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乡村教师》有感

时间:2024-05-09

摘 要:《乡村教师》这篇小说以想象结合现实,塑造了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揭露了教师工作的本质——传递知识,使人类文明得以保存下来。尤其是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他们扎根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远离繁华,他们是乡村中文明传承的唯一方式,是乡村文化的脊梁。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明;传递知识

一、 故事回顾

在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广袤的农村地区多少年一直被干旱和贫穷所笼罩。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村庄,除了秋收和过年时能有人群的热闹气息,其他时候人烟稀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过着寂寥的生活。贫穷中的村里人对文明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在他们眼里,吃一顿好饭,喝二两酒,看一出戏都胜过于支持孩子上学读书。而村里正有一个执拗而倔强的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一名不知何姓的乡村老师。

之所以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也和他的经历有关。从小失去父母的他幾乎是在小学老师的照顾下长大,乡村小学就是他的家。他的生命也是小学老师牺牲自己把他从狼爪里救出来的,老师为他拦住了路上的野狼,他才有时间跑回了村里。仿佛是注定一般,小学老师临死前把自己的生命使命传递给了他,老师生前最后一抹目光中的牵挂,他懂了也记在了心上。于是,毕业后他拒绝了更好的工作,成为了当年那所小学的老师。

工作这些年,他把金钱和精力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代交学费,给孩子们添置衣物,修补教室和宿舍,得不到一丝乡村小学的支持,一分一毫的开支都要由他来想办法。当他最后得知自己患了食道癌时,他的心思并不在自己的身体上,而在孩子们身上,他只想用最后的半年时间为孩子们多讲些知识。让人感动至深的是他最后的日子里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躺在床上,气息游离,身体极度虚弱艰难地讲课。孩子们低声哭泣安静地听老师讲课。一直支撑他的是内心的信念,是夜里孩子们的目光和火光,他用尽一生在孩子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虽然他明白,这火苗多么弱小,但他仍然坚持,他坚信接受过的教育一定会帮助孩子们在这个贫瘠的村庄里过得更好,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孩子们最后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而是整个地球的命运。

宇宙中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战争一直在持续,现在,碳基联邦为了保护碳基文明不受硅基文明的侵犯,必须建立一条隔离带,而隔离带中3C以下文明的恒星必须被摧毁。舰队来到第一旋臂中进行检测,到了3号行星,也就是地球的生命检测时,刚好选中了亚洲大陆南部的这个村庄,以小学为中心,选取了这18个孩子进行文明检测。孩子们回答对的问题刚好是老师生前教授的最后一节课的内容——牛顿三大定律。孩子们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证实了地球3C以上的文明程度,执行官决定对地球进行保护,因此改变了地球被毁灭的命运。

这让舰队统领和执政官、参议员感到匪夷所思。人类——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竟然创造了3B文明。并且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二、 对教师工作的解读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个体两代生命间知识传递的媒介——教师的存在。因为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因为这样一些人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人类得以进化出如此高的文明。知识在一代人与一代人中传承,文明也在不断发展。结局虽为想象,但是以故事的方式道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传递知识,也告诉了我们,教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卓越的贡献。要感谢这样一类群体,让人类在这短短几千年的时间里,脱离了动物的生活,成为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

教师对于人类的贡献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不可估量的。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人类的故事来看,在这近两万年的历史中,人类从地球上普普通通的一族生物,到现在拥有巨大改变环境的能力,在生物学方面,人类已经找到了基因复制的方法,能够生产出一模一样的生物;在电子信息方面,遥远的两个人也能进行网络通讯,互联网更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太空航天方面,人类已经可以观测到200亿光年以外的类星体天狼星……人类的发展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一代教师含辛茹苦的付出。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只想把一个一个光阴献给真理,只想把一段一段岁月送给学生,只为传递知识,将人类文明中的精华传承下去。我们来回望历史,在两千年前,造纸术还没有发明的时候,还没有书本的时候,知识是如何传承的。孔子与他的三千弟子面对面地交流,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展开辩论,知识是在人们的谈话中传递的,当面讲授是最重要的方式。直到近代,许多学习神器被人们发明了出来,除了看书之外,还可以上网查资料,在网上也能听课,还有许多学习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自学。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方式,仍然是学校里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讲授这样的方式仍然是最大规模的学习方式,并且因为它身心投入、面对面交流的特点,这是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我认为它会一直延续下去。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知识的传播、文明的传承,关键还是在于一些群体的坚守,是一些人坚持的结果——这个群体我们统称为“知识分子”。

在知识分子中,有站在时代顶端的科学家、伟人及一些政治人物,有教授、专家等,还有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即一线教师。但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类是乡村教师,他们扎根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远离繁华,来到原始而落后的地区,他们是乡村中文明传承的唯一方式,是乡村中文化的脊梁。

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农业人口,有着广袤乡村地区的国家,那么多乡村孩子,他们的生活是和现代生活脱轨的,他们有的没有见过汽车,不会上网,没有用过手机,甚至没有书本。如果那么多的孩子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试想他们将来的生活会有多么艰难,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社会、融入现代化生活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不能说乡村教师在拯救着这些孩子,拯救农村地区,但至少他们在这条路上一直努力,执著地坚守着。全中国所有的乡村教师值得全国人民尊重,值得我们向他们投去崇敬与感谢的目光。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向所有的乡村教师致敬!

参考文献:

[1]刘慈欣.乡村教师[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杨璇,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