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与意义

时间:2024-05-09

摘 要:英语词汇的记忆对英语学习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词汇记忆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本文通过对英语词汇与隐喻思维关系的分析,发现将隐喻思维运用于词汇记忆能够帮助理解和记忆词汇,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长期记忆。本文同时介绍了将隐喻思维运用于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旨在帮助提出更加有效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从而达到轻松掌握单词,迅速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隐喻思维;英语词汇记忆;运用

一、 隐喻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众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Lackoff(1980)明确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对英语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做了详尽的研究。他指出,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在英语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于隐喻概念。

梁晓波(2002)指出隐喻就是利用两个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从一种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种想要表达的认知领域。赵艳芳(2011)指出隐喻思维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它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隐喻思维是一种极为“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它有极强的普遍性。在英语中,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除此之外,隐喻思维还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运用隐喻思维不仅可以发展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很人更容易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因此,运用隐喻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认识新事物、发现新事物。

二、 隐喻与词汇的关系

Lynne Cameron& Graham(1999)指出:一个隐喻可以被看成一座隐形存在的媒介,它将已知的事物概念和未知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这一媒介,连接着已知的和未知的事物,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所以,通过隐喻这座桥梁,学者可以通过一个熟悉的单词去理解一个不熟悉的新单词。

吴克炎(2009)指出,前缀派生词体现的隐喻模式,是把隐喻思维运用到学习英语派生词的中。前缀派生词的生成过程可以用隐喻的认知方式分析,即概念是从一个认知领域投射另一个认知领域的过程。掌握隐喻功能,有助于分析理解前缀派生词,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产出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同理,后缀派生词也体现着隐喻模式,虽然派生词数量大,但掌握隐喻思维与词汇的关系,便有助于掌握派生词,扩大英语词汇,进而提升英语水平。

三、 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一) 在多义词中的运用

在英语词汇构词中,反映出人类的认知往往首先是从人自身的身体感知和空间感知开始,然后向内延伸到人的心理世界,向外延伸到外部环境。这种由身体感知向内或向外的延伸的实现,是因为隐喻及其方向性。例如,current一词,基本意义是当前的,向外延伸到自然领域为水流,气流,电流。映射到社会领域为时事,通货货币。ear一词,原意为耳朵。可延伸为听觉,谷穗等。nose一词,原意为鼻子,可延伸为嗅觉,探测,驾驶,寻找等意思。

(二) 在新词中的运用

在英语词汇中,新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单词合成词:something,backward;

词缀派生词:inborn,insight;

缩略词:UFO,WPS;

词义延伸:school(学者),mouse(鼠标)

通过这些新词词汇生成途径,可发现词汇构成完全符合隐喻思维认知模式,即通过人们熟知、具体的概念对新的事物或行为根据一定规律进行图式整合,进而生成新的概念。

(三) 在词汇理解中的运用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解释了英语母语者的思维模式。通过无数年的发展进步,英语这门语言代表了西方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英语的多义词,一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大致可分为中心意义和辅助意义。辅义是作为中心意思的拓展发展而来的,而且许多都是有理有据的,具备隐喻功能。许多中心意思也多源于隐喻,只是由于人们频繁使用,忽视其隐喻意义,从而淡忘隐喻功能在词汇理解的应用。因此,对多义词的学习至关重要。将隐喻思维运用多义词的学习中,使我们对词汇的涵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四、 培养隐喻思维的意义

通过隐喻思维,语言使用者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后来因为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之可以借此进行新的隐喻认知和思考。由此,可以提高词语的语用能力,对词语的再创造能力。语言和隐喻思维之间紧密联系,学生学习隐喻思维和英语词汇的关系,便可以将隐喻思维运用到英语学习中,不再像以前一样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學习英语词汇和知识,而是根据其规律,进行有关联的记忆。隐喻思维是如同一条条网状线,它将英语中的词汇和与其有关的文化连接成一个体系,学习者深入其中时,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便会找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诀窍和方法。

参考文献:

[1]Lackoff.(1980).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梁晓波.(2002).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35.

[3]赵艳芳.(201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吴克炎.(2009).论隐喻认知与EFL术语习得[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3):115.

作者简介:

李欣,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