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曹殿军
摘要: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堂当做“表演的舞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以及“传授知识的场所”,结果使课堂教学教条化、单一化、静态化。而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学科的内容体系和思想方法、现状和前沿在整体上得以全面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传统;教学模式
在物理课堂上,教学过程通常是从温故到导入,从讲解新知识到巩固练习,整节课都是这样的表演。课堂教学完全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时间一长,学生就养成了“知识等老师教,思路由老师引,方法仿老师做”的习惯,形成了依赖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意识,失去了本来的创新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方法,通过突破因传统教学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约,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经历最基本的科学实践,学生须以探究的思维方式研究它,才能感悟适应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才能形成、获得,并转变成科学的概念。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探究式教学尝试了多种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开放型探究教学模式
已有的教学研究所积累的证据表明:学习的探究不是科学探究本身,其须与科学探究相对应,否则就会失去探究的基本规范,因而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所以,以学生为主的开放型探究性教学模式包括五个特征:①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相对应的探究活动;②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能够帮助他们解释与评价的证据,且这些证据具有科学性;③学生能够从以上证据中提炼出合理的解释;④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形成的解释,特别是一些能够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⑤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探究过程中的结果。
例:在“探究宇宙和自然”的探究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从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向太阳系、银河系以及茫茫宇宙扩展,向学生拓展示出宇宙的结构,并通过阿基米德探究自然的过程、我国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的整合和渗透,进一步展示了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教师的教学重点除了要让学生拓展知识与了解探索宇宙的过程之外,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教学要求来看已经涵盖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另外教师以物理问题为台阶,设计了交流研讨和文献探讨等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对外来信息的收集、加工能力,对物理规律的分析探究能力,以及在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物理规律、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和基本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批判精神的外部载体。学生须通过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才能够使探究的基础更加巩固。
二、 指导型探究教学模式
平时一些同行总是说:探究性教学模式难于控制和管理,而且认为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效,甚至于认为不如将规律或公式直接给予学生更为简单。实际上,我们应当认识到:直接讲授可以最迅速的将重要事实、概念和相关思路呈现给学生,然而,在这种情境下所获取的知识半衰期最短,最容易被遗忘。而指导型探究教学模式旨在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和传统型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它可以很好的用于建立某些特定的概念。
例: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因为这个定律是经过高度概括并以十分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如此现成的概念不仅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轻而易举,还使学生失去了观察、研究问题的兴趣,所以在探究后,我指导学生用多维发散法,从多个角度对定律提出一些问题,加深对定律的理解。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目的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牛顿第一定律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它适用的条件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来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从而让学生了解定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这个探究过程如果完全交给学生去做,学生在教材的指引下应该能够完全自主的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多的帮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如果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则探究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 循环型探究教学模式
循环型探究教学模式从物理思想上进一步体现了探究的本质问题,从形成条件来看,它包括如下几个因素:①围绕已确定的研究课题,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的初始问题;②在初始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又有了能将探究一步步引向深处的其他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超前于学生的问题角度上,通过进一步的问题导向来引导探究的持续进行,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结论是什么;④教师能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恰如其分的、准确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负责传授核心的物理知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推动探究活动的后续进行,循环型探究教学模式除了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顺序一般描述为探究、发现和发明。
例: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就其中的物理概念可引导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亮度可调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改变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以测量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时,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最后教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验探究。具体是教师创设一系列问题,学生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就开始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本节探究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这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自由展示的机会,最初学生会有一些漫无边际的想法,教师在其中很好的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对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汇总,从而进一步发现在探究过程中组与组之间的差距,让结论在学生的一次次的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出现。
以上三种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参与学生实验过程的程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具体用哪种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只要教师树立教服务于学的理念,按照学生的探究过程来设计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從研究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参考文献:
[1] 李远蓉,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