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时代下资源整合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4-05-09

摘 要:“云”时代资源瞬息万变、信息过载的新时代,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翻译教学与外语系学生传统的以文学翻译为主的翻译教学区分开来,如何避开信息迷航,在翻译教学和翻译操作上快速捕捉信息,即时地组织、重构在线和离线资源使之模块化,使相似的翻译任务在流程和操作规则上实现标准化、模式化,培养速学、高效、广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云;信息过载;在线资源;应用型翻译人才

当今互联网+与“云”技术将教育推到高度信息化的虚拟环境中,面对这个新时代,翻译教学和研究也必然要面向信息化。具体说,在翻译内容、过程和方法上采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尖端设备;在教学上考虑如何利用各种现代的电化教育手段,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卢思源,吴启金,2000:43)。

一、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相对于传统的以文学翻译为主的翻译人才而言,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应该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瞬息万变特点,具有开放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够快速捕捉信息,即时地搜索和组织网络资源,按照标准化的程式与规则,及时地完成翻译任务。

本文基于在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和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调查和教学试验,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翻译教学,一方面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切实提高学生在英汉、汉英的笔译上的效率与能力,以较好较快地培养上述应用型翻译人才。目前,信息化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单应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和自行设计学生自学自测课件(师新民,肖维青,2006:48),本文主要涉及第一和第三种。

同时,基于对上述两个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调查和反馈,我们发现学生的翻译对象主要是学术论文、课程作业和课题报告,这些材料广且杂,专业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对英汉双语的语言(如语法、修辞)要求较低,所以在翻译教学上,由于很难对各学科的术语和背景进行粗略的了解,也无法以英汉对比研究和语言转换技巧为重点授课,英语专业的教师使不上劲;而研究生扩招后,大班授课情况下,请各学科专业能力和双语能力兼备的老师串讲,从成本考虑也不现实。有鉴于此,通过师生普查、比较与筛选,我们汇总了35个翻译教学在线资源和15个翻译操作在线资源,以便于其他兄弟院校师生借鉴、使用。

二、 资源整合的价值

翻译是在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活动,它力图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存在着近三千种语言,最主要的语言也有数十种之多,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民之间要进行政治、经济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就必须有作为必要中介的翻译活动。中国在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强了。中国与世界之间在政治、经济、商贸、文化、教育、宗教、传媒与资讯等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日益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些领域都需要非常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翻译的文本也从传统的以新闻、文学和学术著作为主,转变为多种多样,包括了政治、文化与经济类的各种文件,还有各类科学与技术资料、设备与产品说明书,展览手册、投资实务手册、招标招商手册、投标书,有关金融与保险公司的文件,有关医疗、教育与体育的文件,涉及方方面面的法律文书、合同书、证明书等等。这些都要求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上,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在包括翻译在内的外语人才培养上,很多学者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外语教学与其他某一专业的教学相结合,按照“主科+副科”的培养模式进行。外语依然是主干,但是学生至少应该旁通一门或一门以上的法律、商业、或其他文、理、工科的专业,在翻译教学方面,推广这样的模式尤其是大有可为。还有一些学者,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通用型”人才的概念。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多元知识结构,加强国际通用的相关知识,重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快速占领新领域的能力,对自己的国家和有关语言国家的地理风貌、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知名人物,以及政治时事、经济贸易、外交政策和科学技术等百科知识,都要有所了解,无需精通,但要尽量广博,使翻译者由“专家”变为“杂家”。

以往的语言工具书分成几类,通用性、百科性和单个领域专业词典。这些语言工具书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弱点是更新较慢,出版新版的周期较长。对于传统的翻译来说,翻译者一般会有足够的时间精雕细琢,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是瞬息万变,故而对于翻译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很多需要翻译的文件,都涉及最新出现的时事词汇、专门术语等等,这些词汇和术语,可能还没有被收录到权威的语言工具书中,甚至在当前的翻译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掌握它们的翻译方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翻译资源。互联网上的语言工具书,更新速度远比传统词典要快,而且词典的集成化处理,也使词语的存量大大提高。互联网上还有很多最新的翻译,可以从中检索到各种新译、难译的实例,可供参考。那些还没有稳定的新词汇、新术语,也都能在网上查找到它们的来龙去脉。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今天的翻译教学,仅仅教会学生使用传统的、权威性的语言工具书显然不够了。必须教会他们合理地利用网络上的翻译资源。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新要求。在翻译教学中增强网络资源利用的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无论是翻译教学平台,还是翻译操作平台,在做好合理的资源配置之后,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快速高效的进行翻译工作(Austernuhl,2006)。未来的翻译工作将摆脱几本书、一叠纸、一支笔的模式,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因此翻译的效率往往取决于电脑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的配置水平。在目前的翻译教学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翻译需要建設好自己的翻译平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endprint

