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4-05-09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的积极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关注人的积极的品质和美好心灵,重视发掘人自身的潜能,培养积极健康的人。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中职学生属于备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群体,导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自卑、懒惰、逃避选择等负性情绪。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理念,可以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教育思路,帮助学生感受幸福,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积极心理学的简述

积极是一种良好的情绪和态度,积极的情绪和品质能使人确定目标,增强力量,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理念,帮助收获幸福。如何通过培养积极的品质和态度来提升幸福感,正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心理学只关注于人的消极的方面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为关心如何提高人的积极的主观上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培养和激发人的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倡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物,找到积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方法,感恩过去,满意现在,憧憬未来,注重发掘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和实力,帮助获取幸福的生活,提供生活的指引,不至于感到茫然和无助!

二、 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这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然而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缺乏上进心、自信心,感受不到幸福,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 学习缺乏动力,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或失利者,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能力较弱,甚至厌恶学习,对自身缺乏自信但又有较强的自尊心。由于原有的基础较弱,来到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的中职学校,他们容易感受到挫败感,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产生悲观情绪。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不按时到校,经常迟到、早退,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学习上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对学习采取被动、应付、逃避的态度。

2. 自控能力差,不善沟通

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在跟同学的相处过程之中,彼此的一点小误会或小摩擦会使他们表现出较愤怒、悲观的情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善言词和表达,人际关系冷淡,与大集体难以沟通和相融,拉开距离,因此大多数欠缺团体合作的意识。

3. 就业方向不明确,存在认知错误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缺少规划和管理,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标,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不主动争取机会,害怕面对失败,胆小、自卑,逃避问题,在就业问题上,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对家长存在依赖心理,对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采取退缩的消极应对态度,不敢主动参与社会竞争。

由于人生方向的迷失,学生常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缺乏自信心,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历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常以悲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就业观念的错误认知,导致学生自我认可低,就业困难,也使得他们一般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悲观失望的心理。

三、 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提倡一种积极的理念,可以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思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人的主观上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生活、就业教育上要注重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心理教学和交流中,多鼓励学生回忆过去学习中快乐、积极的事件,转变学生的不良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满正能量,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同时可积极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内容活动可包括:角色模拟、表演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解自我和别人,体验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对自身学习充满信心。

生活人际方面,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认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积极心态,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和朋友们、同学、老师、家人各种交往中体验到快乐。

就业教育方面,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心态,增强自我效能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育、感恩教育、希望教育,加强学生积极的就业情感体验,使学生收获更多的成功的感受体验,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三年级应注重加强挫折教育来提高学生在面对就业困难时能有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状况和自身个体的特质,改变就业观念,及时调整情绪和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

2. 注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

在开学之初,学生就要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自我认识、矫正错误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渗透积极的心理理念,发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理论、幸福观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和同情心。学生通过课程和活动的参与,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向上和健康的人格,做个坚强乐观的人。

课程方面,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可增加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的学习,可开设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同时配套相应的心理训练课,以巩固所学的有关知识,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转变成个体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生活方面,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注意倾听学生的真实的内心想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能根据每个人学生的特质和个性多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班级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快速融入班集体,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就业方面,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积极预防,要给学生介绍改善和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纠正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错误认知,同时让学生进行心理能力的训练,学会自我调控,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多开展心理咨询,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学会确定目标,展望未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格。

3. 注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影响,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要结合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多方的力量,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通过家庭的教育,社会资源的利用,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教学方面,要建立起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积极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对于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要给予耐心,为学生设定发展性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只要学生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并告知家长从而建立起自信。在课外辅导中,要注意养成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用激励机制督促学生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精神活力,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思想闪光点,多开展活动,满足学生好奇。中职学生的教育中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有助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生活方面,家长和老师们的情绪,很容易会带来学生的负面情绪,应多给学生积极暗示,从积极的视角看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改变学生依赖家长解决问题的不良行为,学会寻求自己的积极力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就业方面,学校首先要建立起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其次要构建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积极模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家长、社会等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机构要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任革新,方志中,刘玉方.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6).

[2]陈志伟.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26).

作者简介:黄朝霞,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