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历史课要上得生动有味,就要从多方面发掘切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高效的手段,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味,学得有深度。
关键词:玩转历史课堂;生动;趣味;创新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不能被在时尚、开放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所喜欢,所以,要想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就不能用“过时”的历史课讲“过期”的时代风云,而要不断成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拘一格,玩转属于自己的历史课堂,引领“历史新风尚”。
一、 开门三件宝,引你进课堂
一是推门讲故事,激发兴趣意味长。历史课最不缺的就是好听的故事,所以历史老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科目资源。
二是视频设情境,身临现场有感触。适宜恰当的视频音频资料可以带我们重回历史现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是百家小讲坛,你说我说大家说。教师可以借鉴央视百家讲坛的方式,让学生趣说历史,评点人物,总结教训,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还能古为今用,达到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
二、 妙语设特色,趣谈古今事
一说近日风云事,追本溯源问究竟。历史只是过去了的今天,总在有意无意地牵引着今天的大事件,从身边事、眼前事出发,带学生回到过去,一探究竟。比如在复习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后要求学生回答:“请借助历史的经验,分析论证今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通过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一方面熟悉了本专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当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串典故小插曲,寓庄于谐有滋味。在历史教学中,精心设计或引用幽默谐趣的典故插曲,以达到内容与笑典相映成趣的效果。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讲到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可以从后人纪念慈禧六十大寿的一副对联入手,上联:“六十大寿,普天同庆”,下联:“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横批“万寿无疆”,这就有力地讽刺了慈禧挪用军费做六十大寿的可耻行为,说明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清朝统治阶级的腐朽。
三来巧抓趣味点,生动幽默不沉闷。如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参与找错纠错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获得“发现”的乐趣。还可以有意曲解,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学生问到意大利为什么不马上参战,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意大利,意大利,意在大利,当时他在观望,哪里有利可图就参加到哪里。”这样既讲清了事情的原因,点明了大战性质,又满足了表达的需要,妙趣横生。
四编历史课本剧,精写剧本用心演。课本剧这几年很火,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教师一定要把好剧本关,小切口,大矛盾,紧凑集中不拖沓。大背景、大事件在开演前讲清楚,人物台词精炼有表现力,要符合人物形象,并把握时代特色。切忌为演剧而演剧,篡改了历史,爆笑了课堂,却失去了历史教学应有的严肃性和教育意义。
五要细看书中图,关键之处做文章。历史书中有许多插图,或照片,或漫画,或地图,或表格,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细节,它具体形象,给学生形成历史观念,历史空间概念提供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夸张点、临界点和对比点,分析原因,查找历史依据,得出结论。
三、 借你“神光棒”,记牢能说透
第一抓住知识点,奇思妙想夯基礎。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画图联想加深记忆,或者通过编故事的方法来记住,还可以利用谐音记忆,或者绘制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以夯实基础。
其次构建框架图,理清思路有大局。在复习时,让学生打开目录,画出“大树结构图”,比如《中国近代史》,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作为“大树”的两个大“树干”,再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作为列强的侵略“主干”的若干“分支”,再将战争发生的背景、目的……作为“叶片”一一画上去。另一支中国人民的反抗“主干”交给学生自己组装上去。这样既使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又能融会贯通,强化了复习的系统性,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掌握了自己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莫忘纵横有对比,寻找异同记得清。把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纵向比较,或者对不同国家的同类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横向比较,都有利于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
还需开放加互动,交流碰撞有促进。当前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教师自己要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动起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法互动、学法互动的动态课堂,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课后,将普通作业改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影视资料、互联网资料形式的作业;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了认识。
创新已成为教育的助力器,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尝试,追求卓越,才能不被时代“out”,不被学生“out”。
作者简介:
寇爱清,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