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儿童发展的动漫作品价值耦

时间:2024-05-09

范冬冬��

摘 要: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最终都作用于儿童身上,直接影响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教养方式、教育乃至自身心理发展。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备受儿童喜爱,本文着眼于儿童最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从儿童发展的视角探究动漫作品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确立动漫艺术创作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并寻求发展方向。

关键词:儿童发展;动漫;价值耦合

发展指贯穿人一生的运动或变化模式。发展是人的生物过程、认知过程和社会情绪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儿童时期(0~18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儿童的发展视角来看,我们不仅要关注受教育对象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变化,还要随时把目光投向其生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尤其要关注新时代中技术手段的变化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人才。动漫作品是承担着教育任务的特殊载体,无论从儿童的成长角度,还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上看,动漫都是一个国家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之一。近些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积极扶持动漫产业,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优秀动漫系列产品。动漫的重要特征就是娱乐性,因为从儿童接受心理角度看娱乐是天性。动漫的娱乐价值与教育价值如何耦合?本文将在儿童发展的视角下从儿童教育心理入手进行探讨。

一、 娱乐价值

儿童观看动漫作品的最终追求是娱乐。他们喜爱动漫的原因是轻松幽默、诙谐夸张,其中既有视听感官的娱乐又有精神的娱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从动漫作品中得到的娱乐价值有所不同。低幼儿童是单一直观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知简单、片面,审美期待也相对简单。他们追求的快乐是色彩的亮丽,画面的跳跃、变幻,人物造型夸张变形,性格善恶分明,肢体动作夸张诙谐,语言简单直白,主题单一明确,结局欢乐圆满。这更多的是一种表面层次的娱乐和愉悦。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判断、推理、演绎、归纳等高级思维方式,建立了自己认知体系和思想体系,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的关系。因此,仅靠夸张的动作和造型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的,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更多放在了曲折多变的情节设计、个性化的甚至叛逆的人物性格、标新立异的人物造型,挑战世俗与传统的主题等,从而在动漫作品中逃避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束缚与压力,感受角色的悲欢喜乐,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和娱乐。

二、 教育价值及其与娱乐价值的耦合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娱乐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动漫作品也不例外。动漫作品要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更要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心智上的愉悦,通过教育与娱乐的深度结合,潜移默化于儿童的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儿童作为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更需要有精神引领,正如学者所言“儿童精神引领中国成长”。人类在儿童尤其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社会化的程度,对于婴幼儿来说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几乎是空白,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正是建构精神世界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和儿童文化的建设,其生存生长的环境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中也包括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文艺作品的创作必然包含着创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动漫作品也如此。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者来说,要通过作品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获得深层次的持久的审美享受,而不是转瞬即逝的表层的快乐。因此,不必借助人物之口长篇大论地说教,只需要在儿童的浸润与体验中渗透,当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内化成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形成自我精神世界,从而提升儿童的生命价值,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使儿童的心理素质不知不觉间向一个积極主动的方向发展。

要想在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之间求得平衡,就需要创作者用理性和智慧构建积极健康的动漫文化,理性与智慧来自于提升自己的专业主义精神。专业主义精神意味着秉承坚定的专业理念,超越世俗的功利价值观,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浪潮中,以儿童为本,了解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尊重儿童的娱乐天性和可塑性,同时还要应严肃对待艺术创作,遵循特定规范,保持动漫文化的公共特征,在儿童文化中坚持儿童自身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延续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所在。

要制作适合儿童的动漫作品,创作者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个人修养外,在剧本创作完成后,可以先与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进行研讨,然后再进行修改,这样就可以确保制作出“寓教于乐”的好作品。将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制作成充满欢乐与智慧的作品,既顺应儿童的观赏习惯,又左右受众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趋善避恶,其教育价值也就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572.

[2] 曹中平,余燕.心能美育的儿童文化心理基础及其美育功能[J].学前教育研究,2010,(4):57-59.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