初步认识,内心唤起阅读的热情后,借助工具书,把诗歌读流利,并进行试背。

(二) 诵读赏评,感悟诗趣

熟读成诵是学习童诗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每一次诵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的读,感悟诗歌的意趣,感受诗人的心境。如通过听读,创设诗意弥漫的课堂氛围;仿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赏读,品味诗歌的意蕴美;诵读,领悟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三) 读写结合,童心绘诗

当学生熟读成诵后,诗歌的意蕴、句式、节奏与韵律也便沁入心脾,内心自然产生一吐为快的欲望,写诗与绘诗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从童诗的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延伸出去,发挥想象力,在说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或用画笔绘画童诗的言外之意,表现欢跃的童心。

(四) 分类阅读,主播上线

老师向学生分专题推荐童诗佳作,如以作家分类,冰波系列、林良系列等;以作品主题分类,写景类、叙事类、状物类、教育类等。学生课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童诗反复吟咏,并尝试当小主播,通过荔枝FM等App进行录制并广播。

五、 互联网+成果汇报课

阅读成果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的一种课型。一般安排在学生读完一本名著或一个系列专题,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成果的时候,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学术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从中检测学生一阶段来的课外阅读情况,学生也能从中体味阅读成就感。

(一) 上传成果,观摩评价

老师发布“成果汇报课”的通知,学生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要把自己的读后感、思维导图、读书卡等阅读成果上传到小组文学圈(QQ群)内,小组成员间还要相互观摩并做出点评。

(二) 分工合作,筹备展示

成果汇报课的原则是人人参与,汇报形式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静态展示为读后感、手抄报、读书卡等,动态展示为讲故事、演讲、朗诵、戏剧表演等,筹备时间为一周。在这一周里,各小组除了要把自己小组优选的静态成果分类张贴在教室的板报上,还要排演一个三分钟的节目。组长会带领组员分工合作,利用课间、周六、周日等时间秘密聚会,力求在成果汇报课上能让人眼前一亮。

(三) 小组汇报,点评激励

汇报演出设评委组,一般由老师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各组汇报演出,形式视听结合,力求直观生动。小组展示完毕后,评委都给出相应的点评激励,鼓励其不断进步。所有节目表演完毕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推选最佳小组,最后由评委组合议选出明星小组和阅读之星,并颁发奖状,当选的小组和学生发表获奖感言。

(四) 成果推广,收获自信

课后,老师把学生的优秀成果选送到报刊和“悦读果子”公众号等阅读平台上发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收获自信,坚实阅读的脚步。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倡导有模式,但又要突破模式化的教学,并主张根据阅读主体、阅读对象、阅读目的的不同综合应用各种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课外阅读。

探索互联网+课外阅读在课堂上有效运行的模式,实现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和谐共进的理想境界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阅读,为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让我们为爱出发,让阅读润泽每个生命,让每个生命绽放华彩!

参考文献:

[1]邱旻.尝试·品析·赏评·延伸——谈阅读教学中的“四读”[J].教师之友,1999(6).

[2]李嘉贵.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J].甘肃教育,2003(11).

作者简介:

李燕清,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增江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