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物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多学科的整合、多种体验的结合、多种方法的运用、多种能力的联合、多种教育价值的融合等综合特征。同时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关键词:模板引路;教学相长;多元评价;终身发展
苏科版物理教材,其特色之一是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如何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它的先进性,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位普通物理教师现阶段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其核心是与学生一起深入活动、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学生能联系社会实际,亲身体验相关联的综合实践内容,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针对这个核心,我校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实践,形成了开展物理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 综合实践活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首先请相信参与的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收获,部分学生是质的改变,还有部分学生是创造性的成功。因为你相信,它就是真的。而且事实就是这样,很多学生在汇报展示阶段对我说:“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片惊喜。”而教师在活动中更多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现在如果是学生,我该干什么了?我该如何思考了?很显然这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绝对不是领导者,你连一个导演都算不上,最多是一个顾问。你不再是單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比如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无法突破的时候,教师的跟进点亮他们思维的火花,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作为教师的你也许都无法预知新的问题的生成,你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你去不停的唠叨吗?
由于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所以其学习目的不单纯是在于获得物理知识和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过程的重演、再现、探究和进一步思考。其次是“教学相长”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我们发现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出乎意料的能干,此时请老师您放下“身架”,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这样反而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更强烈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的发展了,这才是教师进步发展的标志。
所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带给教育理念的变革应该是:不必刻意追求孩子们活动结果,而是通过活动去指导学生如何去体验探究、设计、纠错等实践过程,以及其过程中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对于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发现”、“新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向往的更重要的“结果”。
它会激发师生深入探索,勇往直前。
二、 物理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做什么?怎么做?
我们应该做的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但又不限制其生成性,并且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最终处理好预设方案与活动生成的关系。这是教师在活动中最佳的作用体现。
一是“选好主题”。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物理知识水平,以某一大的课题为主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激发学生兴趣迁移形成许多小的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动手创作作品的实践活动,如:学习电路知识后的设计医院病床的呼叫电路、抢答器电路,学习浮力知识后制作简易密度计,学习欧姆定律知识后制作调光台灯等。二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型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实验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如:研究材料的隔音性能、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等。
二是“模板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阶段大环境下,对于部分学生的活动过程如果熟视无睹,顺其自然,那必然是把活动流于形式。采用模板引路给学生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比如我们的活动过程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模板:(1)研究的主题或课题;(2)研究的内容;(3)研究的具体目的和任务;(4)研究的对象、情境、时间和空间;(5)研究的具体过程;(6)任务和分工;(7)保证条件……对于物理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以下两点特别重要:(1)要有相应正确的物理原理以及设计的思路。而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新的物理问题甚至是跨学科问题保持其原生态,或者内化成学生的前概念不必过度干预。(2)活动应该以过程性资料形式呈现,包含活动记录,主要是活动过程的照片、视频、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活动某环节的反思评价,活动方案调整资料等。当然,如果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这些也是次要的。“模板引路”最终会被摒弃,只是在常态化初期的一个手段。
三是“教师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状况有更深入的把握。同时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对于物理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阶段教师的有效指导格外重要。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些共性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互相启发。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总之我们需要经常这样去和学生交流:我们需要发现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核对我们的发现?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将它们归类?我们如何界定?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现象吗?等等。
最后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事故发生。endprint
三、 全面了解学生的提高,发展其潜能,尊重其差异,做好多元评价。
评价重在活动过程而非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只关注少数顶级学生。为了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思考和研究,我们整合各种表格,使操作更为简便。同时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利用多种渠道完成过程档案。最终强调评价的激励性,绝不得出具体的分值,努力形成有助于廣大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气氛。
一是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有作品展示、汇报成果,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面相结合。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但小组之间的互评和质疑也是很好的方式,同龄人之间的互通更能使学生豁然开朗。
二是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比如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合作精神等等。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的重点要求。
三是考查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四是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比如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力量。科学核心素养最关键的一环还是评价。在未来或即将实行的考试中如果能够有更多体现过程性的命题,这是大家思考和期待的。
总之,物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要体现其多学科的整合、多种体验的结合、多种方法的运用、多种能力的联合、多种教育价值的融合的综合特征。同时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的实践特征。
素养是教育感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我相信物理学科这种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丰富学生对自然、对他人、对自我的现实体验,思考的是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礼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武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012(11).
[2]余平.物理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四中,2009(3),13.
[3]丁玉祥.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实践[J].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2009(3),13.
作者简介:黄东宁,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