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田径运动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田径教学对于体育教学整体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小学田径教学不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也能够从德育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着重从小学体育田径的现状出发,针对如何进行高效科学的田径教学,探寻了多种策略,为小学生未来的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方法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學要摒弃刻板的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场地和设施需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合理化,对于教学项目也要及时创新,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小学田径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在要求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当下,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找寻科学的田径教学方法,才能使田径教学内容更具实质性,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小学田径教学融入游戏化元素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游戏化的田径教学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对于融入游戏化元素的教学模式进行抉择时,需明确教学具体目的,并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教学,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游戏元素是激发学生良好体育兴趣的前提,田径中的游戏元素确保课程能够吸引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善于归纳,将保持使用达到预期效果的游戏化教学,探寻其规律并进行深入创新,而对无明显效果的教学方法再尝试改进,从而实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中的长期生存。田径的特征也要能够和游戏的特点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田径运动的核心,让田径的知识在游戏中更有效地传达。与此同时,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指导,找到最受欢迎的组合方式以进行后续的深度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游戏对学生的真实影响,继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对传统游戏规则进行变更等模式来不断对游戏化的田径教学进行创新。
二、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及互动,这样教师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内在特性,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种方式的推行可以促进教学体系的变革,更好地落实到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都是教师站在主导位置,小学生的自主性较差,很容易被动地进行田径训练,一定程度约束了学生。过度地注重群体性,并结合学生的灵活性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安排田径项目的教学和练习进度。不仅如此,小学生的田径项目也应结合其身体发育的情况,排列课程的难易程度,切实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及身体素质情况选取具体教学。这不但让教学体系更贴近学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成为田径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独立地进行练习时也能更自主地进行田径相关的探究。
三、 设立趣味田径情景,提升学生的兴趣
田径趣味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丰富田径运动形式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为了改变单一化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立趣味田径情景,促使简单的跑步转变为多样化的情境,教师或提出新的田径运动模式,对应学生的喜好,将田径练习融于游戏当中,使学生在游戏的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比如在教授站立式起跑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独立尝试各类不同的姿势进行起跑,教师辅助学生在阶段性练习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比较哪种起跑方式更为简洁。趣味的田径情景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提升学生对跑步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站立式起跑教学,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姿势后,将学生置于设定的情境中增强练习,使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多,有利于田径的深度教学。
四、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
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的体育水平也良莠不齐,各个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有较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而要侧重于学生的差异,教师因人制宜地进行教学。关注差异是基于学生的立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教育原则。在田径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剖析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体育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偏好,针对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施行分层训练,对体能较好的教师要提高田径技能的运用要求,强化运动的挑战性,反之则要适度降低要求,或减少跑步的距离,或延长跑步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在田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五、 拟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创新田径练习内容
为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在创新田径训练活动内容上,教师应不断探究和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关键点,同时灵活的将兴趣内容增添到教学之中,从根本上创新田径的训练模式。比如,田径的竞赛性质决定了比赛形式的匮乏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将田径练习的竞赛方式扩大化,激励学生勇于参赛,其中内容的设定可以分为短程赛跑和长程赛跑以及任务型训练,而规则也应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更。为此,教师应当在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为其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向学生普及田径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田径训练技巧,运用竞赛模式,让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在训练计划的设置上,由于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时间十分有限,仅仅通过体育课进行田径训练是远远不足的。为此,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的穿插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利的保障。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的新课改背景,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要针对田径的教学进行方式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并创设趣味性的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拟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以最科学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使小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然然.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初探[J].小学生,2018(2):33.
[2]李桂华.简论小学田径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9):72.
[3]冯刚.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教学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7(2):50.
作者简介:
杜毅刚,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