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和这个时期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中的学习生活过渡到高中学习生活,在除学习之外,开始接触或认识到其他事物,再加上高中巨大的学业压力,内压外扰之下,身心俱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物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中很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需要重视物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将两者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心理素质的增强。
关键词:高中物理;心理健康;体现;研究
一、 前言
物理本身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还需要学习丰富的物理历史,掌握物理规律,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反思生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所以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伴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焦虑症和抑郁症。严重情况下有的学生会自残、轻生甚至犯罪。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并且加强教育。
二、 充分利用物理学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谓物理学历史,主要是对于从古至今人类对于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现史、探究史及得出结论,就物理学现象发生的规律及对规律进行分析。对于物理历史的研究就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系列概念及物理思想的变迁过程。因此,充分利用物理学的历史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学会运用物理历史这一有效的工具,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用故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不是以往乏味的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定律。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还能使他们探索和理解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出命题 → 理论解释 → 理论预言 → 实验验证 →修改理论。它的产生过程如下:(1)物理命题是从新的观测事实或者在实验当中所凝练出来的,此外它也可以在原有的原理上进行推演,但是总的来说,它的产生是有理有据的。(2)先用已知的理论来对命题展开全方位的解释,同时完成命题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过程,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如果发现现存的理论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改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3)对于新的理论模型来说,必须要先进行预言环节,同时要确保这个预言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4)所有的物理理论最终都是要在观测或者实验事实的背景下得到验证的,因此如果有理论出现和实验事实不符合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修改,甚至将其推翻。
三、 利用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
物理本身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就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不是那么神秘的,也是在生活中有依据的,逐渐培养学生攻克困难的决心。例如生活在海边的学生,经常喜欢在海边沙滩上漫步,那么在炎炎烈日下,为什么沙滩烫脚,但是海水却仍然凉爽依旧?由此引导学生探究比热容的有关知识。对于一些问题的探索心理应该是人们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但是其强弱之分很明显,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探索心理非常明显,对于很多事情喜欢问很多为什么,这种强烈的心理表现以及求知欲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乐此不疲,正是由于青少年具备这样优良的心理品质,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促进智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把握住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对于他们的提问尽量完整准确地回答。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学生探索心理的增强,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入手,这样无论是对于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需要发掘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心理因素,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
四、 促进学生各种心理障碍的排除,提升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想,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对教材中涉及的物理实验作适当改进,或改变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新实验,这都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既能促使学生温习课本上所学实验的原理,又能加深对实验原理的进一步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方法、原理的运用和迁移。很多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感到吃力,所以常常存在自卑心理,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对于一些物理实验操作不能包办代替,需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信,促进学习意志的增强,并且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克服困难,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让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从而激发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五、 结语
对于教育者而言,他们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起到育人的作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特别是在社会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并且使其产生效果。基于这样的需求,教师本身在也要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在物理课的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保驾护航,发挥教师的作用和职能。
参考文献:
[1]武宝辉.高中物理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J].新校园旬刊,2014,(1):110.
[2]臧凯.健康心理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作用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2):62-63.
[3]张晓龙.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7,(15).
[4]吴明年.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J].物理教学探讨,2013,(8):51.
作者简介:
夏秀春,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