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箭头”在高中地理必修1的教学应用

时间:2024-05-09

陈先勇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快速接受,如何让学生学习得轻松,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地理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在五年教学中,作者发现“箭头”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尤为常见。“箭头”应用在地理学习中,使学生在繁杂而沉重的学习中认识到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发现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快乐。

关键词: 箭头 高中地理 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1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与能量循环),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因此,本模块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面对如此多且复杂的地理教学问题,需要在短短半年的时间教授学生,这需要教学者有处理教材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有意识改变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常规教学之余,总结教学规律,经过不断摸索和课堂实践,发现“箭头”在必修一中的任何章节的地位都非常突出,特别在版图版画中表现明显。另一方面发现,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经常无法渗透地理原理、规律和过程,若能教授学生高效的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则不失是一种手段。总之,笔者认为学生若能把握“箭头”的导向,则有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消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箭头”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地理中我们其实已经接触过指向标地图,“箭头”永远代表北。同时,我们在常规利用“箭头”表示风向,箭尾表示风的来源。但到了高中自然地理学习,赋予“箭头”更多的意义,以下笔者通过一些例子,谈谈“箭头”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箭头”可表方向

例1:判读经纬度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例2: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处理方式:将“箭头”放置0°经线处,“箭头”永远代表东,“箭尾”永远代表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例1的观点进行解题。

1.2“箭头”可表方位

例1:日界线

背景:教材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180°经线以东(西经部分)为昨天,180°经线以西(东经部分)为今天。

处理方式:将地球自转方向放置0时日界线处,“箭头”部分为今天,“箭尾”部分为昨天(东边的时间比较早,这个“早”是早过去的意思)

例2:冷锋和暖锋

背景:教材中判断冷、暖锋,可利用“箭头”是否回旋、锋的符号或者锋面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等判断,这个不是易错点。学生经常无法判断冷、暖锋的雨区位置。

处理方式:先绘出或判断冷、暖锋,然后将“箭头”放置锋线下面,“箭头”的方向表示冷暖气团移动的方向,最后再根据“箭头”表示锋前,“箭尾”表示“锋后”。由此得出冷锋的雨区在锋后,暖锋的雨区在锋前。

1.3“箭头”可根据现实生活中某习惯特征判断

例1:锋面气旋冷暖峰的判定

背景: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左手右手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

处理方式:以“北半球气旋”为例,因为气旋为低压系统,为上升气流,同时该气旋为北半球。我们拿出右手,大拇指朝上(代表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上升),再根据四指的方向(代表水平的气流方向:逆时针),可判断出北半球气旋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最后可引申到锋面气旋的学习,将“箭头”画在低压槽,根据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箭头代表其移动方向),判断冷暖峰。

例2:假设这是一片海域

先布置学生在作业本写出0、8数字,让学生多写几次,然后由教师描述,即可关注到世界洋流的大致流向。

或前一章节,学生已记住东北信风带,根据东北信风的风向,画出北半球的北赤道暖流,然后“箭头”跟“箭尾”,依次画,即可得出洋流运动的一般规律。由此,每遇到洋流的选择题,即画出洋流运动的一般模式图,根据海陆位置、洋流的流向判断寒、暖流,从而完成解题。

1.4“箭头”代表某符号

例1:在气压带和风带中

背景:高低压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

处理方式:将全球风带大致描绘成一个“<”。先将“<”分为六部分,分别被0°、30°S/N、60°S/N五条纬线分割,然后记住0°—30°N位东北风,最后“箭头”对“箭尾”,“箭尾”对“箭头”即可,自北往南分别极地东风带(东北风)、盛行西风带(西南风)、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例2:东亚、东亚季风中

处理方式:先画出一个稍被拉直“Z”字母,将其分为三部分,其次画一条0°(即赤道),分别为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不作掌握)三块区域。

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即“箭头”一致向南;

