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宫君卓
(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有效发掘中职语文基础教材中的“成人礼”
宫君卓
(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中等职业学生作为刚刚步入青年阶段的一个群体,有青年人的心理共性,同时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又带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致力于研究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中职语文基础教材的内容,分类教学,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基础性特点,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情感、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研究;心理;语文教材;成人礼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才读中职的,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不在少数。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改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师们坚持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给予学生综合性知识、致力于培养完善的人格,而情感教育又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列宁曾这样说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如何利用好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给学生们一份切实有效的“成人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论文以及文献的分析归纳,笔者发现当前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中职生自身心理因素分析其学习特点及状况的。如蒙记清《试探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高娟《影响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及调适方法》等;
2.从情感教育重要性入手,分析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如阎广芬《情感教育的典范-陶行知》、张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
3.分析中职语文教材及教学方法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如黄叶海《关于中职语文教学及教材选用的一些思考》等。
总的来说,目前的研究成果角度比较多,但侧重于抽象的理论化研究,且多从单一角度切入。深入到现行教材内部,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的文章相对较少,研究成果也比较欠缺。
中职生大多依然处于青春期之中或青年之初,是相对敏感的年龄阶段。因此他们与这一阶段的年轻人心理特征基本一致,但除此之外,由于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又体现出不一样的如下特点:
1.缺乏自信,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受到社会大众眼光及观念的影响,中职学生普遍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考上心仪的高中,前景一片黑暗,所以大家都用不公平的有色眼镜看待自己。这一想法使得他们看不到自身优势,对自己的综合评价较低,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从而形成难以排遣的自卑心理。
2.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中职的学生们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入普通高中,这时的他们普遍能力较低,不具备谋生的一技之长,且年纪偏小难以被社会合法接受。因此在无可奈何之下,才选择来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读书。介于这种不情愿的心态,中职生们都没有很强大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也多是拿到文凭或者混到年龄,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更不用提学习的乐趣,也因此愈加厌倦学习的过程。
3.对未来丧失信心,普遍存在悲观失望心理。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高等人才的招收,多数单位在选拔人才之时盲目的设立高标准门槛,将中职生无情的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当前的毕业生普遍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刚刚走出校门就期望值过高,更加导致了中职生就业的深层困难。因此,在许多同学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中职生本身不具备竞争优势,个人的求知趋向和价值观还未完全稳定,更表现出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缺乏自控能力,普遍存在逆反心理。中职学生的年龄偏小,大部分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这正是青年身心成长,由青涩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极度渴望表现个性的叛逆时期。在这一段期间,一方面他们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独立的解脱、渴望个性的飞扬。另一方面心理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个人经历和判断中缺乏理性,容易走极端;缺乏耐性,容易半途而废;缺乏控制力,唯我独尊,喜欢与所有人作对。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及情感体验的综合学科,针对于中职学生的种种情感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课本中不同篇目不同题材的文章,弱化其情感中的敏感自卑面,增强阳光向上的心态、渴望求知的欲望。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素质有品德的劳动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更应加强中职生的普通文化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正是作为文化基础学科的“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语言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思维品质、加强心理素质。中职语文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他们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这一实际状况,一部分教师认为,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语文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只需要锁定实用性,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应用文”就可以了,不用再像普通中学那样通过篇目课文来传情达意;笔者则认为,中职语文基础课程更应该通过一些重要篇目的分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中职生的语文能力。
结合本校当前使用的中职教材,从内容来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选取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通过写人叙事类文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史铁生《合欢树》、老舍《我的母亲》;②通过议论说理类文章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如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荀子《劝学》;③通过写景抒情类文章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朱自清《荷塘月色》;④通过描写说明类文章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如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
中职学生入学之时是一群还未成人的孩子,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中职教师们的工作重点,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矛盾,如何利用教材研制出一副副行之有效的“解药”,成了语文教师们不断探讨的“疑难杂症”。笔者结合个人授课经验,尝试通过题材分类、区分重点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描写说明类文章在讲授过程中侧重简单明了的知识了解,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浅显而详细的解释了荔枝的果实、花朵、生产等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选择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能够让学生轻松的理解,由此带来内心的自信;
2.议论说理类文章在讲授过程中重视其对于学习必要性的强调,如《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课堂营造一个书海遨游的美妙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自觉自愿的摒弃以往厌学的偏见;
3.写景抒情类文章重视情操的陶冶、眼界的开阔,如《我的空中楼阁》将学生带入一个世外桃源一般无争无扰的世界,生活的美好尽收眼底,由此对自我人生的展望充满了希望;
4.写人叙事类文章重视情感的教化,如《合欢树》中无私而隐忍的母爱,作者史铁生起伏而不公的人生,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中感悟最纯净的理念,逐渐抚平叛逆的心态。
以上分析说明现行中职语文基础教材可将不同文体的文章按照不同的重点教授给学生,有针对性的照应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当然,语文本就是一门灵活而多彩的学科,同一篇内容可作多种不同理解方式,围绕着同一个重点也可以作多角度讲解,教师应根据学情制定适宜的教学方式。
[1]王雪梅.《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2]石卉.《中专生学习心理障碍表现成因及对策》.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
[3]阎广芬.《情感教育的典范——陶行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2月第23卷第4期.
[4]陈素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文科教学探索,2007年第10期.
[5]高娟.《影响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及调适方法》.药学教育,2005年第21卷第6期.
[6]赵丽娟.《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黄叶海.《关于中职语文教学及教材选用的一些思考》.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第8期.
[8]吕晶.《对基础班中职语文教材的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