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疑的技巧分析

时间:2024-05-09

摘 要: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最有效工具,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平衡“问”和“讲”的地位,合理地运用“以问代讲”的教学方式。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设疑的技巧,真正起到设疑引思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设疑;技巧

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并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退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设疑引思,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注意设疑的技巧性,争取使问题趣味化、简单化,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动力。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疑的技巧。

一、  增加趣味,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复杂且枯燥的学科,再加上教师授课的形式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很容易消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致。特别是在课堂提问时,数学问题特有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少有探索的兴趣。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问题中增加一些趣味元素,比如:数学史、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等。以此将数学问题趣味化、简单化,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良好开端。

例如:在学习《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兴趣,我将结合数学史为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边长为a的绿色正方形,并在该正方形的右上角沿着正方形的两条边截取一个边长为b的黄色小正方形。接着,我便给学生介绍公元三世纪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平方差公式的故事,并引入赵爽在《周髀算经》中的注释原文,以此在情感上触动和激发学生。之后我便向学生提问:“多媒体上的图形就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平方差公式所用的工具,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赵爽的证明过程呢?”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对问题产生了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中。所以说在数学教学的设疑过程中融合趣味元素,是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

二、  以问导问,抛砖引玉

教师提问、学生解答是数学教学的惯例,但相比于解答问题,提问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问导问的形式开展教学。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先抛出一个简单的、学生易于解答的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媒介透漏本节课重要知识点的线索,以引导学生循着线索提出核心问题。并且,相比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将更有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思考,我采取以问导问、抛砖引玉的教学方式。首先我向学生提问:“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可是有没有三元一次方程呢?”学生陷入思考,这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一道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的例题,并让学生将列出的方程组写到黑板上。之后我提问:“这个方程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从未知数的个数、方程的个数等方面来讨论。然后我适时引导:“那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一名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三元一次方程组能解吗?怎么解?”另有学生问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需要先消元,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那么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是不是要先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之后我便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解方程思想自己求解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动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  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提问时不注意问题的简化,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压力和厌烦情绪。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策略性,尽量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本质,或者逐步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且,这种由易到难的设疑形式也有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整体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我便采取层层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问题如下:

以上第一个方程最简单,学生很容易计算出x的解;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类似,但是稍稍增加了难度,这时我便提示学生将“x+2”看成一个整体再求解,有了解上一道题的基础,大部分学生也能解出此题;而第三个方程则再次加深难度,我不予提示,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便根据解第一道题的经验将9移到等号右边,然后又根据“整体法”这一思想将等号两边进行约分,然后将等号左边化为[2(2-x)]2,此题便迎刃而解。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设疑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内容的可行之法。

四、  巧设陷阱,提高谨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理解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时稍稍有一点疏漏便会导致结果的巨大误差。并且,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囫囵吞枣、马虎大意,导致对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巧设陷阱的方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设置陷阱式问题,以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学生的谨慎精神。

例如:在学习“分式”时,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常常混淆不清,或者在对分式约分时常常忽略分式的意义,所以我便针对这两点设置如下陷阱式问题:

(1)(x2-1)/π和3/4哪个是分式?哪个是整式?

(2)当x为何值时,分式(x-3)/(x2-9)有意义?

第一题中给出的两个式子都是整式,但由于学生对分式的概念理解不清,常常将以“π”这个常数为分母的式子当成分式;第二个问题中学生在约分时常常忽略(x-3)等于0的情況。这两道题目可以有效诱导学生犯错,同时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分式的认识,提高解题的谨慎性。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陷阱式问题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谨慎意识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的技巧,用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强化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徐传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

[2]罗霄.初中数学提问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6.

作者简介:李洪明,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上南校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