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历史教师评价策略初探

时间:2024-05-09

张存元 陈艳丽

摘要:教师评价是反馈和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和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历史教师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1.照搬其他学科评价指标。2.应试需求决定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评价。对历史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学效果上,要对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得清楚中学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教师评价的实施中,要解决好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师评价;反思;历史;学科;多元化

一、 背景——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一) 教师评价是反馈和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早就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很多善于总结反思的学生,最后才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延续反思的传统而保证自己的竞争力。教师的总结反思,实际上就是教师评价的一种形式,属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及时、具体、针对性强的优点,但缺点是个人的经验缺少推广和交流。所以构建包括自我评价在内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二) 教师评价是指导和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是一个不断纠错、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教师教学环节的纠错和完善,教师评价是重要手段。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每个人比较高层次的需求,客观的教师评价不仅可以改进教学,也是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

二、 历史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照搬其他学科评价指标

教师评价的重点是学科教学评价,但学科有学科的特点,理科学科的学习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求证同一个结果,而文科学习却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历史教学而言,史实是客观的,而识记客观史实却从来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比如: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这叫基本史实;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叫基本结论;鸦片战争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落后,这是基本认识。知道基本史实,这只是历史学习的起点,得出结论和形成历史认识才是最终目的,这里还有一个史论结合的问题。历史的结论带有一定主观性,有通识性的结论,但也有开放性的结论,比如对明清经济发展的认识:到底是走向停滞?还是高速发展?对于这种开放性结论,历史教学的考察重点显然就不是定性的结论了,而是学生搜集史料论证自主观点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的评价也需要针对不同的课题、不同的人,展开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评价。

2016年的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历史学科特有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该标准的制定,为历史教学也为历史教师评价提供了新指针。而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身就是多元、立体和动态的,核心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林崇德教授指出“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学业成长注重的是持续观察,而不是一两次的量化定性,对历史教学来讲尤其如此。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除了“史料实证”外,都带有“参悟”的成分,这样,无论是教学评价还是教师评价都需具有动态性,都要更加关注过程。

(二) 应试需求决定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评价

历史教师的主要任务当然是教学,教学的现实任务是帮助学生升学,应试是一名学科老师无法回避的工作要求。但如果历史教学只剩下解题训练、对历史教师的评价单一到只剩下学生考试成绩,那么不仅仅是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乏味。正如朱汉国先生在《新编历史教学论》中说:“为了达到灌输历史知识的目的,记忆和考试便成为历史老师的‘法宝。因此,历史教师主宰了历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处于服从、顺从的地位,形成了师生的主仆关系。这样的教学形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使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历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和活力,造成了一些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使历史课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对历史教师评价要适当关注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历史思维方面的显性和隐性的作用,特别是在能力导向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 对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强大的民族都不会健忘,历史教学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或缺的学校课程。历史学是主观的人研究客观的过去,兼具人文性和科学性,对历史素材的不同的选用会带来对历史不同的解读,其中歪解误读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所以对历史教师的评价显然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学效果上。那么,对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呢?

要对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有效评价,首先得清楚中学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师。中学的需要是中学历史教师评价的依据,也是评价的目的之一。中学的需要则要考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两大方面,而这两个需要就历史学科的特点而言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对立,学生需要的历史教师和教育需要的历史教师可能是两种人。

先来看学生对历史教师的期待是什么?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对史学理论感兴趣,他们不关心制度沿革,不关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关心多元史观,不关心史料辨析,不关心事件类比,往往处于好读史不求甚解的层次。他们往往抱着猎奇的心理来了解别人诉说的史实或新颖解读,而未必介意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教育需要的历史教师又是什么样的呢?应有揭示历史本质、构建历史联系、把握历史规律、形成历史认识,能用特定的历史语汇来阐述历史过程和写作史论文章的学科素养。这些素养也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目标,它与学生的短期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教师的作用除了适应学生学习需求,还有对学生的引导。这里也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历史教师怎样与时俱进?历史教学的语境能否优化整合?历史阐释能否创新?历史教学能否个性化?

四、 对中学历史教师评价的实施策略

对中学历史教师怎么实施评价,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谁来评?2.评什么?3.怎么评?

评价只有客观公正,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参与评价者需要包括教育的参与者、教育的管理者、学科内的懂行者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是指导性评价和考核性评价,一定要听取多方意见,保证效度。

第二个问题是评什么?

中学历史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当然是课堂,其主要成果自然是学生的学业,脱离了这些,所谓的学科研究不过是空中楼阁。所以对中学历史教师评价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再兼顾其他如德育、教科研等。那么课堂教学成效的标准又是什么?实际上,中学历史教学绝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成为历史学家,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学成效的评价应多元化,比如:你让一个对历史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关注历史、关心民族命运,这算不算教学成效?所以,历史学科除了教学,也不可没有它的教育功能。其他教科研成果的评价,应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为目的。

最后是怎么评?要明确评价目的,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丰富评价标准,做到多元化和个性化;要完善评价过程,多用过程性评价,慎用终结性评价,比如可以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电子裆案袋,因为好的评价往往是发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p14.

[2] 朱汉国.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p127.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