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方式方法研究

时间:2024-05-09

摘 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思想道德是文化自信与自觉培养的土壤,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互融通且贯彻的途径,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即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文化自觉奠定基础

1.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自身提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接触文化的唯一实体来源,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思想政治教师对自身教育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与迷惑,开始对自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底气,从而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文化的亲身感悟。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获得的直接来源,我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用高度的文化自觉武装自己的大脑,从而更加有利于文化精髓对大学生的浸透。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应有对文化自觉深刻的认识,以及对这门课程有着深入的理解与传授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善与传播,并能够正确地领导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与运用。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

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文化的指南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贯彻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因此各个高校应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得它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实例,对学生加以引导与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来,更加有利于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3. 将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在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政治思想以及传统文化也在不停地碰撞与吸收,在课堂中融入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有利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外国文化的正确审视。要想树立大学生对文化自觉的培养,必不可少的需要中外文化的强烈冲击,应该正确的领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维护与巩固,帮助同学正确看待外国文化,自觉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先进性,从而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使之历久弥新。

二、 实践贯彻理论思想,培养文化课堂

1. 创建“知行课堂”,提升学生文化自育能力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贯彻只有理论的指导是不行的,还需要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思想,同时就展示了“知”与“行”相结合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活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认同感,使得“知行合一”。

2.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创建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求实、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学者,提倡学术氛围,构建折中主义,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强度。此外,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开展文学和文化工作,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3. 使学生成为大学精神建设的主力军,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实践平台。

建校背景、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是各个大学之间的主要区别,所以不同的大学形成不同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的主要精神支柱,主要体现在学校精神、学术氛围、学习氛围和师生行为上,而大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研究学校的历史以及文化精神成因,有利于培养高度的文化认同感,让大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促进大学精神不断发展。

4. 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大学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大学文化的软环境主要是指学风、校风、治学态度以及学术行为。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格,端正的学术研究态度,严谨的学术行为,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系统建设,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与学校文化一起成长。

文化建设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针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各界开始寻求解决方法,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作为文化自觉培养的土壤,逐渐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教育中,究其根本,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缺失,是自身对文化认识的浅薄与社会文化氛围的缺失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本文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从根本上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行培养,希望取得很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和平.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費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10.

[3]宋元林,吴怀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吴晓楠,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工程学院。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