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即“箭头”一致向北。

最后,可以分别读出东亚、南亚在1、7月的风向,即季风。红色部分的“粗箭头”越过赤道形成下一风向表示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引起的,其他的风向表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1.5“箭头”可表示具体地理要素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例:先判断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其次与岩浆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侵入性、喷出型),最后再根据题意,判断哪个是沉积岩,哪个是变质岩。

“箭头”指向岩浆,即重融再生;

“箭头”指向岩浆岩,即冷却凝固;

“箭头”指向沉积岩,即沉积岩;

“箭头”指向变质岩,即变质岩。

例2:五大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箭头”在自然地理技巧应用不仅局限在上述例子中,它一致贯穿在整个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如还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热力环流、等温线与洋流性质及流向关系等应用。

2.“箭头”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大多数未接触高中地理的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除了背还是背,最后的结果是地理成绩一直不理想。其实,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掌握地理学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简单而有趣。传统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非常多,课外很多材料也替我们总结,大体有如下几点:

①地图学地理法

②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短语,简化知识,增强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③谐音记忆法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④归类记忆法

⑤比较法

⑥形象记忆法等

地理学习方法非常丰富,学生如果学习所有地理技巧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笔者将高中自然地理整个内容围绕“箭头”展开,明显难度系数降低,学生学轻松,老师教得轻松。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案例,利用比较的方法证明“箭头”在地理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优势。

2.1以《季风》为例

常规处理这部分内容,笔者根据日常的听课或课外材料发现,大多数老师主要通过列表比较法学习东亚和南亚季风(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看,这列表分为11行5纵,内容非常丰富,也比较完整。但笔者认为,这内容很多地方显得拖沓,而且记忆难度大,很多学生到了高三还无法正确说出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甚至成因,更不要说形成的过程。笔者在处理这节课时,会先列出该表,然后要求学生记住,学生随之而来就是一个“呼”声,最后笔者将这内容进行升华,画出拉长状“Z”形,并标上“箭头”,点名让学生读图说出方向,告知学生地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1;(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画出季风一般模式图——“Z”形,读出风向。

2.2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记忆内容较多,单单记住那么多的世界洋流对学生来讲已经是一件苦差事,更不要说总结其中的规律。学习这节课需要弄懂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区分寒、暖流洋流?

如何区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洋流?

(2)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

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寒流还是暖流?

(3)洋流的分布规律,即(三圈一季)

三圈: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信风、西风

北半球中,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西风和极地东风

南纬40°附近形成西风漂流——南半球西风

一季:北印度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如果学生能参照之前8/0的洋流模式,标注洋流的流向和大陆轮廓,就可发现水平“箭头”基本为风海流,垂直“箭头”基本为补偿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即暖流,由高位流向低纬即暖流,风海流只有一支西风漂流是寒流;最后根据各个海区“箭头”的依次顺序,即可判断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不要经常为顺、逆而烦恼,甚至与其他知识点混淆。

例如:读某区域洋流图,回答10~11题。

1.该大洋环流所处的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图中甲、乙、丙、丁四洋流中,受到西风带持续影响的洋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B

画出洋流运动一般模式图,对照即可得出结论,而不是背概念或规律。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即可发现“箭头”在自然地理学习中,通过该技巧,一方面可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虽然可能有些投机取消,另一方面可让学生轻松解题,而不需要通过记概念或者再次在考场推导出来,浪费时间。由此,“箭头”相较其他地理技巧的特点及优势有以下几点:

1.“箭头”示意图绘图简单;

2.“箭头”记忆简单,图文结合,易学易掌握;

3.“箭头”具有直观性,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变化趋势;

4.“箭头”可表示地理事物间的运动方向;

5.“箭头”和“箭尾”可表示特定的地理事物名称;

6.相对比其他地理学习的方法,“箭头”地理技巧应用内容相对较小,配合教材学习,更容易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

7.“箭头”地理技巧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等。

总之,教师如能利用自身的智慧,强化学识优势,在地理教学课堂之外,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或研究者角度上,总结教学规律,特别是针对自然地理部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轻松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教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