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2024-05-09

摘 要:有资料可考究,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和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现有的知识的时候,还应该间接地发散和培养學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其实作为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人,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和判断,逻辑思维贯穿整个过程,对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

关键词:培养;逻辑;思维

通过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题目让他们进行补充,使其中一个条件成为一个问题,那么学生在补问题、补充题目条件过程的练习中就能够进一步掌握结构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如这样一个问题:邻居小陈家养了三只小兔子,五只小鸡,那么可以引申出很多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出发分析问题,高效地解决问题。数学本身其实就是多种概念组成的体系,并且让人能够借助自身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论断。很多人习惯使然觉得小学数学很简单,但是也无法离开推理和判断。按照正常来看的话,小学时期的思维特点还处于萌芽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性思维的转变,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尤其是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发展抽象性思维非常有利的时期。那么其实可以看出一点,教学大纲中能够把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来设置,其符合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特征和特点,也符合小学教学的目标。

一、 贯穿全过程

只是从一个学生的整个小学教学的过程来讲,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个方面,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使用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比如比较、综合、分析、判断、概括和推理。那么在另外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更多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认识到数学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这只是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一定的意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特殊的性格和不同的水平进行差异化培养,如此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 贯穿所有教学内容中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每个概念和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引导学生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并且能够指出其中特征,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有助于正确概念的形成。再比如,教师在教学生什么是长方形时,是不是可以不直接画出一个长方形,而是先通过学生他们自己的观察感知真实存在的实物长方体,比如长方形文具盒等,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角和边的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特点能让他们思考出具体的规律,从而对长方形做一个具体的概括。在教学具体的比如说严格的概念性的东西,比如说法则和规律性的知识时,更要注意留心这部分的学习状态。再比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的规则时,我们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然后单纯地让学生就这样记住。最好能够简单地举出两三个事例,从而引导学生做出判断,比如(2+4)+5=2+(4+5),先把2和4相加再与5相加与先把4和5相加再同2相加的结果是一致的。可以引导学生对相似的几个例子进行推断分析、进而比较,从而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最后得到一个一般意义的结论。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更加了解,理解得更清楚明晰,同时可以学习归纳推理的方法。那么在解决类似(如7+28+16)这类问题时,就能够运用一般的结论解决所有类似的问题,这又是另外一种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法。

三、 精心设计习题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生做的数学练习题,那么学生会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巩固和更清晰的判定结果,学生同时也能掌握一种解题方法,需要通过练习,并且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解题过程之间的关联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的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练习习题,解决练习题目是非常可行并且被证明是很有效的办法。所以,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非常有效并且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就现在情况而言,有些数学课本中的练习题都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需要加以督促和引导,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出题。结合课本做一些补充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四、 结束语

小学时期的思维特点还处于萌芽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形象的思维到抽象性思维的转变,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尤其是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发展抽象性思维非常有利的时期。那么可以看出,巧妙地引导学习能够运用一般的结论解决所有类似的问题,这又是另外一种推理防范。教师设计练习题要有延展性和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进行设置。要注意结合每个概念和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引导学生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并且能够指出其中的特征,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一定的意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特殊的性格和不同的水平进行差异化培养,如此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屈霞,韩雪超等.逻辑思维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7):79-80.

[2]张振海.小学生逻辑能力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2014(7):32-33.

作者简介:

廖小娟,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黄潭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