其次,可以增加翻译教学中学生自主翻译练习的比例,学生将学会自己搜索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对获取的海量资源自主地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翻译任务进行优选。网络上的资源是良莠不齐的,因此教会学生优选网络资源是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要使学生熟悉与翻译任务有关的知识领域的基本状况,再建立一个初步的评价体系,按资源的可信度标准有层次地加以利用,尽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避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毛病。

第三,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知识的速度和量,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论是培养“复合型”还是“通用型”的翻译人才,都可以借助网络来快速补足学生在英语之外的那些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翻译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拓展知识领域,并且跟着网络更新的步伐,不断自我更新,培养学生博闻强识、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

第四,通过网络建立专业语料库,还可以培养专门型的翻译人才(王克非,2006:8)。汇集网络上某一专业词语,建立一个专业性的语料库,可以使学生很快能成为某一专业的翻译行家。当代的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知识、新术语都是词典中查不到的,要使翻译跟上发展,就要自己多留心、多积累,建立自己的双语语料库,编制好索引,翻译的时候一查就有。这一点对于本身属于各个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来说,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三、 资源整合的方法

网络上的翻译资源浩如烟海,为了避免信息迷航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源做有效的梳理,并依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可利用价值的等级进行筛选和分类,然后根据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操作这两个不同目的,精选出“云”端的翻译资源,并对其分类与分等,如表1。

根据互联网参考源在翻译中的不同使用用途,可以分为翻译教学在线资源和翻译操作在线资源。而根据互联网参考源的属性和存在形式,可以分为:(1)搜索引擎、(2)门户网站、(3)机构首页(含国际组织、各级政府、新闻媒体、教育单位等)、(4)百科全书、(5)译典(含字典、词典、句典和在线文本翻译)、(6)文献全文数据库、(7)CAT工具、(8)文件分割、转换、批处理与加工工具以及(9)语料库。

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讲,(1)、(2)、(3)、(4)、(5)和(6)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资源。(7)和(8)对于职业翻译人员、本地化人员都是必备工具(SamuelssonBrown,2006:62-78;Austermuhl,2006:134-152)。而(9)越来越受学者、职业翻译人员等关注的同时,也应让各专业研究生充分利用自建语料库的优势,因为研究生所涉及的翻译材料专业性较强,自己积累语料进行简易建库,从长远来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可对互联网参考源进行分等。从所调查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互联网参考源的分等原则有:(1)是否为英汉对照;(2)与翻译教学/操作的关联度。据此可将互联网上可利用的资源粗略地分为三等:A. 极力推荐或必备;B. 推荐;C. 可选。

四、 结论

在高校翻译教学中,一般我们都将翻译操作设想为单人单干型,其实这个设想针对在校生翻译教学是合理、有效的,因为提高个人翻译能力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最基础的一环。然而,迈出校园步入翻译行业后,校园翻译人才与专业翻译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便当下立判。

专业翻译人才除了具備过硬的双语翻译能力、互联网资源利用能力、本地资源管理能力外,还能应对不熟悉的其他外语字符、繁体中文习惯表达法和标点用法、粤语字符等。他们尤其善于协调操作,利用文件分割、转换、批处理与加工工具,擅长在大型项目的前中后期对批量文件进行文字转换以外的处理。

本文旨在探索校园内具备基本翻译本专业文献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所筛选的模块化网络资源仅基于对两个高校(山东理工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部分研究生的调查,调查对象范围较小,所筛选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其中对互联网资源的分等属于定性研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希望后续的类似研究可以在这两方面有所改进和拓展。

参考文献:

[1]Austermuhl, Frank.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SamuelssonBrown, Geoffey. 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 (4th revised ed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41-43.

[4]师新民,肖维青.信息化翻译教学的新视野[J].外语界,2006,(5):48-51,74.

[5]王大伟.利用网络电脑功能提高翻译质量的探索[J].上海翻译,2007,(4):46-49.

[6]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新研究范式[J].中国外语,2006,(3):8-9.

作者简介:叶湘,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